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英语听力考试时又享受了它的轻松明快,于是年终总结每个部分之间都会有它五线谱的一小节?猜出来这是什么的可以分享在评论区!
遵循一个“写不出来可以不写”的原则,咱少写一些。
这一年几乎所有的学术精力都投入给了大模型。组里做的是 LLM agent,在 Tencent sparks 的平台上还参与了一个 algo 维度的 project。我似乎并没能切中 LLM 的脉搏,一切都显得非常无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体验,随手记录如下。
第一点是学术和谋生解耦,感觉自己还完全不到做决定的时候。提升“通用能力” 应当是被放到首位的。这时候明显有些事情就比其它事情泛化性更好,分配时间上可以把时间先往这个方向倾斜。和 ucb 的一个老师聊天,他说你要么做自己喜欢的,要么博得他人的认可;比如读 paper,就看这个东西给你你会怎么做,这个粒度可以很细,比如可以细到写作上一段一段,也可以是在 approach 这个级别,把题目/motivation作为 prompt 给到你,你会 generate 出来什么样的结果。看起来这东西很耗时,还是那句话,你喜欢就不怕耗时,如果要 meet 别人的 bar,可能就得作出一些妥协。
第二点是作为 junior 得有作为 junior 的觉悟。比如以 research 为例,组里学长首先比我年长,有更多的经验(感觉zhong zhang 老师遇到什么问题了,想一会都能归一个因,非常非常厉害);其次比我更有时间,毕竟是全职 research。所以在组里节奏飞快的背景下(其实也得思考思考,组里节奏飞快是不是好事),怎么站稳脚跟,在写代码的同时也能多阅读,毕竟 LLM 不了解其它 domain 的 approach,做不到见多识广,肯定是死路一条。这点不得不羡慕沈老师,没有什么世俗的 labor 要完成,可以每天读十小时文字材料对社会产生立体的认知。这太重要了。
第三点就是战线不能拉太长。做成一件事情所要投入的时间是有底线,做好一件事情所要投入的时间也是有底线的。如果无法集中火力,全寄了的概率是很大的。也可能只是上半年要安排去 nihon 的旅游,暑假的时候学校要军训导致的吧。后面还有很多完整的 3 个月,还是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那个命中注定的选项。Fate is fake???
最后一点大概是,researchers 构成了一个 community。整个 community 有一个氛围,选择方向也是选择 community。community 的概念给我留下的印象还不是那么深刻,后面认识的人多一些,经历会丰富一些。
额外的一点是一周不要开三次组会,我真的错了。做人首先不是饶过别人,首先是饶过自己。
Apart from 参与 LLM 的大潮,另一个 career 选择是量化。量化对于做题家还是太有吸引力了,小时候做题的目的是得到最多的分数,长大了当牛马可以得到数字最大的薪水?我也没有真正去 trade,虽然国庆去开了个户,但交易了 0 百股,没有去站最后一班岗。
上半年因为笃定了做 research 读 phd(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没进 World finals?),所以没咋管量化相关的事情:既没有学习四大礼包,又没有学习基础的 trading 相关知识(或者说一些简单的策略)。
暑假的时候报名了 ubiq 的比赛,拉了 yzf 和 yzk 两个人。因为杨卓凡在日本旅游,大伙就集体摆栏了,只用了一天准备。不过我们真的在 1 天之内整了一套能 work 的 pipeline!10 到 20 轮甚至能在 evaluation metrics 上跑赢前十的队伍(前几轮我调 api 的接口没调试好,直接先爆到好几十名了),但是最后还是烂完了,排名 96,未能进入复赛。这个比赛参赛选手也够逆天的,有人说自己已经有成熟的高频交易 infra,求队友。很可惜他的队友不能是我们最有实力的杨卓凡,下图是杨卓凡进思勰拍的照片,给量化爷跪了:
秋季学期开始后,通过公众号报名了一些量化企业的宣讲,甚至在 hudson river trading 的宣讲的做题环节做了几个题,赢了一个 the north face 背包 和 一个 AirPods pro (怎么他妈是老款的来着)。还有 QRT 和 HRT 的两个水杯,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留一张战场实况:
可谓是感受到了资本的诚意。
不过自己掂量掂量自己,外资量化离我还是有点遥远。
十一月有 hr 来加我微信问有没有看 internship(去年海投留下了案底)。一开始脑袋昏掉了给了个 positive feedback,后来转念一想,日常实习和寒假实习我都没时间去(组里和 sparks 的 project 还没 close),暑假实习为啥我不等四月再投。但是已经答应了的只好先试着玩玩,毕竟笔试题可谓是真正的查漏补缺;面试也是和各位老师聊聊也是一个学习和了解社会的过程???毕竟草根出身,在这个圈子里面完全没有人脉,全都得靠自己打拼??既然总感觉对量化这个圈子有莫名的归属感,就听听这种“自家人”对我的想法有什么看法、建议???于是做了两套笔试题,参加了【数据删除】的一面到三面(这个和 hr 没说好,面了三面全是 qd……),感觉都很翻车。翻车的原因基本全是,因为担心翻车,于是真的翻车了。另一个痛点就是四大礼包都不会,于是把 微信 qq 博客园 id 全改成了“没学完四大礼包不改名”,很幼稚。
其实最想找一个 base 杭州 or 南京 的 office,更多是试试在这两个城市生活的感觉。
除了 career,旅行以及行前规划也是这一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和 yubai 去日本的旅行可谓是这一年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了。真正 end-to-end 地组织了一次自由行。这件事情现在品味起来余韵悠长,可谓是 reach 人生 different 境界,become 牛逼 的关键一招。其中最有趣的故事发生在 atami。我们到 atami 后发现我们订的酒店在山上,到海边步行一小时。下午五点步行到海边看花火大会,而晚上上山的时候却打不到车了。那是晚上十点,山路四下一片漆黑,打不到车,找不到下山时走的路,双向两车道不时飞过上上下下的私家车(有一位私家车主,把越野车开到陡陡斜坡顶,然后飞速开下去,你们是这么取乐的嘛?)。谁知道海边的山上会出现什么?会有流浪汉拿着树枝突然跳出来打劫嘛,我们会落草为寇吗;会有鸟兽蛇虫光顾我们两个吗;会有醉酒驾车报复社会,或者放弃人生,把车开上山,再飞落悬崖的吗?不过两个人大声外放了抽象音乐,遇到什么就说“诶这个下来的时候见过,不远了不远了”,(物理意义的,在山上)成功兜兜转转回到了酒店。客死他乡的具象化,终于从我心里远去了。
图片来自 yubai 的 vlog,yubai 可以把 vlog 链接放到评论区。
另一趟自由行是和湘妹 yzf yhp一起去厦门 & 福州。因为白天太晒,所以旅行的印记主要落在了吃上。比如4个人挑战 6~8 人餐,吃完说不算很撑;再比如大家一起在朱富贵欣赏活虾被扔进锅里,然后再跳出来,有半截外壳是熟了的浅红,有半截还是它原生的模样(我还拿了一盘海参,一盘甲鱼,不过吃起来体验都一般)。其实在鼓山索道也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夜景照片(应当再晚些去的),有一张我调了调色,当做了朋友圈顶的照片。最难绷的还得数永泰漂流,漂流本来贼酷,只是我眼镜被急流拍到水里去了,只好解锁新形象了。
这是在永泰天门山景区的小图一张,谁出镜了呢?去的时候感觉这个景区非常萧条,但也留住了原生的自然之美。湘妹和yzf不敢走的暗河通道里面有蝙蝠、闪蓝光的蜻蜓和?水蛇。走出那个洞穴之后我再在景区的河里面找蛇,却再也没找到了。
去完厦门之后去南京参加 Summer 2024。南大仙林好美。南京好美。不多写了,留一个当时发的朋友圈吧。
除了正儿八经的旅游之外,还行色匆匆地去各地参加 xcpc 的比赛。本来我认为参加比赛可以是旅游的附属品,现在的事实似乎时,不比赛的时间,也没心情旅游。总有各种奇怪的课程或者考试,像是幕后大手,阻挠这这一切。
大概就写这么多?文末可以留一些新年的展望?大道至简:新年学完四大礼包谢谢!
标签:年终总结,community,2024,做题,翻车,LLM,量化,大礼包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spm/p/18644924/2024Summ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