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英
黄秋英(学名:Cosmos sulphureus Cav.)是菊科秋英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1.5-2米,叶2-3次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至椭圆形,头状花序2.5-5厘米,花序梗长6-25厘米,舌状花橘黄色或金黄色,先端具3齿;管状花黄色。瘦果具粗毛,连同喙长达18-25毫米,喙纤弱。花期6-7月。
形态特征
黄秋英是一年生草本,高1.5-2米,具柔毛。叶2-3次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至椭圆形。头状花序2.5-5厘米,花序梗长6-25厘米。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为短,长约4-8毫米,狭椭圆形;内层苞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舌状花橘黄色或金黄色,先端具3齿;管状花黄色。瘦果具粗毛,连同喙长达18-25毫米,喙纤弱。花期6-7月。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黄秋英种子较大,每克种子约12粒,发芽适温18-22℃,育苗时湿度过高会降但发芽率。播种前用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浓度0.5%左右,经消毒后可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利于种子萌发,促使种子迅速发芽,幼苗生长整齐健壮。播种可采用苗珠播种或穴盘播种。生长快速,从播种到开花约50-55天。
扦插繁殖:可选用当年播种健壮小苗的腋芽或剪取当年生健壮小苗的顶芽(结合摘心)进行扦插。也可在花谢后选择健壮的植株,剪去老枝,地上部保留2-3厘米主茎,剪后施以氮为主的复合肥,待发芽后剪取扦插。插穗长度保留3-4个节,尽量在节间下剪取,去掉下部叶片,保留上部1-2片叶。然后用生根剂400倍液和黄泥混合成泥浆,将插穗剪口蘸点泥浆,待泥浆干后插育苗池,育苗池要用80%的遮光网遮盖,插苗池基质可直接用新鲜河沙或新鲜黄泥,扦插时用一根细竹棒预先在基质上打孔,一边打孔,一边插入插穗,并用两个手指轻轻压实插穗基部的培养土,使插穗与基质充分结合。扦插密度约2.5-3厘米左右,以插穗叶片相互碰到而不重叠为标准,扦插深度以一个节入土即可。插后浇透水,以后每天喷1-2次叶面即可。黄秋英扦插使用生根剂扦插育苗效果显著,插后14天左右即可发根,20天可移植。
生长习性
基质:黄泥、谷壳、鸡粪便以6:3:0的比例拌匀,堆沤半年后即可使用。上盆:根据黄秋英的生长特性,当扦插苗根系长到6-8毫米时即可移植上盆,如果根系长得太长会消耗养分,小苗生长不健壮,影响生长。所以要及时上盆,上盆后需立即浇足水,使小苗与基质充分结合,如阳光太强,要用遮光网适当遮盖3-4天。修剪:当黄秋英幼苗长至6-8厘米左右时,即可摘心,以缩短植株高度,增加侧枝数量,增加花朵。如要留作扦插苗繁殖用,可在10-12厘米高时进行摘心,第二次摘心仅在原来基础留2-3节为宜,以促使植株矮壮、丰满、花密。浇水:要求适时、适量、合理浇水,浇水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季节的不同进行,一般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夏、秋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少浇。浇水要视盆土情况而定,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平时盆内不得有积水,如发现盆内积水要及时处理,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株死亡。花序形成前,盆土要保持一定的干燥,以利孕育花序。花蕾形成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施肥:要加强肥水管理,施肥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黄秋英花序较长,特别是第二代苗,植株较高宜,花序长,易倒伏。所以在栽培管理时一般不施用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即可。在生长期内,结合浇水15-20天施1次腐熟的鸡粪便或豆饼肥,出现花蕾时,用1-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更佳,每次施肥前应松土除草.温度:黄秋英生长适温为15-35℃,冬季温度不得低于7℃,否则植株受冻害,不能开花,严重时会冻死。夏季温度在35℃可正常生长,35℃以上高温植株徒长开花少,严重时植株叶片脱落影响观赏。所以黄秋英一般不在冬季栽植。光照:黄秋英在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在光照不足或雨天过密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易倒伏,花色较淡。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黄秋英花大、色艳,适宜多株丛植或片植。也可利用其能自播繁衍的特点,与其他多年生花卉一起用于花境栽植,或在草坪及林缘自然式配植。植株低矮紧凑、花头转密的矮生品种,可用于花坛布置,也可用作切花。
自我经验
黄秋英,听着像位很飘逸的女子。看起来也很飘逸,路边很常见,很好养活。
标签:扦插,插穗,黄秋英,播种,40,植株,花序 From: https://blog.csdn.net/lxy1290439047/article/details/14514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