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此概述为作者基于上课讲解的PPT进行制作,部分内容较为繁琐,当为阅读材料即可。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上面这个图应该不陌生,这里就不在废话了。
计算机网络的三网融合
互联网的 2个重要基本特点
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础建立在两个关键特征之上:连通性和资源共享。
连通性 (Connectivity)
- 定义: 使得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交换各种信息,就好像这些用户终端都彼此直接连接一样。
- 意义:
- 打破地理限制: 无论用户身处何地,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进行实时通信。
- 促进信息交流: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资源共享 (Sharing)
- 定义: 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由于网络的存在,这些资源好像就在用户身边一样方便使用。
- 意义:
-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 降低成本: 用户可以共享昂贵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从而降低个人或组织的成本。
其他
在互联网的作用这一章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但是都很简单,就不在文档中进行赘述。
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
-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
互联网+
-
生活中的地位等。
互联网概述
网络的网络
网络的网络,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无数个小网络(比如你家里的Wi-Fi、学校的局域网、公司的内网)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网络。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个分组交换网络ARPANET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 70年代)
**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不是一个互连网。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不是一个互连网。
- 标志性事件: 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的诞生,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 特点:
- 规模小: 初期仅连接几个大学和研究机构。
- 实验性质: 主要用于军事和学术研究。
- 协议不统一: 各种网络采用不同的协议,互联性差。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互联网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 - 80年代)
- 标志性事件: 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特点:
- 形成三级结构: 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的划分,使得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
- 面向更广泛的用户: 不仅限于学术界,开始面向商业和政府机构。
- 协议统一: TCP/IP协议的广泛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互联性。
第三阶段:多层次ISP结构互联网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至今)
-
标志性事件: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以及商用互联网的兴起。
-
特点:
-
多层次ISP结构: 出现了众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生态。
-
全球互联: 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
-
应用多样化: 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电子邮件到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
-
总结
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实验性网络,到全球互联的庞大网络,互联网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TCP/IP协议的统一和万维网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互联网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
-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边缘部分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
- 概念: 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应用模式,其中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提供服务,而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 特点:
- 角色明确: 服务器负责提供服务,客户端负责请求服务。
- 集中管理: 数据和资源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由服务器统一管理。
- 高效: 服务器通常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的客户端请求。
- 应用场景:
- Web应用: 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向Web服务器请求网页。
-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
- 邮件系统: 邮件服务器提供邮件收发服务。
- 优点:
- 易于管理: 由于集中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比较方便。
- 安全性高: 可以通过对服务器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缺点:
- 单点故障: 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瘫痪。
- 可扩展性有限: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服务器的负载会越来越重,扩展性受到限制。
对等模式(Peer-to-Peer,简称P2P模式)
- 概念: 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应用模式,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可以同时提供和接收服务。
- 特点:
- 去中心化: 没有中心服务器,数据分散存储在各个节点上。
- 平等性: 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直接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 可扩展性强: 随着节点的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 应用场景:
- 文件共享: 如BitTorrent。
- 即时通讯: 如Skype。
- 分布式计算: 如Folding@home。
- 优点:
- 高可用性: 没有单点故障,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 可扩展性强: 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 缺点:
- 安全性较低: 由于数据分散存储,安全性难以保证。
- 管理复杂: 由于没有中心服务器,系统的管理比较复杂。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三种典型的交换方式
交换技术概述
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指的是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常见的交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电路交换: 类似于电话系统,在数据传输前先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连接,整个传输过程独占这条线路。电路交换的优点是实时性好,但线路利用率低。
- 分组交换: 将数据分割成一个个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这些数据包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分组交换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灵活性和容错性好。
-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输,直到整个报文传输完毕,下一个报文才能开始传输。报文交换的优点是简单,但效率较低。
互联网核心为何采用分组交换
互联网之所以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可以使多路数据共享一条通信线路,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 灵活性和容错性好: 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小包,每个小包可以独立传输,即使某个小包丢失,也不会影响整个数据的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适应性强: 分组交换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网络,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详细讲解见三种交换方式。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这一小章不想进行详细讲解,感兴趣的见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 时延 (Delay or Latency)
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要的时间。网络时延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通常由以下四种时延组成:
-
传播时延 (Propagation Delay):
-
定义:信号在物理介质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式:
D propagation = 距离 传播速度 D_{\text{propagation}} = \frac{\text{距离}}{\text{传播速度}} Dpropagation=传播速度距离- 距离: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物理距离。
- 传播速度:信号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例如光纤中接近光速,铜线中略低)。
-
-
发送时延 (Transmission Delay):
-
定义:发送方将数据从网络接口卡 (NIC) 传输到链路上所需的时间。
-
公式:
D transmission = 数据大小 传输速率 D_{\text{transmission}} = \frac{\text{数据大小}}{\text{传输速率}} Dtransmission=传输速率数据大小- 数据大小:待发送数据的总量(通常以比特为单位)。
- 传输速率:链路的速率(单位:bps,即比特每秒)。
-
-
排队时延 (Queuing Delay):
- 定义:数据包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的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
- 特性:随机性较强,取决于网络负载和流量情况。
-
处理时延 (Processing Delay):
- 定义:路由器或主机处理数据包(如检查首部、计算校验和等)所需的时间。
- 特性:一般较小且稳定。
总时延公式:
D
t
o
t
a
l
=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
D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
D
q
u
e
u
i
n
g
+
D
p
r
o
c
e
s
s
i
n
g
D_{total}=D{propagation}+D{transmission}+D{queuing}+D{processing}
Dtotal=Dpropagation+Dtransmission+Dqueuing+Dprocessing
2. 吞吐量 (Throughput)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网络中成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用bps(比特每秒)或Bps(字节每秒)表示。
-
公式:
吞吐量 = 传输的数据量传输时间吞吐量 = 传输的数据量 传输时间 吞吐量=传输的数据量传输时间\text{吞吐量} = \frac{\text{传输的数据量}}{\text{传输时间}} 吞吐量=传输的数据量传输时间吞吐量=传输时间传输的数据量
特性:- 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时延、拥塞等因素的影响。
- 吞吐量的最大值称为带宽,但实际吞吐量通常低于带宽。
-
衡量:
- **瞬时吞吐量:**某一时刻的吞吐量。
-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传输速率。
3. 带宽 (Bandwidth)
带宽是网络链路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速率,通常也用bps表示。
- 特性:
- 带宽是链路的理论最大传输能力,与实际吞吐量不同。
- 带宽可以是物理带宽(硬件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或有效带宽(实际可用的带宽)。
- 单位:
- 常用单位是kbps(千比特每秒)、Mbps(兆比特每秒)、Gbps(千兆比特每秒)。
4. 速率 (Rate)
速率一般指数据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传输速度,即网络接口的即时传输能力。
- 物理速率:
- 是指链路上发送数据的速率,例如以太网的速率为10Mbps、100Mbps、1Gbps等。
- 实际速率:
- 考虑了协议开销、错误重传等因素后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
- 实际速率往往低于物理速率。
5.时延-带宽积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时延-带宽积,它衡量了在网络中传播的数据量:
时延
−
带宽积
=
带宽
×
传播时延时延-带宽积
=
带宽
×
传播时延
时延-带宽积=带宽×传播时延\text{时延-带宽积} = \text{带宽} \times \text{传播时延}
时延−带宽积=带宽×传播时延时延-带宽积=带宽×传播时延
- 时延-带宽积表示网络中可以同时存在的数据量。
- 对于高带宽高时延的网络(如卫星网络),时延-带宽积会非常大,需要优化协议来有效利用网络。
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在高速网络(或高带宽网络)上,比特传输会更快一些。”
对于高速网络,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数据发送速率只是减少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解读: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消费者对于网络速度的一个常见误解。
- 高速网络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 发送速率 指的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快慢,类似于水管的水流速度。
- 传播速率 指的是信号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类似于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它是一个物理常数,很难改变。
- 高速网络通过增加带宽,可以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就像粗水管比细水管能流过更多的水一样。但是,它并不能改变信号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提高发送速率减少的是发送时延:
- 发送时延 指的是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所花费的时间。
- 通过提高发送速率,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降低发送时延。
时延计算的例子
6.往返时间 RTT (Round-Trip Time)
RTT 是指一个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并从接收端返回确认的时间。
它包括两个方向的传播时间以及其他各种时延的总和。
- 公式:
分析举例
7.利用率
网络时延与利用率关系
- 根据排队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时延会迅速增加。
公式
D = D 0 1 − U D=\frac{D_0}{1-U} D=1−UD0
其中:
-
D₀:网络空闲时的时延。
-
D:网络在当前的时延。
-
U:网络当前的利用率,数值在 0 到 1 之间。
当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迅速增加。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请参见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读者自行进行阅读,这里不过多赘述。
协议与划分层次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 (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三个组成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划分层次
OSI 七层模型
OSI 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参考模型,用于指导网络通信功能的分层设计。
层次 | 功能 | 协议示例 |
---|---|---|
应用层 | 提供用户接口,支持应用程序通信 | HTTP、FTP、SMTP |
表示层 | 负责数据的表示、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 | JPEG、MPEG、SSL |
会话层 | 管理会话连接,提供会话建立、维护和终止服务 | NetBIOS、RPC |
传输层 |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 TCP、UDP |
网络层 | 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 | IP、ICMP |
数据链路层 | 提供帧传输、差错检测与纠正 | Ethernet、PPP |
物理层 | 传输比特流,提供物理硬件接口 | 光纤、网线、Wi-Fi |
TCP/IP 四层模型
TCP/IP 模型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模型,具有更简化的层次划分。
层次 | 功能 | 协议示例 |
---|---|---|
应用层 | 提供用户接口,支持应用程序通信 | HTTP、DNS、SMTP |
传输层 |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 | TCP、UDP |
网络层 | 负责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 | IP、ICMP |
网络接口层 | 定义物理传输方式,提供链路层功能 | Ethernet、Wi-Fi |
OSI 与 TCP/IP 模型对比
功能 | OSI 模型层次 | TCP/IP 模型层次 |
---|---|---|
应用支持 |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 应用层 |
可靠传输 | 传输层 | 传输层 |
路由与转发 | 网络层 | 网络层 |
链路与物理传输 |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网络接口层 |
总结:
- OSI 模型更注重理论,细分层次以指导标准化。
- TCP/IP 模型更注重实用性,广泛应用于互联网。
划分层次的概念举例:两台主机通过网络传送文件
各层完成的主要功能
- 差错控制:使相应层次对等方的通信更加可靠。
- 流量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必须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不要太快。
- 分段和重装: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块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在接收端将其还原。
- 复用和分用:发送端几个高层会话复用一条低层的连接,在接收端再进行分用。
- 连接建立和释放:交换数据前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释放连接。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及功能讲解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分层模型,它将网络功能划分为 5 个逻辑层,每一层负责完成特定的任务。以下是对各层功能的详细说明:
1. 物理层
- 主要功能:
- 负责比特流的传输,提供物理硬件接口。
- 定义硬件设备之间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过程特性。
- 处理信道特性,如电压、电流、光信号等。
- 示例协议和技术:光纤、网线、Wi-Fi、蓝牙。
2. 数据链路层
- 主要功能:
- 将物理层的比特流组织成帧,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 实现差错检测与纠正,确保数据帧的可靠性。
- 管理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防止冲突。
- 示例协议:以太网(Ethernet)、PPP、MAC 协议。
3. 网络层
- 主要功能:
- 实现网络间的路由和数据包转发。
- 确保数据能够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 支持逻辑地址(如 IP 地址)的分配和管理。
- 示例协议:IP、ICMP、ARP。
4. 运输层
- 主要功能:
-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 负责分段与重组,确保数据在通信过程中不会丢失或损坏。
- 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 示例协议:TCP、UDP。
5. 应用层
- 主要功能:
- 面向用户,提供直接的网络服务。
- 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
- 支持常见的网络功能,如文件传输、邮件服务、网页浏览等。
- 示例协议:HTTP、FTP、SMTP、DNS。
总结
-
层次划分的优点:
- 模块化设计:每层独立实现功能,简化开发和维护。
- 互操作性: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通过标准协议实现兼容。
- 扩展性:新技术可以无缝集成到已有的体系结构中。
-
五层结构的本质:从物理信号的传输到用户应用的实现,五层模型将复杂的网络功能分解为清晰的模块,方便理解和实现。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图片较多,见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 (entity)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特征 | 协议 | 服务 |
---|---|---|
实现目标 | 其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上层使用服务原语获得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
透明性 | 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 上面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
方向性 | 是"水平的" | 是"垂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