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控合规挑战和电信诈骗威胁。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和电信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对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共开出罚单3324张,涉及1432家银行机构,罚没金额高达11.18亿元。这一系列高频次的罚单不仅反映了监管的严厉,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银行机构更加重视合规经营。
近年来,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操作风险管控和企业内控合规的监管政策,如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和《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直接反映出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这些新政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业务的稳健运行。例如,《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并细化了风险管理架构与责任分工。同时,监管机构也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报送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及时报告操作风险管理重大问题或缺陷的整改落实情况,以及重大操作风险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符合监管要求的内控合规体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还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内控合规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反电信诈骗:
金融安全的新战场
反电信诈骗方面,监管部门近几年通过立法、建立监管组织、下发指令、建设平台等措施,不断加大反电信网络诈骗的监管力度,以期减少诈骗事件的发生,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机构牵头建立了国家反诈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各省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反诈中心,形成了全国性的反诈网络。此外,还有多项政策、通知和法律,如人行261号文、85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简称《反诈法》)等,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支付结算管理,建立内部工作组织,推动反诈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行。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数量达到了43.7万起,而2023年至2024年5月,破获案件数量更是高达54.3万起。
其中,《反诈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加强监测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要求。根据法律,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的监测机制,并采取核实交易、重新核验身份、延迟支付结算等措施来防范风险。《反诈法》施行以来,至少有10家银行因反诈问题被罚,多数为“双罚”,即银行机构因未履行反诈主体责任或管理不到位被罚,以及多位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也因反诈问题负有责任而被罚。
因此,金融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客户资金的保护,提高对电信诈骗的防范和应对能力。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对电信诈骗的打击效率,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中电金信金融数字化风控:
全面守护金融安全
面对内控合规和反电信诈骗的双重挑战,中电金信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NO.1
操作风险及内控合规数字化管控解决方案
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
中电金信操作风险及内控合规数字化管控解决方案,从风险与控制梳理入手,搭建操作风险梳理、监控、改进、检查、评价、考核管理、报告等流程,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帮助金融机构搭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治理、流程、制度与管理工具,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促进落地实施并培养风险文化。
NO.2
企业级反诈平台
精准识别涉诈账户,降低涉案账户数
中电金信的企业级反诈平台,巧妙地融合规则引擎、决策引擎及风险模型等智能化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识别、预警及处置的防控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的欺诈识别和高效的决策处理,并实现了事前风险感知与预测、事中攻击检测与防护,以及事后威胁反制与追责的闭环反诈体系。该平台与公检法机关、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紧密联动,具备风险信息流水管理、涉案账户处置、涉案信息关联排查、涉诈用户信息核验以及处置账户申诉等关键业务功能,有效提升风险处置效率。
中电金信的操作风险和内控合规数字化管控解决方案及反诈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紧密结合金融机构风险防控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安全保障,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未来,中电金信将继续致力于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创新,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服务,共同守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标签:金融机构,风险,内控,诈骗,反诈,金信,合规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hongdianjinxin/p/1850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