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进程,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微电网等业务场景作为实现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听到,但这三个业务放在一起乍眼一看,其实都差不多,至少从构成要素上看是相似的,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下三类业务之间的关系。
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三种紧密相关但各有侧重的概念,它们共同致力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定义
源网荷储一体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如分布式发电)、电网侧(输配电设施)、负荷侧(用户端)以及储能设施等资源要素,构建一个高效协调运作的小型或局部能源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运行模式,旨在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的深度协同与优化整合。通过对各类能源资源的合理规划、协调控制和高效利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例如,将大型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电源与坚强智能电网连接,同时结合工业、商业及居民等不同类型的负荷需求,并配置适当的储能设施,如电池储能系统或抽水蓄能电站,实现电力的生产、传输、使用和存储的一体化管理。
这种模式强调了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是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适应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改革的需求,旨在实现绿色电力的最大限度消纳,同时减少对传统大电网调峰能力的需求,并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它不仅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应用,而且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VPP, Virtual Power Plant)是一种新型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它并不实际拥有物理上的发电装置,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来聚合多个分布式能源资源(DERs),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储能电池及可控负荷等,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电厂”。虚拟电厂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包括能量、辅助服务在内的多种产品和服务;并且可以根据电网需求灵活调整其输出功率,在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此外,虚拟电厂还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缓解因间歇性电源接入带来的挑战,从而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目标。
侧重于通过软件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分散资源的虚拟整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而不涉及实体的电力生产设施建设。
微电网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自治电力系统。它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例如,在一个偏远的海岛或山区,建立一个由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柴油发电机和储能电池组成的微电网,为当地居民和企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在并网运行时,微电网可以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实现优化运行;在外部电网故障时,微电网可以孤岛运行,保障本地重要负荷的供电。微电网的核心价值在于增强了电力系统的弹性和适应性,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者需要高可靠性的场所,比如医院、数据中心等。通过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及其配套措施,微电网能够在满足本地用电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
主要着眼于局部区域的电力自给自足和可靠供电,具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和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体系。
关系
-
目标一致:三者的目标都是为了适应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它们都致力于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
功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往往包含了虚拟电厂的功能特性,即通过对区域内分散式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达到类似于传统大型电厂的效果;而微电网则是这些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实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可以说,虚拟电厂是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目标的技术手段之一,而微电网则是具体实施这一理念的空间载体。
-
相互依存:源网荷储一体化为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政策导向和系统优化思路。虚拟电厂可以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通过整合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和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运行管理,实现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微电网则是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局部区域的具体实践,通过构建小型自治的电力系统,实现本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靠供电,同时也可以与虚拟电厂进行互动,为虚拟电厂提供资源支持或接受虚拟电厂的调度管理。
-
层次递进:从规模上看,这三个概念呈现出由小到大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个别用户的层面——通过安装家用光伏板等方式参与到虚拟电厂活动中;其次是社区或工业园区级别——建立微电网来统筹规划当地的能源生产和消耗;最后则是更大范围内的区域乃至省级别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每个层次都为上一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技术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上述三个领域之中。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天气变化影响下的风光发电量;借助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测各节点状态信息;依靠区块链构建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等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各个部分之间的互联互通,也为更高级别的综合管控创造了条件
区别
1. 规模和范围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范围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电力系统层面小到一个园区或者一个独立的用户都可以进行一体化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虚拟电厂的规模和范围相对灵活,可以跨越不同的地理位置,整合数量众多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和可调节负荷,但其实际控制的物理设备规模相对较小。
微电网的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局部区域,如一个工业园区、一个社区或一个偏远地区(如海岛)等。
2. 物理形态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系统层面的运行模式和理念,没有明确的物理形态,但涉及到对各类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设施的整合与优化。
虚拟电厂主要是通过软件平台和通信网络将分散的资源进行虚拟整合,无需投建实体的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施。
微电网具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配电网络、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电力系统。
3. 功能重点
源网荷储一体化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实现电力系统的整体优化,包括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电网的稳定运行、负荷的灵活管理和储能的高效利用等方面。
虚拟电厂主要功能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辅助服务,通过对分散资源的聚合和协调控制,实现对电网的灵活响应和支持。
标签:源网,电网,荷储,虚拟,电力系统,电厂 From: https://blog.csdn.net/sean9169/article/details/14453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