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算法
一、算法思想
分治法作为一种常见的算法思想,其概念为: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子问题的解的合并即是原问题的解。举个例子,要算16个数的和可能一下子算不出来的,但是可以通过几次一分为二(拆分),直到分成两个数、两个数一组;再对这些数两两相加,算出每组的和后,再两两相加,直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数,就算出16个数的和(合治)。
把一个任务,分成形式和原任务相同,但规模更小的几个部分任务(通常是两个部分),分别完成,或只需要选一部分完成。然后再处理完成后的这一个或几个部分的结果,实现整个任务的完成。1.1 适用场景
可以用分治法解决的问题一般有如下特征:
1>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此特征是大多数问题所具备的,当问题规模增大时,解决问题的复杂度不可避免地会增加。
2>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此特征也较为常见,是应用分治法的前提。
3>拆分出来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这个特征在是否采用分治法的问题上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比如棋盘覆盖、汉诺塔等,需要将子问题的解汇总,才是最终问题的解。
4>拆分出来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问题。该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则需要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用动态规划法更好。
1.2 使用步骤
使用分治法的基本步骤:
1>分解,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相互独立、与原问题形式相同的子问题。
2>解决,若子问题规模较小而容易被解决则直接解,否则递归地解各个子问题。
3>合并,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二、分治的生活实例 --称假币
16硬币,有可能有1枚假币,假币比真币轻。有一架天平,用最少称量次数确定有没有假币,若有的话,假币是哪一枚? 题解: 8 – 8 一称,发现无假币,或假币所在的那8枚 4 – 4 一称 2 – 2 一称 1 – 1 一称三、分治的典型应用:归并排序
数组排序任务可以如下完成: 1) 把前一半排序 2) 把后一半排序 3) 把两半归并到一个新的有序数组,然后再拷贝回原数组,排序完成#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erge(int a[], int s, int m, int e, int tmp[]) { //将数组a的局部a[s,m]和a[m+1,e]合并到tmp,并保证tmp有序,然后再拷贝回a[s,m] //归并操作时间复杂度:O(e-m+1),即O(n) int pb = 0; int p1 = s, p2 = m + 1; while (p1 <= m && p2 <= e) { if (a[p1] < a[p2]) tmp[pb++] = a[p1++]; else tmp[pb++] = a[p2++]; } while (p1 <= m) tmp[pb++] = a[p1++]; while (p2 <= e) tmp[pb++] = a[p2++]; for (int i = 0; i < e - s + 1; ++i) a[s + i] = tmp[i]; }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s, int e, int tmp[]) //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O(nlogn) { if (s < e) { int m = s + (e - s) / 2; MergeSort(a, s, m, tmp); MergeSort(a, m + 1, e, tmp); Merge(a, s, m, e, tmp); } } int a[10] = { 13,27,19,2,8,12,2,8,30,89 }; int b[10]; int main() { int size = sizeof(a) / sizeof(int); MergeSort(a, 0, size - 1, b); for (int i = 0; i < size; ++i) cout << a[i] << ","; cout << 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