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p/10274797.html
参考:《京东基础架构建设之路》
要组成一个基本的通信服务框架,最起码需要这三部分:统一的RPC框架、服务注册中心、管理端。
一、RPC框架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
1、选择RPC框架的注意事项
①、代码规范:是否有基于某些标准协议的代码生成,还是无代码入侵;
②、通信协议:TCP/HTTP
③、序列化协议:是二进制还是文本格式,是否需要跨语言、性能如何;
④、I/O模型:是同步还是异步,是阻塞还是非阻塞模式;
⑤、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模式是客户端软负载、代理模式,还是服务端负载;
如果选型的框架为开源框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成熟度:学习成本、难易程度、社区热度、文档是否详细、是否有专门团队维护更新、稳定性如何;
②、可扩展性:是否有SPI扩展,是否支持上下兼容;
③、跨语言:是否支持跨语言;
④、性能:作为基础服务,性能必须出色,否则服务框架本身会成为瓶颈;
2、开源框架对比表
3、选型建议
①、与前端交互:适合选择短连接、跨语言的框架,比如RESTful、gRPC;
②、纯粹的后台交互:适合选择长连接、序列化为二进制的框架,比如Thrift、Dubbo,这样相对更高效;
③、小型团队: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建议选择规范化的RPC框架,比如Thrift、RESTful、gRPC;
④、大型团队:大型团队一般已有大量业务代码,最好选择无代码入侵的框架,比如Dubbo、RESTful,否则改造成本将变得很大;
二、服务注册中心
注册中心相当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调用者之间的中间人,其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状态检测等基础服务,在服务治理中的作用及其重要。
1、选型注意点
①、服务注册:接收注册信息的方式;
②、服务订阅:返回订阅信息的方式,push或者pull;
③、状态检测:检测服务端的存活状态;
如果选择开源的注册中心,则需要考虑如下几点:
①、成熟度:学习成本、社区热度、文档是否详细等;
②、维护成本:注册中心日常维护;
③、数据结构:能否快速定位结果,是否可以进行遍历筛选;
④、性能和稳定性: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是服务中心所必须具有的特质;
⑤、CAP原则:即数据一致性、服务可用性、分区容错性。只能三选二,要么选择CP(关注一致性),要么选择AP(服务可用性);
2、开源服务中心对比表
3、选型建议
①、规模小:建议选择CP,RPC框架可直接接入数据源;
②、规模大:建议选择AP,RPC框架不可以直接接入数据源;
③、跨机房/地域:尽量不要选强一致性协议的注册中心,因为跨机房跨地域本身带来的时延性会对数据一致性造成很大干扰;
PS:RPC框架必须具有注册中心不可用情况下的容灾策略,服务状态检测十分重要!!!
三、客户端
客户端即可视化管理的部分,可以通过web界面等方式,对服务提供者和调用者等相关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管理操作。
比如常见的MQ(包括Active MQ、Scoket MQ和Rabbit MQ),都有可视化的管理界面,如下:
标签:总结,服务,框架,基础知识,选择,RPC,MQ,注册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eshi2016/p/1686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