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睿哥教了我如何将本地的代码打包并部署到测试环境上。然而,他讲得有点快,我可能还不是很熟悉。趁着现在有空,我决定把他讲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免以后忘记。
由于我现在同时负责前端、后端和小程序的开发,这三种技术我都需要掌握。本文将首先讲解如何将后端代码打包并部署到测试环境上。
后端
首先,当你在本地编写完代码后,需要将其提交并推送到远程仓库。提交推送后,你就可以在远程仓库中看到你的代码提交记录。
推送之后,然后打开工作台:
打开工作台后,找到设备管理系统:
选择你修改过的服务进行构建(比如,如果你修改了 maintain
服务,那么就构建 maintain
服务)。构建实际上就是打包的过程。
构建完成后,打开 Kubernetes(K8s)控制台,点击 develop
:
然后在 develop
中找到你修改的那个服务:
找到该服务对应的镜像ID,并复制这个镜像ID。
打开测试环境中的相应服务,将刚才复制的镜像ID粘贴到测试环境的那个服务的镜像ID中。
前端
前端和后端的工作流程完全一致,相似度达到100%。不过,前端相比后端多了一个步骤:在你将代码打包到测试环境后,肯定需要到网页端查看一下,因为测试环境的代码已经更新,你肯定会好奇现在网页端的样子。这时,你只需要在前端的 proxy.ts
文件中打开测试环境,就可以打开网页端进行查看了。仅仅多了这一步。
总结
-
本地开发和提交代码:
- 在本地编写完代码后,提交并推送到远程仓库。
-
构建服务:
- 打开工作台,选择你修改过的服务进行构建(例如,如果你修改了
maintain
服务,那么就构建maintain
服务)。构建实际上就是打包的过程。
- 打开工作台,选择你修改过的服务进行构建(例如,如果你修改了
-
打开 Kubernetes 控制台:
- 构建完成后,打开 Kubernetes(K8s)控制台,点击
develop
。
- 构建完成后,打开 Kubernetes(K8s)控制台,点击
-
找到修改的服务:
- 在
develop
中找到你修改的那个服务。
- 在
-
获取镜像ID:
- 找到该服务对应的镜像ID,并复制这个镜像ID。
-
更新测试环境的镜像ID:
- 打开测试环境中的相应服务,将刚才复制的镜像ID粘贴到测试环境的那个服务的镜像ID中。
这样,就完成了从本地开发到测试环境更新的整个流程。这个流程确保了在本地的修改能够被构建并部署到测试环境中进行验证。
标签:代码,服务,前端,构建,测试环境,镜像,ID,打包 From: https://blog.csdn.net/qq_54432917/article/details/14286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