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神经网络算法:一文搞懂BERT(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

神经网络算法:一文搞懂BERT(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

时间:2024-04-03 23:33:47浏览次数:37  
标签:BERT Transformer Embeddings 模型 Token 搞懂 句子 输入

本文将从BERT的本质、BERT的原理、BERT的应用三个方面,带您一文搞懂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 BERT。

图片

Google BERT

一、BERT的本质

BERT架构:一种基于多层Transformer编码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通过结合Tokenization、多种Embeddings和特定任务的输出层,能够捕捉文本的双向上下文信息,并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

图片

BERT架构

  • 输入层 (Input)

    BERT的输入是一个原始的文本序列,它可以是单个句子,也可以是两个句子(例如,问答任务中的问题和答案)。在输入到模型之前,这些文本需要经过特定的预处理步骤。

  • Tokenization 和 Embeddings

    Tokenization: 输入文本首先通过分词器(Tokenizer)被分割成Token。这一步通常包括将文本转换为小写、去除标点符号、分词等。BERT使用WordPiece分词方法,将单词进一步拆分成子词(subwords),以优化词汇表的大小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Token Embeddings: 分词后的Token被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形成Token Embeddings。这是通过查找一个预训练的嵌入矩阵来实现的,该矩阵为每个Token提供一个固定大小的向量表示。

    Segment Embeddings: 由于BERT能够处理两个句子作为输入(例如,在句子对分类任务中),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区分两个句子。Segment Embeddings用于此目的,为每个Token添加一个额外的嵌入,以指示它属于哪个句子(通常是“A”或“B”)。

    Position Embeddings: 由于Transformer模型本身不具有处理序列中Token位置信息的能力,因此需要位置嵌入来提供这一信息。每个位置都有一个独特的嵌入向量,这些向量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得到。

    Token Embeddings、Segment Embeddings和Position Embeddings三者相加,得到每个Token的最终输入嵌入。

  • BERT的网络结构 (Network Structure of BERT)

    BERT的核心是由多个Transformer编码器层堆叠而成的。每个编码器层都包含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神经网络,允许模型捕捉输入序列中的复杂依赖关系。

    • 自注意力机制: 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时关注不同位置的Token,并计算Token之间的注意力权重,从而捕捉输入序列中的依赖关系。

    • 前馈神经网络: 对自注意力机制的输出进行进一步转换,以提取更高级别的特征。

    • 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 用于提高模型的训练稳定性和效果,有助于缓解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

  • 输出层 (Output)

    BERT的输出取决于特定的任务。在预训练阶段,BERT采用了两种任务:Masked Language Model(MLM)和Next Sentence Prediction(NSP)

    • MLM: 在这种任务中,BERT预测输入序列中被随机遮盖的Token。模型的输出是每个被遮盖Token的概率分布,通过Softmax层得到。

    • NSP: 这种任务要求BERT预测两个句子是否是连续的。模型的输出是一个二分类问题的概率分布。

BERT模型的输入:通过结合Token Embeddings、Segment Embeddings和Position Embeddings三种嵌入方式,BERT等模型能够全面捕获文本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为各类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提供强大的基础表示能力。

  • Token Embeddings:

    • 在BERT中,输入文本首先被分割成Token序列(单词、子词等),每个Token都会被映射到一个高维向量空间,形成Token Embeddings。这些嵌入捕获了Token的语义信息,是模型理解文本的基础。

    • Token Embeddings是通过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进行无监督预训练得到的,这使得BERT能够理解和处理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和语义关系。

图片

  • Segment Embeddings:

    • 为了处理像问答这样的任务,BERT引入了Segment Embeddings来区分两个不同但相关的句子(例如问题和答案)。这些嵌入帮助模型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和边界。

    • 在文本分类任务中,Segment Embeddings的作用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输入通常是一个连续的文本段落。然而,它们仍然可以用于区分不同部分的文本,特别是在处理长文档或多个句子时。

图片

  • Position Embeddings:

    • 由于Transformer结构本身不具备处理序列顺序的能力,BERT引入了Position Embeddings来捕获文本中Token的位置信息。

    • 这些嵌入确保模型能够区分不同位置的相同Token,例如区分“hello,world”和“world,hello”中的“hello”和“world”。

图片

Position Embeddings与Token Embeddings和Segment Embeddings相加,形成最终的输入嵌入,这些嵌入随后被送入Transformer编码器进行处理。

二、BERT的原理

BER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大规模未标注数据上执行预训练任务(如Masked Language Model来捕获文本中词汇的双向上下文关系,以及Next Sentence Prediction来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再将预训练的模型针对特定任务进行Fine tuning,从而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实现高性能。

图片

BERT工作原理

模型的预训练任务:在大量未标注数据上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些任务,模型能够学习到语言的内在规律和模式,从而为其在后续的具体任务(如文本分类、问答等)中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下是两个核心的预训练任务

图片

无监督预训练

  • 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

  • 任务描述:在输入的文本中,随机地遮盖或替换一部分词汇,并要求模型预测这些被遮盖或替换的词汇的原始内容。

  • 目的:使模型能够利用双向的上下文信息来预测被遮盖的词汇,从而学习到更深层次的语义表示。

  • 实现方式:在预训练阶段,BERT随机选择文本中15%的Token进行遮盖,其中80%的时间用[MASK]标记替换,10%的时间用随机词汇替换,剩下的10%保持不变。这种遮盖策略被称为动态遮盖,因为它在每次输入时都会随机改变遮盖的位置和词汇。

图片

Masked Language Model (MLM)

  •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

  • 任务描述:给定一对句子,判断第二个句子是否是第一个句子的后续句子。

  • 目的:使模型能够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连贯性、因果关系等,从而提高其在处理长文档或复杂文本时的能力。

  • 实现方式:在预训练阶段,BERT构造了一个二分类任务,其中50%的时间B是A的真正后续句子(标签为“IsNext”),另外50%的时间B是从语料库中随机选择的句子(标签为“NotNext”)。模型通过最后一层Transformer输出的[CLS]标记的嵌入来进行预测。

图片

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

模型Fine tuning:BERT的fine-tuning过程是针对特定任务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调整的过程,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解决具体任务。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对BERT模型的修改也会有所不同,但通常这些修改都相对简单,往往只需要在模型的输出部分加上一层或多层神经网络。

图片

模型Fine tuning

  • 任务类型: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BERT的fine-tuning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句子对分类任务(Sentence Pair Classification):这种任务需要判断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如文本蕴含、问答匹配等。在fine-tuning时,将两个句子一起输入模型,并取第一个token([CLS])的输出表示作为整个句子对的表示,然后将其输入到一个额外的softmax层进行分类。

  • 单句分类任务(Single Sentence Classification):这种任务需要对单个句子进行分类,如情感分析、文本分类等。在fine-tuning时,将单个句子输入模型,并同样取第一个token([CLS])的输出表示进行分类。

  • 问答任务(Question Answering):这种任务需要模型从给定的文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fine-tuning时,将问题和答案一起输入模型,并取答案部分在模型输出中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作为答案的预测。

  • 序列标注任务(Sequence Tagging,如命名实体识别NER):这种任务需要对输入序列中的每个token进行分类,如识别文本中的实体、词性标注等。在fine-tuning时,取所有token在最后一层Transformer的输出,然后将其输入到一个额外的softmax层进行逐token的分类。

  • 模型修改:在进行fine-tuning时,对BERT模型的修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输入处理: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对输入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将句子对拼接在一起、添加特殊标记等。

  • 输出层:在BERT模型的输出部分添加一层或多层神经网络,用于将模型的输出转换为任务所需的格式。对于分类任务,通常添加一个softmax层进行概率分布的计算;对于序列标注任务,则逐token进行分类。

  • 损失函数:根据任务类型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如交叉熵损失函数用于分类任务、平方差损失函数用于回归任务等。

三、BERT的应用

Question Answer(QA,问答系统):BERT在问答系统(QA)中的应用通常涉及两个阶段:检索阶段和问答判断阶段。
图片

Question Answer(QA,问答系统)

  • 一、检索阶段

  • 文档处理:

  • 切割:将长文档切割成较短的段落或句子(Passage),这些片段更容易处理和索引。

  • 建立索引:利用倒排索引技术,为每个切割后的片段(Passage)建立索引,以便快速查询。

  • 检索模型:

  • BM25模型:使用BM25或类似的检索函数(如BM25+RM3)计算问句与每个候选段落或句子的相关性得分。

  • 候选选择:根据得分选择Top K个最相关的候选段落或句子。

  • 二、问答判断阶段

  • 模型准备:

  • Fine-tuning数据:选择适当的问答数据集(如SQuAD)或任务数据进行BERT模型的fine-tuning。

  • 模型结构:在BERT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输出层以适应问答任务,如分类层或起始/终止位置预测层。

  • 问答处理:

  • 输入构建:将用户问句和每个候选段落或句子组合成BERT模型的输入格式。

  • 模型预测:使用fine-tuned BERT模型对每个输入进行预测,判断候选段落或句子是否包含正确答案,或者预测答案的精确位置。

  • 答案选择:

  • 评分机制:根据BERT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每个候选段落或句子分配得分。

  • 最终答案:选择得分最高的候选段落或句子作为最终答案。

聊天机器人:BERT在聊天机器人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用户意图分类和槽位填充(对于单轮对话),以及多轮对话中的上下文信息利用。

图片

聊天机器人

  • 一、BERT在单轮对话中的应用

  • 用户意图分类:

  • 输入:将用户的话语作为BERT模型的输入。

  • 模型结构:在BERT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分类层,用于将用户意图分类到不同的服务类型中。

  • 训练:使用带有意图标签的用户话语数据集进行fine-tuning,使模型能够准确识别用户意图。

  • 任务描述:从用户的话语中解析出用户的意图,如订餐、点歌等。

  • BERT应用:

  • 槽位填充:

  • 输入:将用户的话语以及预定义的槽位作为BERT模型的输入。

  • 模型结构:采用序列标注的方式,对每个输入token进行槽位标签的预测。

  • 训练:使用带有槽位标签的用户话语数据集进行fine-tuning,使模型能够准确填充槽位信息。

  • 任务描述:根据用户意图抽取关键元素,如订机票时的出发地、目的地等。

  • BERT应用:

  • 二、BERT在多轮对话中的应用

  • 上下文信息利用:

  • 输入:将当前用户话语以及历史对话内容作为BERT模型的输入。

  • 模型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融入历史信息,如将历史对话与当前用户话语拼接、使用历史对话的嵌入表示等。

  • 训练:使用多轮对话数据集进行fine-tuning,使模型能够正确理解和利用上下文信息来生成应答。

  • 任务描述:在多轮对话中,利用历史交互信息来改进模型的应答。

  • BERT应用:

  • 模型改进:

  • 增加模型容量:通过增加BERT模型的层数或隐藏单元数来捕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 引入注意力机制:使用注意力机制来加权历史信息的重要性,使模型能够关注与当前应答最相关的部分。

  • 记忆网络:结合记忆网络来存储和检索历史信息,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模型进行应答生成。

  • 关键问题:如何有效融入更多的历史信息,并在上下文中正确地使用这些信息。

  • 改进策略:

标签:BERT,Transformer,Embeddings,模型,Token,搞懂,句子,输入
From: https://blog.csdn.net/2401_84033492/article/details/137359443

相关文章

  • Transformer模型-Positional Encoding位置编码的简明介绍
    今天介绍transformer模型的positionalencoding 位置编码背景位置编码用于为序列中的每个标记或单词提供一个相对位置。在阅读句子时,每个单词都依赖于其周围的单词。例如,有些单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模型应该能够理解这些变化以及每个单词所依赖的上下文。......
  • Transformer学习-最简DEMO实现字符串转置
    Transformer学习-最简DEMO实现字符串转置一.代码二.参考三.输出背景:调试AI加速卡在Pytorch训练时的精度问题,搭建了一个简单的Transformer,设置随机种子,保证每次重训练loss完全一致,可以直接对比各算子的计算误差一.代码importosimportrandomimportnumpya......
  • 一文彻底搞懂SpringMVC执行流程
    文章目录1.MVC2.SpringMVC3.执行流程4.配置文件5.常用注解1.MVCMVC(Model-View-Controller)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旨在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核心组件:模型(Model):模型代表应用程序的数据和业务逻辑。它负责管理数据的状态和行为,并且不直接处理用户界面或用户输入。通......
  • 一文彻底搞懂常见IO模型
    文章目录1.常见的IO模型2.阻塞IO(BIO)3.非阻塞IO(NIO)4.IO多路复用5.信号驱动6.异步IO(AIO)7.BIO,NIO,AIO的区别1.常见的IO模型在UNIX操作系统中,常见的I/O模型有以下五种:1.阻塞I/O模型(BlockingI/O)在阻塞I/O模型中,应用程序发起一个I/O请求后会一直阻......
  • 一文彻底搞懂MySQL中事务的五种分类
    文章目录1.什么是事务2.事务的分类3.事务的详解1.什么是事务事务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完成,要么全部失败回滚,从而保证数据库操作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它确保了数据库在并发环境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库中,事务......
  • Transformer简介
    参考: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600773858?source_id=1001Transformer是谷歌在2017年的论文《AttentionIsAllYouNeed》中提出的,用于NLP的各项任务1、Transformer整体结构在机器翻译中,Transformer可以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如果把Transformer看成一个黑盒,那......
  • [Paper Reading] VQ-GAN: Taming Transformers for High-Resolution Image Synthesis
    名称[VQ-GAN](TamingTransformersforHigh-ResolutionImageSynthesis)时间:CVPR2021oral21.06机构:HeidelbergCollaboratoryforImageProcessing,IWR,HeidelbergUniversity,GermanyTL;DRTransformer优势在于能较好地长距离建模sequence数据,而CNN优势是天生对局部......
  • 视觉Transformer和Swin Transformer
    视觉Transformer概述ViT的基本结构:①输入图片首先被切分为固定尺寸的切片;②对展平的切片进行线性映射(通过矩阵乘法对维度进行变换);③为了保留切片的位置信息,在切片送入Transformer编码器之前,对每个切片加入位置编码信息;④Transformer编码器由L个Transformer模块组成,每个模......
  • 学习transformer模型-Dropout的简明介绍
    Dropout的定义和目的:Dropout是一种神经网络正则化技术,它在训练时以指定的概率丢弃一个单元(以及连接)p。这个想法是为了防止神经网络变得过于依赖特定连接的共同适应,因为这可能是过度拟合的症状。直观上,dropout可以被认为是创建一个隐式的神经网络集合。PyTorch的nn.Drop......
  • 9n-triton部署bert模型实战经验
    一、背景对于算法工程师来说,通常采用python语言来作为工作语言,但是直接用python部署线上服务性能很差。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为了缓解深度学习模型工程落地性能问题,探索了Nvidia提供的triton部署框架,并在九数中台上完成线上部署,发现性能提升近337%!!(原服务单次访问模型推理时间1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