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数据 + road network数据
在这个 LightTR 框架中,输入的轨迹数据和路网数据通过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计算和处理:
1. 局部轨迹预处理(Local Trajectory Preprocessing)
- 首先,对输入的原始轨迹数据进行地图匹配(Map Matching)。地图匹配会将GPS记录的轨迹点投影到道路网络中的具体道路片段上,形成“地图匹配轨迹”。
- 轨迹点被转换成对应的路网交叉点,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和已有的地图匹配方法(例如DHN)来生成轨迹序列。
- 生成的地图匹配轨迹 $ T = {(g_1, t_1), \dots, (g_n, t_n)} $ 包含了每个轨迹点在道路网络中的位置及其时间戳。
GRU用于编码,而ST-Blocks用于卷积输出预测
2. 轻量化轨迹嵌入模块(Lightweight Trajectory Embedding, LTE)
- 嵌入模型:将地图匹配后的轨迹 $ T $ 输入到嵌入模型中,该模型使用一个 Gated Recurrent Unit (GRU) 网络来捕捉轨迹的时序依赖特性。
- GRU将每个时间步的输入轨迹点 $ g_t $ 和当前的隐藏状态 $ h_{t-1} $ 结合来生成当前隐藏状态 $ h_t $。
- 这样就得到了轨迹的高维嵌入表示 $ h_t $,表示该轨迹的时空特征。
- ST-Blocks:在GRU生成的隐藏状态 $ h_t $ 基础上,使用一个自定义的时空操作模块(ST-operator)进一步处理,预测每个时间步的道路片段 $ e_t $ 和移动比率 $ r_t $。
- RNN层:ST-operator首先通过RNN计算高维隐藏特征 $ h_t' $,用于捕捉轨迹的序列依赖关系。
- 多任务模型(MT模型):接着,使用一个纯MLP的多任务模型(MT)来预测轨迹中道路片段 $ e_t $ 和移动比率 $ r_t $。由于道路片段和移动比率的相关性较高,使用多任务学习方式可以同时预测这两个特征,提高准确性。
3. 约束掩码层(Constraint Mask Layer)
- 在MT模型中,采用了约束掩码层来减少训练复杂度并进行细粒度的轨迹恢复。掩码层会基于距离对轨迹点施加约束,以确保预测点更接近原始轨迹点。
- 使用距离函数来度量预测点和真实轨迹点之间的欧式距离,将距离转化为一个权重 $ c_i = \exp(-\text{dist}^2 / \gamma) $,用于控制轨迹点的权重。
- 这个约束层在预测时可以对距离较远的候选道路片段进行惩罚,使模型更加关注与当前轨迹点更接近的候选道路片段。
4. 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 为了在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之间实现有效的联邦学习,模型引入了知识蒸馏。使用预训练模型作为“教师模型”,在本地数据上生成知识表示,通过蒸馏的方式指导客户端的“学生模型”学习教师模型的知识。
-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模型的预测结果被用来生成软标签,并传递给学生模型以提升其性能。
总结
在LightTR框架中:
- 轨迹数据首先经过地图匹配生成地图匹配轨迹。
- 轻量化嵌入模块将轨迹的时空特征嵌入,并通过ST-Blocks进行道路片段和移动比率的预测。
- 约束掩码层根据距离对候选点进行权重调整。
- 知识蒸馏用于联邦学习的优化,确保不同客户端在保持数据隐私的同时能够学习共享知识。
这些模块结合在一起,使得模型能够在道路网络的约束下,精准地恢复不完整的轨迹数据。
模块理解
是的,您可以这样理解。
在 LightTR 框架中:
-
GRU(Gated Recurrent Unit):
- GRU的主要作用是对轨迹中的每个节点进行编码,捕捉轨迹的时间依赖关系。
- 它逐步处理轨迹的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隐藏状态 ( h_t ),这些隐藏状态代表了当前轨迹节点的时序特征。
-
ST-Blocks(时空块):
- ST-Blocks在GRU生成的隐藏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处理,是一个用于输出预测的自定义模块。
- 具体来说,ST-Blocks包含了一个轻量化的时空操作模块(ST-operator),其中包括RNN层和多任务(MT)模型。RNN层负责生成高维特征,而MT模型用于多任务预测,输出当前轨迹节点的道路片段 ( e_t ) 和移动比率 ( r_t )。
- 这种结构可以理解为在GRU生成的轨迹编码基础上,通过类似“卷积”操作的多任务模块来预测轨迹节点的属性。
总结
- GRU用于对轨迹的每个节点进行编码,提取轨迹的时序特征。
- ST-Blocks则是在GRU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卷积式的多任务预测模型,输出轨迹节点的具体预测(如道路片段和移动比率)。
所以您的理解是正确的:GRU负责编码,ST-Blocks负责基于编码的特征输出具体预测。
标签:轨迹,Blocks,用到,ST,GRU,模块,模型 From: https://www.cnblogs.com/GraphL/p/1853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