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嵌入式开发学习必备专栏 Cache | MMU | AMBA BUS | CoreSight | Trace32 | CoreLink | ARM GCC | CSH】
文章目录
Overview
本文将介绍 D2D(die to die) 及 C2C(chip to chip) 及它们的差异与具体使用场景。
D2D(Die-to-Die) 和 C2C(Chip-to-Chip) 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技术中常见的两种互联形式。它们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组件之间的数据通信,但适用的场景和技术特点存在显著区别。
D2D(Die-to-Die)互联
D2D 定义
D2D(Die-to-Die)互联指的是同一封装内部的裸片(die)之间的直接互联。通过封装内的互连结构,例如硅通孔(Through-Silicon Vias, TSV)或重新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 RDL),实现裸片之间的高带宽、低延迟通信。
D2D 特点
-
高带宽 :D2D通信通常使用高密度的连接点(如微凸点、硅桥、或光学互连),可实现比传统C2C更高的通信带宽。
-
低功耗 :由于物理距离较短(通常是微米到毫米级别),信号损耗和功耗显著降低。
-
小尺寸 :通过在单一封装内集成多个裸片(如2.5D、3D封装),减少PCB上的占用空间。
-
更高整合度 :适合集成不同制程节点的裸片,比如高性能处理器与低功耗存储器结合。
D2D 使用场景
-
高性能计算(HPC):如处理器和高带宽存储(HBM)之间的连接。
-
人工智能芯片:多模块间实现低延迟的高效数据交换。
-
先进封装技术:2.5D封装中的有机互连基板或硅中介层,3D封装中的硅通孔技术。
C2C(Chip-to-Chip)互联
C2C 定义
C2C(Chip-to-Chip)互联指的是两个独立封装芯片之间的通信,通常通过PCB(印刷电路板)、互连电缆、或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交换。
C2C 特点
-
中等带宽 :C2C通常受到信号引脚数量和接口协议(如PCIe、Ethernet)的限制,带宽不如D2D。
-
较高延迟和功耗 :由于信号传输距离更长(通常为厘米级甚至更大),以及PCB上的寄生效应,传输效率较低。
-
模块化设计 :适用于不同封装和产品之间的灵活组合,可以在系统层面增加更多功能模块。
-
通用性更强 :可兼容多种芯片平台,不需要统一的封装标准。
C2C 使用场景
-
数据中心:服务器主板上CPU和GPU之间的通信。
-
消费电子:智能手机主板上处理器和外部存储器之间的连接。
-
高速网络设备:如交换芯片或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D2D 和 C2C 的差异总结
属性 | D2D(Die-to-Die) | C2C(Chip-to-Chip) |
---|---|---|
封装关系 | 裸片间通信(同一封装内部) | 独立芯片间通信(不同封装之间) |
通信距离 | 微米至毫米级 | 厘米级及以上 |
带宽 | 高带宽(如TB/s级别) | 中等带宽(如GB/s级别) |
延迟 | 非常低 | 较高 |
功耗 | 低功耗 | 较高功耗 |
适用场景 | 高性能计算、3D封装、HBM存储器 | 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多模块设计 |
实现方式 | TSV、硅桥、光子互连 | PCB、无线、电缆互连 |
实际案例
D2D 的示例
- HBM(High Bandwidth Memory):
HBM是一种高带宽存储器,通过硅中介层实现处理器(裸片)与HBM内存(裸片)之间的紧密通信。
-
技术特点: 使用2.5D封装,通过RDL层进行信号互连。
-
应用场景: GPU(如NVIDIA H100)和AI芯片中,用于提升数据读写速度。
- AMD Infinity Fabric:
AMD的EPYC处理器中,不同裸片(Die)之间的通信依赖D2D技术,提供低延迟的互联结构。
C2C 的示例
-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PCIe是一种通用的高速互连协议,用于CPU与独立GPU、SSD之间的数据传输。
-
技术特点: 基于主板的铜导线信号传输,支持多设备之间的并行通信。
-
应用场景: 通用计算设备、服务器和消费电子。
- Ethernet(以太网):
芯片之间通过以太网协议通信,尤其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集群中用于网络连接。
-
技术特点: 利用成熟的以太网堆栈实现长距离通信。
-
应用场景: 数据中心内的高速芯片通信。
总结
D2D和C2C各有独特的优势。D2D更适合对高带宽、低功耗和低延迟要求极高的场景,而C2C在系统层级上的灵活性、易扩展性和兼容性使其在消费类电子和网络通信设备中更为普遍。这两种互联形式随着先进封装技术和通信协议的发展,成为芯片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标签:互联,封装,--,Die,封测,C2C,Chip,D2D From: https://blog.csdn.net/sinat_32960911/article/details/14509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