数据探查:
我们将k均值、DBSCAN和凝聚聚类算法应用于Wild数据集中的Labeled Faces,并查看它们是否找到了有趣的结构。我们将使用数据的特征脸表示,它由包含100个成分的PCA(whiten=True)生成:
people=fetch_lfw_people(data_home = "C:\\Users\\86185\\Downloads\\",min_faces_per_person=20,resize=.7)
image_shape=people.images[0].shape
mask=np.zeros(people.target.shape,dtype=np.bool_)
for target in np.unique(people.target):
mask[np.where(people.target==target)[0][:50]]=1
X_people=people.data[mask]
y_people=people.target[mask]
pca=PCA(n_components=100,whiten=True,random_state=0)
pca.fit_transform(X_people)
X_pca=pca.transform(X_people)
与原始像素相比,这是对人脸图像的一种语义更强的表示,它的计算速度更快。
用DBSCAN分析人脸数据:
dbscan=DBSCAN()
labels=dbscan.fit_predict(X_pca)
print('标签:{}'.format(np.unique(labels)))
可以看到,所有返回的标签的-1,因此所有数据都被DBSCAN标记为噪声。我们可以改变两个参数来改进这一点:
1、增大eps,从而扩展每个点的邻域;
2、缩小min_samples,从而将更小的点视为簇。
首先尝试改变min_samples:
dbscan=DBSCAN(min_samples=3)
labels=dbscan.fit_predict(X_pca)
print('标签:{}'.format(np.unique(labels)))
可以看到,由3个点构成的组,所有点也被标记为噪声,因此需要增大eps:
dbscan=DBSCAN(min_samples=3,eps=15)
labels=dbscan.fit_predict(X_pca)
print('标签:{}'.format(np.unique(labels)))
使用更大的eps(15),只得到了单一簇和噪声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果找出噪声相对于其他数据的形状。
print('噪声、簇内点:{}'.format(np.bincount(labels+1)))
可以看到,噪声只有37个,因此可以查看所有的噪声点:
noise=X_people[labels==-1]
fig,axes=plt.subplots(5,9,subplot_kw={'xticks':(),'yticks':()},figsize=(12,4))
for image,ax in zip(noise,axes.ravel()):
ax.imshow(image.reshape(image_shape),vmin=0,vmax=1)
plt.show()
可以看到,有些人脸图像在喝水(拿杯子)或者戴帽子等,猜测这就是被标记为噪声的原因。
这种类型的分析(尝试找出“奇怪的那一个”)被称为异常值检测。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应用,那么我们可以去尝试更好的裁切图像,以得到更均匀的数据。
如果想找到更有趣的簇,而不是一个非常大的簇,可以把eps设置的更小。
来看一下不同eps取值的结果:
for eps in [1,3,5,7,9,11,13]:
print('\neps:{}'.format(eps))
dbscan=DBSCAN(eps=eps,min_samples=3)
labels=dbscan.fit_predict(X_pca)
print('簇类别:{}'.format(np.unique(labels)))
print('簇的大小:{}'.format(np.bincount(labels+1)))
对于较小的eps,所有的点都被标记为噪声。
eps=7时,会得到很多噪声点和一些较小的簇;
eps=9时,仍然会得到很多噪声点,但是会得到一个比较大的簇和一个较小的簇;
从eps=11开始,就只能得到一个较大的簇和一些噪声。
较大的簇从来没有超过过一个,最多有一个较大的簇包含大多数点,还有一些较小的簇。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eps=7时,将7个较小的簇中的点全部可视化来深入研究这个聚类:
dbscan=DBSCAN(min_samples=3,eps=7)
labels=dbscan.fit_predict(X_pca)
for cluster in range(max(labels)+1):
mask=labels==cluster
n_images=np.sum(mask)
fig,axes=plt.subplots(1,n_images,figsize=(n_images*1.5,4),subplot_kw={'xticks':(),'yticks':()})
for image,label,ax in zip(X_people[mask],y_people[mask],axes):
ax.imshow(image.reshape(image_shape),vmin=0,vmax=1)
ax.set_title(people.target_names[label].split()[-1])
plt.show()
有一些簇对应这个数据集中一些脸部非常不同的人。
每个簇的人脸方向和面部表情也是固定、相似的。而有些簇中虽然包含多个人的面孔,但他们的方向和表情都比较相似。
用k均值分析人脸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利用DBSCAN无法创建多余一个较大的簇。凝聚聚类和k均值更可能创建均匀大小的簇。但我们需要设置簇的目标个数。
我们可以将簇设置为数据集中的已知个数,虽然无监督聚类算法不太可能完全得到他们。相反,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比较小的簇个数,这样我们可以分析每个簇:
km=KMeans(n_clusters=10,random_state=0)
label_km=km.fit_predict(X_pca)
print('簇的大小(k均值):{}'.format(np.bincount(label_km)))
可以看到,k均值聚类将数据划分为大小相似的簇,大小在60到363之间,这与DBSCAN非常不同。
通过将簇中心可视化来进一步分析k均值的结果。
由于我们是在PCA生成的表示中进行聚类,因此我们需要使用pca.inverse_transform将簇中心旋转回到原始空间并可视化:
fig,axes=plt.subplots(2,5,subplot_kw={'xticks':(),'yticks':()},figsize=(12,4))
for center,ax in zip(km.cluster_centers_,axes.ravel()):
ax.imshow(pca.inverse_transform(center).reshape(image_shape),vmin=0,vmax=1)
plt.show()
k均值找到的簇中心是非常平滑的人脸。因为每个簇中心都是60到363张人脸图像的平均。使用降维的PCA表示,可以增加图像的平滑度。聚类似乎捕捉到人脸的不同方向、不同表情、以及是否有衬衫扣子之类的特征。
我们对每个簇中心给出了簇中5张最经典的图像(也就是该簇中与簇中心距离最近的图像)与5张最不典型的图像(也就是该簇中与簇中心距离最远的图像):
mglearn.plots.plot_kmeans_faces(km,pca,X_pca,X_people,y_people,people.target_names)
plt.show()
可以看到,“非典型的”点与簇中心不太相似,似乎分配有些随意。这可以归因于一下原因:k均值对所有数据点进行划分,不想DBSCAN那样具有噪声点的概念。
利用更多数量的簇,算法可以找到更细微的区别,但添加更多的簇会使得人工检查更为困难。
用凝聚聚类分析人脸数据:
下面看一下凝聚聚类的结果:
agglomerative=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10)
label_agg=agglomerative.fit_predict(X_pca)
print('簇的大小(凝聚聚类):{}'.format(np.bincount(label_agg)))
凝聚聚类生成的也是大小相近的簇,大小在49到553之间,这比k均值生成的簇更不均匀,但比DBSCAN生成的簇更加均匀。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ARI来度量凝聚聚类和k均值给出的两种数据划分是否相似:
km=KMeans(n_clusters=10,random_state=0)
label_km=km.fit_predict(X_pca)
print('ARI:{:.2f}'.format(adjusted_rand_score(label_agg,label_km)))
ARI只有0.09,说明labels_agg和labels_km这两种聚类的共同点很少,原因在于:对于k均值,原理簇中心的点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
下面绘制树状图,但是限制了数的深度,要不然全部呈现2063个数据点,图像无法阅读:
linkage_array=ward(X_pca)
plt.figure(figsize=(20,5))
dendrogram(linkage_array,p=7,truncate_mode='level',no_labels=True)
plt.xlabel('数据点')
plt.ylabel('簇 间距')
plt.show()
想要创建10个簇,我们要在顶部有10条竖线的位置将树横切。
我们将10个簇可视化。
在凝聚聚类内,没有簇中心的概念(虽然我们计算了平均值),我们芝士给出了每个簇的前几个点。
n_cluster=10
for cluster in range(n_cluster):
mask=label_agg==cluster
fig,axes=plt.subplots(1,10,figsize=(15,8),subplot_kw={'xticks':(),'yticks':()})
axes[0].set_ylabel(np.sum(mask))
for image,label,asdf,ax in zip(X_people[mask],y_people[mask],label_agg[mask],axes):
ax.imshow(image.reshape(image_shape),vmin=0,vmax=1)
ax.set_title(people.target_names[label].split()[-1],fontdict={'fontsize':9})
plt.show()
虽然某些簇似乎具有语义上的主题,但其实很多簇都太大而实际上很难是均匀的。
为了得到更均匀的簇,我们可以再次运行算法,把簇设置为40个,并挑选一些特别的簇。
n_cluster=40
for cluster in [10,13,19,22,36]:
mask=label_agg==cluster
fig,axes=plt.subplots(1,15,figsize=(15,8),subplot_kw={'xticks':(),'yticks':()})
cluster_size=np.sum(mask)
axes[0].set_ylabel('#{}:{}'.format(cluster,cluster_size))
for image,label,asdf,ax in zip(X_people[mask],y_people[mask],label_agg[mask],axes):
ax.imshow(image.reshape(image_shape),vmin=0,vmax=1)
ax.set_title(people.target_names[label].split()[-1],fontdict={'fontsize':9})
for i in range(cluster_size,15):
axes[i].set_visible(False)
plt.show()
可以看到,被挑选的第一个是“笑脸”的簇,第二个是向右看,第三个是眯着眼,第四个基本都是大胡子。
标签:people,Python,labels,mask,eps,label,算法,聚类,pca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07597/article/details/13995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