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
包括DNA测序、基因合成和编辑等上游技术赋能企业以及创新药、精细化学品、生物能源等下游应用企业。
当前中国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模式主要是校企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着重要的平台角色功能。高校和研究所在模式底盘细胞的开发及驯化、基础菌种研发方面提供支持,为具备产业化基础的企业赋能。特别在推动合成生物领域前沿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阶段, 国内不少高校院所已积累了成熟经验。国内具备生物发酵产业化基础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也在加强与重点院所的专利转化、科研合作。
图 / 生物制造产业链全貌
地域分布
目前,生物制造产业全球发展靠前的20个城市(集群)中,8个属于欧洲,6个属于美国,4个属于亚洲。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中处 于领先地位,拥有世界上一批先进的生物制造公司。在欧洲,生物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等国家。在亚洲,生 物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排名靠前的亚洲城市(集群)中,中国有3个城市(集群)进入前20名。
图 / 全球生物制造领域的城市(集群)分布
投融资
从近三年全球生物制造领域投融资情况来看,备受资本看好的领域包括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可降解塑料、生物合成化学品等。生物制造领域获投企业中,其大多数是由高校和研究院的成果转化而来,依托产业配套齐全、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政策扶持落地转化。
图 / 近三年全球生物制造领域投融资情况
产业发展
全球生物制造领域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美国占比最高。中国瞄准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按专利统计分布来看,国内 生物制造领域专利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天津、陕西、云南、湖南等省市。
图 / 国内生物制造领域的专利地图分布
人才方面,目前国内生物制造领域的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团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系列院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等。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 等地,已经形成了地区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格局,初步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图 / 国内生物制造领域的人才分布
标签:制造,院所,高校,产业,领域,生物,新兴产业 From: https://www.cnblogs.com/o-O-oO/p/1865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