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学科历史的简介
-
史前史、学科史
- 自发和系统的关系
三、国外比较文学史前史的概况
五个时代
-
古罗马
- 源头,承接古希腊
-
中世纪欧洲
- 欧洲文化语言大一统
- 民族语言发展旺盛
-
文艺复兴时期
-
十八世纪
-
十九世纪初
十五个代表人物
-
贺拉斯
- 立法者形象
- 提倡借鉴古希腊文学
-
普卢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 道德说教
- 用比较的方法论述,在学术界尤其是西方文化史影响深远
-
塔西佗《演说家的对话》
-
比较演说家和演说模式
- 著名结论:对于两个演说家(西塞罗和迪波西尼),表面类似,风格不同
- 比较的案例
-
-
莫克罗比乌斯《神农节》
-
但丁《论俗语》
- 意大利民族语言发展文学的可能
- 意大利文学的重要创造者
- 处理意大利俗语语文学的关系,对于欧洲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
斯卡里格《诗学》
- 用比较的方法,对于不同语言、民族的现象进行探讨,影响深远
-
夏尔·贝洛《路易十四时代》
-
布瓦洛:古今之争
-
高举古典主义大旗
- 同时期例如莫里哀的喜剧打破古典文艺的清规戒律,产生论争
-
面临新旧文学权力话语竞争的时代(夸民族和民族内部都有涉及,在内部发生的甚至更加经常)
-
-
伏尔泰《论史诗》(1727),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欧洲各民族的史诗--共同的法则。
-
贴近近现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 梳理文学发展谱系,在民族诗学研究领域影响深远
-
-
莱辛《汉堡剧评》对平行研究、影响研究及跨学科研究均有尝试。
-
对比伏尔泰和莎士比亚的鬼魂形象(暗夜还是阳光下)
- 描述形象的社会建构与文学创造比较——是否符合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审美期待
-
为后世的平行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
-
赫尔德:文学史应是一个整体,应该包括不同的民族文学,主要观点见于其搜集整理的《民歌集》。
- 启发后世创作者
-
歌德:《歌德谈话录》
- 研究世界文学绕不开的基本观点
-
施莱格尔兄弟《论戏剧艺术和文学》 《论印度大的语言和智慧》
-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论德国》
-
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引发美学家丹娜的文学与社会的相关研究
-
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北方之沉重与南方之浪漫
- 安徒生的童话和传记——以人生和岁月的苦涩在孩童面前强颜欢笑
- 中国那杯文化的比较——北方的中正平和的大气中原和的南方的烟雨江南的缠绵爱情
-
四、比较文学学科史概述
比较文学学科兴起的条件
-
-
-
哥伦布、麦哲伦、大航海的纷争
-
欧洲在殖民时代对于世界认识的不断变化
- 中国东方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完成了对于自身“世界意识”的启蒙
-
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
-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市场促进人的世界意识
- 比较学科群的崛起
-
-
-
-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兴起的重要标志:
-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
- 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
- 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 1900年,巴黎国际文学会议将“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正式列入议题予以讨论;
- 1900年,贝茨编订《比较文学书目》。
十八世纪形成-最早以法国为中心
五、比较文学发展的三驾马车
法国学派
巴尔登斯伯格(1871~1958)一---个真正“站在各国之间的交叉路口上”的人,《歌德在法国》、《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书目》
梵·第根(1871~1948)--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比较文学论》(1931)。
卡雷和基亚--继承并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立法国学派体系的学者,《比较文学》。
.美国学派的崛起——
一些事件
- 19世纪末,哈佛大学设立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 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个比较文学系;
- 1903年,哥伦比亚大学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报》
- 1904年,哈佛大学建立比较文学系;
- 1942年,“比较文学委员会”创立;
- 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成立
一些人物和理论:
- 韦勒克:《文学理论》(1949)、《比较文学的概念》(1953)、《比较文学的危机》(1958);
- 列文:主张从国际的高度来研究文学,对“主题学”的界定及实践;
-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 奥尔德里奇:“没有任何关联的作品的平行类司研究”是“平行研究”的基本任务。
前苏联比较文学学者
- 维谢洛夫斯基(1838~1906) 《比较诗学》
- 日尔蒙斯基(1891~1971)的“历史类型”学说
六、教堂山会议及其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意义。
1958年在美国的北卡大学举行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这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三架马车之间的论争。
目前,以国家为标志的学派之争已告结束,代之而起的将是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讨。
以国家为学派的论争并没有结束,以韩国为代表的学者展示出一种狭隘的眼光
进一步研读书目
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学科史》,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比较文学年鉴》 (198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第14-36页。
干永昌等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油每译文出版社,1985年。
标签:历史,国外,研究,比较文学,文学,学者,--,比较 From: https://www.cnblogs.com/bnulwq4396/p/1865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