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AI大模型】在健康睡眠监测中的深度融合与实践案例_基于ai的入睡觉醒判断

【AI大模型】在健康睡眠监测中的深度融合与实践案例_基于ai的入睡觉醒判断

时间:2024-11-15 16:19:15浏览次数:3  
标签:AI 数据 模型 觉醒 ai sleep np model da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章目录
    • 1. 应用方案
    • 2. 技术实现
      • 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2 构建与训练模型
      • 2.3 个性化建议生成
    • 3. 优化策略
    • 4. 应用示例: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实时监测
      • 4.1 数据采集
      • 4.2 实时监测与反馈
    • 5. 深入分析模型选择和优化
      • 5.1 LSTM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 5.2 CNN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 5.3 Transformer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 6. 数据隐私与安全策略
    • 7. 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 7.1. 多模态数据融合
      • 7.2. 自适应学习
      • 7.3. 跨平台集成
    • 8. 深度学习模型优化
    • 9. 总结

随着穿戴设备的普及和AI技术的发展,利用AI大模型在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这种深度融合应用能够提供更准确、更个性化的睡眠分析与建议,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睡眠健康。以下是AI大模型在穿戴设备睡眠监测中的应用方案、技术实现和优化策略。

1. 应用方案

  1. 多模态数据融合

    • 生理数据:心率、呼吸率、体温等。
    • 环境数据:光照、噪音、温度等。
    • 行为数据:运动数据、睡眠姿势等。
  2. 高级数据分析

    • 睡眠阶段分类: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出浅睡、深睡、REM睡眠等阶段。
    • 异常检测:检测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等异常情况。
  3. 个性化建议

    • 基于用户的历史数据和模型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改善建议。
  4. 实时监测与反馈

    • 实时监测用户睡眠状态,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2. 技术实现

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首先,需要从穿戴设备中获取各类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 模拟数据采集
heart_rate_data = np.random.normal(60, 5, 1000)
respiration_rate_data = np.random.normal(16, 2, 1000)
temperature_data = np.random.normal(36.5, 0.5, 1000)
movement_data = np.random.normal(0, 1, 1000)  # 假设为运动强度数据

# 创建DataFrame
data = pd.DataFrame({
    'heart_rate': heart_rate_data,
    'respiration_rate': respiration_rate_data,
    'temperature': temperature_data,
    'movement': movement_data
})

# 数据预处理
def preprocess_data(data):
    # 归一化处理
    data_normalized = (data - data.mean()) / data.std()
    return data_normalized

data_preprocessed = preprocess_data(data)

2.2 构建与训练模型

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识别睡眠阶段。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Dropout

# 构建LSTM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64,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None, 4)))  # 输入为4维数据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LSTM(64, return_sequences=False))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Dense(3, activation='softmax'))  # 输出为3类:浅睡、深睡、REM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模拟训练数据
X_train = np.expand_dims(data_preprocessed.values, axis=0)
y_train = np.random.randint(0, 3, (1, 1000))  # 假设标签数据

# 训练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 batch_size=32)

2.3 个性化建议生成

根据模型输出的睡眠阶段和用户历史数据,生成个性化的睡眠建议。

def generate_sleep_advice(sleep_data):
    # 分析睡眠数据
    deep_sleep_ratio = np.sum(sleep_data == 1) / len(sleep_data)
    rem_sleep_ratio = np.sum(sleep_data == 2) / len(sleep_data)

    advice = "您的睡眠分析结果如下:\n"
    advice += f"深睡比例: {deep_sleep_ratio:.2f}\n"
    advice += f"REM睡眠比例: {rem_sleep_ratio:.2f}\n"

    if deep_sleep_ratio < 0.2:
        advice += "建议增加深睡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n"
    if rem_sleep_ratio < 0.2:
        advice += "建议改善睡眠质量,尝试放松训练,如冥想或听轻音乐。\n"

    return advice

# 模拟生成睡眠阶段数据
predicted_sleep_stages = model.predict(X_train)[0]
advice = generate_sleep_advice(predicted_sleep_stages)
print(advice)

3. 优化策略

  1. 模型优化与压缩

    • 使用模型量化和剪枝技术,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内存占用,以适应穿戴设备的资源限制。
  2. 个性化与自适应学习

    • 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模型,提高个性化分析的准确性。
  3. 实时性与延迟优化

    • 通过边缘计算和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减少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延迟,提升实时监测的效果。
  4. 数据隐私与安全

    • 采用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4. 应用示例: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实时监测

4.1 数据采集
# 模拟实时数据采集
def collect_real_time_data():
    heart_rate = np.random.normal(60, 5)
    respiration_rate = np.random.normal(16, 2)
    temperature = np.random.normal(36.5, 0.5)
    movement = np.random.normal(0, 1)
    return np.array([heart_rate, respiration_rate, temperature, movement])

# 模拟实时数据采集
real_time_data = collect_real_time_data()
print("实时数据采集:", real_time_data)

4.2 实时监测与反馈
# 实时监测和睡眠阶段预测
def real_time_sleep_monitor(model):
    data_window = []

    while True:
        new_data = collect_real_time_data()
        data_window.append(new_data)
        if len(data_window) > 100:
            data_window.pop(0)  # 保持固定窗口大小

        if len(data_window) == 100:
            data_window_array = np.expand_dims(np.array(data_window), axis=0)
            sleep_stage = model.predict(data_window_array)
            print(f"当前睡眠阶段: {np.argmax(sleep_stage)}")

            # 提供实时反馈
            if np.argmax(sleep_stage) == 2:  # 假设2代表深睡
                print("进入深睡状态,请保持安静环境。")
            elif np.argmax(sleep_stage) == 0:  # 假设0代表浅睡
                print("浅睡状态,建议放松。")
        
        time.sleep(1)  # 模拟每秒采集一次数据

# 启动实时监测
# real_time_sleep_monitor(model)

5. 深入分析模型选择和优化

5.1 LSTM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优势

  • LSTM擅长处理时间序列数据,能够记住长期依赖关系,适合用于分析连续的生理数据,如心率和呼吸率。
  • 在睡眠监测中,LSTM能够准确捕捉不同睡眠阶段的特征。

优化策略

  • 减小模型大小:通过剪枝和量化技术减少模型参数数量,减小模型大小,适应穿戴设备的计算资源限制。
  • 改进架构:采用双向LSTM(BiLSTM)或多层LSTM结构,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和准确性。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Dropout, Bidirectional

def build_optimized_lstm_model(input_shap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Bidirectional(LSTM(64,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input_shape))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Bidirectional(LSTM(64, return_sequences=False)))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Dense(3,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input_shape = (None, 4)  # 4个特征:心率、呼吸率、体温、运动
optimized_model = build_optimized_lstm_model(input_shape)

5.2 CNN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优势

  • CNN能够高效地提取局部特征,适用于检测睡眠数据中的特定模式,如呼吸暂停和心率变化。
  • CNN的参数共享机制减少了模型参数量,提升计算效率。

优化策略

  • 卷积核优化:通过实验选择最优的卷积核大小和池化策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
  • 深层网络:构建更深的卷积网络(如ResNet、DenseNet),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和准确性。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Conv1D, MaxPooling1D, Flatten, Dense

def build_optimized_cnn_model(input_shape):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Conv1D(64, kernel_size=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input_shape))
    model.add(MaxPooling1D(pool_size=2))
    model.add(Conv1D(128, kernel_size=3, 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1D(pool_size=2))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128,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ense(3, activation='softmax'))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input_shape = (100, 4)  # 100个时间步,4个特征
optimized_cnn_model = build_optimized_cnn_model(input_shape)

5.3 Transformer模型的优势和优化策略

优势

  • Transformer模型擅长捕捉长时间序列中的复杂依赖关系,适用于分析多模态生理数据。
  • 多头注意力机制能够同时关注不同时间步的特征,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

优化策略

  • 多头注意力机制优化:调整注意力头的数量和尺寸,找到最佳配置,提升模型性能。
  • 层次优化:通过实验选择最优的Transformer层数和平行化策略,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准确性。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 Dense, MultiHeadAttention, LayerNormalization, Dropout

def build_optimized_transformer_model(input_shape, num_heads=4, ff_dim=64):
    inputs = Input(shape=input_shape)
    attention_output = MultiHeadAttention(num_heads=num_heads, key_dim=ff_dim)(inputs, inputs)
    attention_output = LayerNormalization(epsilon=1e-6)(attention_output)
    ffn_output = Dense(ff_dim, activation='relu')(attention_output)
    ffn_output = Dense(input_shape[-1])(ffn_output)
    outputs = LayerNormalization(epsilon=1e-6)(ffn_output)
    model = Model(inputs, output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input_shape = (100, 4)
optimized_transformer_model = build_optimized_transformer_model(input_shape)

6. 数据隐私与安全策略

在使用穿戴设备监测用户睡眠数据时,确保数据的隐私与安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

  1. 数据加密: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
from cryptography.fernet import Fernet

# 生成密钥
key = Fernet.generate_key()
cipher_suite = Fernet(key)

# 加密数据
data = b"Sensitive user data"
encrypted_data = cipher_suite.encrypt(data)

# 解密数据
decrypted_data = cipher_suite.decrypt(encrypted_data)

  1. 数据匿名化: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去除或模糊化用户身份信息,保护用户隐私。
import pandas as pd

# 模拟用户数据
data = pd.DataFrame({
    'user_id': ['user1', 'user2', 'user3'],
    'heart_rate': [70, 65, 80],
    'sleep_stage': ['deep', 'light', 'REM']
})

# 匿名化处理
data['user_id'] = data['user_id'].apply(lambda x: 'user_' + str(hash(x)))
print(data)

  1. 访问控制:限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和系统能够访问用户数据。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jsonify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app = Flask(__name__)

# 模拟用户数据存储
user_data = {
    'user_1': {'heart_rate': 70, 'sleep_stage': 'deep'},
    'user_2': {'heart_rate': 65, 'sleep_stage': 'light'}
}

# 模拟访问控制
def requires_auth(f):
    @wraps(f)
    def decorated(*args, **kwargs):
        auth = request.headers.get('Authorization')
        if auth != 'Bearer secret-token':
            return jsonify({"message": "Unauthorized"}), 403
        return f(*args, **kwargs)
    return decorated

@app.route('/api/data', methods=['GET'])
@requires_auth
def get_data():
    user_id = request.args.get('user_id')
    return jsonify(user_data.get(user_id, {"message": "User not foun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7. 深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7.1. 多模态数据融合

现状与挑战
当前的穿戴设备主要依赖心率、呼吸率、体温和运动数据进行睡眠监测。虽然这些数据已经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睡眠分析,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如对睡眠环境的考虑不足、对其他生理信号(如脑电波)的利用较少。

未来发展
未来的穿戴设备可以通过集成更多类型的传感器,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这不仅包括更多的生理数据(如皮肤电反应、血氧饱和度),还可以包含环境数据(如噪音、光照、温度)和行为数据(如作息时间、日常活动)。通过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睡眠质量,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建议。

示例

# 模拟多模态数据采集
def collect_multimodal_data():
    heart_rate = np.random.normal(60, 5)
    respiration_rate = np.random.normal(16, 2)
    temperature = np.random.normal(36.5, 0.5)
    movement = np.random.normal(0, 1)
    skin_conductance = np.random.normal(5, 1)  # 皮肤电反应
    blood_oxygen = np.random.normal(98, 1)  # 血氧饱和度
    noise_level = np.random.normal(30, 5)  # 噪音水平
    return np.array([heart_rate, respiration_rate, temperature, movement, skin_conductance, blood_oxygen, noise_level])

# 模拟数据采集
multimodal_data = collect_multimodal_data()
print("多模态数据采集:", multimodal_data)

7.2. 自适应学习

现状与挑战
目前的模型通常基于固定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模型更新和优化需要重新训练并部署。用户的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难以实时反映到模型中。

未来发展
通过自适应学习,可以实现模型的持续优化和个性化调整。自适应学习包括在线学习和增量学习,能够在接收到新的数据和用户反馈后,自动调整模型参数,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示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SGDClassifier
import numpy as np

# 模拟数据
X_train = np.random.rand(100, 7)  # 7个特征
y_train = np.random.randint(0, 3, 100)  # 3个睡眠阶段

# 初始训练
model = SGDClassifier()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 模拟新的数据
X_new = np.random.rand(10, 7)
y_new = np.random.randint(0, 3, 10)

# 在线学习更新模型
model.partial_fit(X_new, y_new)

7.3. 跨平台集成

现状与挑战
当前的穿戴设备和睡眠监测系统多为独立运行,缺乏与其他健康管理系统的集成。用户需要分别查看和管理不同平台的数据,不利于全面的健康管理。

未来发展
通过跨平台集成,可以实现不同健康数据的互通和综合分析。例如,将睡眠数据与日常活动、饮食、心理状态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跨平台集成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提高健康管理的整体效果。

示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jsonify

app = Flask(__name__)

# 模拟多平台数据
sleep_data = {
    'user_1': {'heart_rate': 70, 'sleep_stage': 'deep'},
    'user_2': {'heart_rate': 65, 'sleep_stage': 'light'}
}

activity_data = {
    'user_1': {'steps': 10000, 'calories_burned': 500},
    'user_2': {'steps': 8000, 'calories_burned': 400}
}

# 跨平台数据集成
@app.route('/api/health_data', methods=['GET'])
def get_health_data():
    user_id = request.args.get('user_id')
    if user_id in sleep_data and user_id in activity_data:
        combined_data = {**sleep_data[user_id], **activity_data[user_id]}
        return jsonify(combined_data)
    else:
        return jsonify({"message": "User not found"}), 404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8. 深度学习模型优化

现状与挑战
深度学习模型通常计算量大,资源消耗高,难以在资源受限的穿戴设备上高效运行。

未来发展
通过模型压缩、知识蒸馏等技术,减少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此外,使用边缘计算,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放到设备端,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模型压缩和知识蒸馏示例

from tensorflow_model_optimization.sparsity import keras as sparsity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 构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
def build_model():
    model = Sequential([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7,)),
        Dense(64, activation='relu'),
        Dense(3,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model = build_model()

# 使用模型剪枝技术
pruning_schedule = sparsity.PolynomialDecay(initial_sparsity=0.30, final_sparsity=0.70, begin_step=1000, end_step=2000)
model_for_pruning = sparsity.prune_low_magnitude(model, pruning_schedule=pruning_schedule)

model_for_pruning.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_for_pruning.summary()

9. 总结

1、通过AI大模型与穿戴设备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睡眠监测与管理。多模态数据融合、实时监测与反馈、个性化建议生成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智能化的睡眠监测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2、通过详细分析AI大模型在穿戴设备睡眠监测中的技术架构、模型选择、数据处理、实时性要求和隐私保护,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深度融合应用。选择适合的模型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是实现智能化睡眠监测系统的关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智能化的睡眠监测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3、AI大模型在穿戴设备睡眠监测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是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自适应学习、跨平台集成以及模型优化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来实现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睡眠管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积累,这种智能化的睡眠监测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 大模型 AI 能干什么?
  • 大模型是怎样获得「智能」的?
  • 用好 AI 的核心心法
  • 大模型应用业务架构
  • 大模型应用技术架构
  • 代码示例:向 GPT-3.5 灌入新知识
  • 提示工程的意义和核心思想
  • Prompt 典型构成
  • 指令调优方法论
  • 思维链和思维树
  • Prompt 攻击和防范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 为什么要做 RAG
  • 搭建一个简单的 ChatPDF
  • 检索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向量表示(Embeddings)
  • 向量数据库与向量检索
  • 基于向量检索的 RAG
  • 搭建 RAG 系统的扩展知识
  • 混合检索与 RAG-Fusion 简介
  • 向量模型本地部署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 为什么要做 RAG
  • 什么是模型
  • 什么是模型训练
  • 求解器 & 损失函数简介
  • 小实验2:手写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训练它
  • 什么是训练/预训练/微调/轻量化微调
  • Transformer结构简介
  • 轻量化微调
  • 实验数据集的构建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 硬件选型
  • 带你了解全球大模型
  • 使用国产大模型服务
  • 搭建 OpenAI 代理
  • 热身:基于阿里云 PAI 部署 Stable Diffusion
  • 在本地计算机运行大模型
  • 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 基于 vLLM 部署大模型
  • 案例:如何优雅地在阿里云私有部署开源大模型
  • 部署一套开源 LLM 项目
  • 内容安全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或点击下方蓝色字 即可免费领取↓↓↓

**读者福利 |**

标签:AI,数据,模型,觉醒,ai,sleep,np,model,data
From: https://blog.csdn.net/HUANGXIN9898/article/details/143800705

相关文章

  • 从大模型到通用AI《智能计算系统》带你揭秘大模型背后的智能计算革命_智能计算系统 大
    “只要你想把大模型做得更好、做得更大、做得更快、做得更省电,你就必须要有系统的人才跟思维。.我们这个领域变化得特别快,教的内容,教的方式,都要不断地变化。如果我们中国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做得更好一点如果我们在具身智能的大模型上,或者是说在未来终极的通用人工智能......
  • 决策树学习--基于豆包、kimiai
    根据与豆包和kimi的对话,进行决策树的简单应用; 在使用决策树模型时,绘图通常指的是可视化决策树结构。这种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模型是如何做出预测的,以及各个特征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在scikit-learn中,可以使用plot_tree函数来绘制决策树。以下是绘制决策树后常见的指标及其......
  • Promise/async/await 研究笔记
    Promise/async/await 是ES6里面的新特性  个人理解如下:  1.创建Promise对象后会立即执行内部函数fnnewPromise(fn);1newPromise(function(resolve,reject){2console('new完后马上执行这个函数哦');3});   2. Promise可以通过resolve......
  • python实现的扫雷游戏的AI解法(启发式算法)
    相关:python编写的扫雷游戏如何使用计算机程序求解扫雷游戏本文中实现的《扫雷》游戏的AI解法的项目地址:https://openi.pcl.ac.cn/devilmaycry812839668/AI_mine_game该项目的解法效果:之前介绍了网上的一些解决《扫雷》游戏的一些解法,包括DQN和启发式等AI算法,看着这......
  • AI智能检测视频分析网关安全帽检测识别监控解决方案
    在当代建筑行业中,保障工人的安全始终是最为紧迫的议题。事故如高空坠落和物体撞击等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安全帽作为一项基础的个人防护设备,其正确使用对于减轻事故伤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依赖传统的人工检查方法不仅效率不高,还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判断,难以实......
  • ssm118亿互游在线平台设计与开发+vue(论文+源码)_kaic
    毕业设计(论文)  亿互游在线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          分院名称   XX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   ......
  • 【每天学点AI】前向传播、损失函数、反向传播
    在深度学习的领域中,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和损失函数是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三个核心概念。今天,小编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解释这三个概念,并展示它们的作用。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思考”过程前向传播是神经网络计算的基础步骤,它涉及将输入数据逐层传递,通过神经网络的权重和激活......
  • 【stable diffusion模型】Stability AI出官方教程了,带你轻松玩转Stable Diffusion 3.5
    前言提示(prompt)是有效使用生成式AI图像模型的关键技巧。提示的结构直接影响生成的图像的质量、创造力和准确性。今日凌晨,StabilityAI发布了StableDiffusion3.5的提示指南。该指南提供了StableDiffusion3.5的实用提示技巧,让使用者能够快速准确地完善图像概念,......
  • 【网络云计算】2024第46周周考-磁盘管理的基础知识-RAID篇
    文章目录1、画出各个RAID的结构图,6句话说明优点和缺点,以及磁盘可用率和坏盘数量,磁盘总的数量2、写出TCP五层模型以及对应的常用协议【网络云计算】2024第46周周考-磁盘管理的基础知识-RAID篇1、画出各个RAID的结构图,6句话说明优点和缺点,以及磁盘可用率和坏盘数量,磁......
  • 火山引擎 VeDI 平台以 AIGC 技术,助力企业提效营销、快速增长
    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在业绩方面有所突破,其首要增长点在哪里? 带着这个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机构于今年年中,联合发布了《2023年中国首席营销官(CMO)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在调研了167家企业的营销决策后,报告指开拓新市场、新产品、新服务的“拓新”策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