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坏账,会计,计提,支付,搞懂,摊销,预提 From: https://www.cnblogs.com/IT-Evan/p/18443096本文将透彻解析这三个会计处理方式的异同,以及如何在实务操作中注意其细节,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工具。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使读者能够清晰地区分和运用预提、计提及摊销,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预提、计提、摊销
预提、计提、摊销,这三个名词长得差不多,似乎又不同。究竟有何异同点,入账时要注意哪些,本文一次性给讲清楚、捋明白了。
1. 预提
指预计、很可能发生但还没发生、存在潜在性义务的事项,按会计谨慎性原则,先记账。比如隔壁贾会计火锅店经营不善,成天也没几个客人上门,欠你的1万块钱很可能还不上,此时就得按谨慎性要求,做坏账准备的预提凭证。
2. 计提
就是对已发生或已产生义务的事项做账务处理,按规定的比率或规则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日常经营相关的工资(每月计算次月发)、借款利息(每月计提次月支付)、税金(产生纳税义务时计提)、工会费或教育附加费(每月计提次月缴纳)。
3. 摊销
就是把已购买的资产(一般是指无形资产)或已支付的但未来多个会计期间受益的费用(如广告费),按会计准则要求(权责发生制),谁受益谁承担,分摊或拆分到不同会计期间记账。
摊销方式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一般用直线法按预计受益年限平均分摊;比如:房租(先预付3个月),服务器费用(先预付一年),无形资产(全额购买按使用年限摊销)。
二、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 相同点:
无论是预提、计提还是摊销,都是会计处理费用的一种方法,都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大前提。因为物品或服务一次购买,却可以多个会计期间使用,权利和义务匹配,费用也应平均分摊到使用期内的每一个月。比如公司IT部门购买了阿里云一年的数据库使用权,支付了12000元,则这12000元就应当除以12,每个月承担1000元的费用。
2. 不同点:
1)事项不同
预提与计提名称上一字之差容易让人混淆,但其含义不同。
预提,是针对尚未发生的事项,有可能发生(可能性>50%);
计提与摊销,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项或已经产生的义务;如工资,月底时企业已经产生支付员工劳动报酬的义务(负债);又比如税金,在销售业务发生确认收入时就立即产生了纳税的义务。
2)与支付无关
有人说预提与计提是先费用化后支付、摊销是先支付后费用化,把“支付”作为比较条件,这是错误的!
比如预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我方收款,何来的支付?又比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购买固定资产时有可能已经支付,也有可能是未支付(赊购、信用购),摊销无形资产亦类似。
义务的产生与支付是两码事,义务的产生是按权责发生制要求,而支付与否是收付实现制原则,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3)确定性与处理周期不同
预提是临时性且不确定的事项,有苛刻的触发条件,比如存货减值,存货出现可能减值情况时比如商品霉变、临近保质期才能作预提减值准备;又比如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对应客户出现诸如(小黄单车)倒闭、(贾会计)跑路等情况才能预提的。
而计提与摊销是根据已产生事项或义务及会计准则来确定处理时间,具有稳定性、周期性、重复性。如经营过程中的房租费,无论是否支付,根据租赁期间来进行计提;税金、工资、水电费这种每个月都需要进行计提;无形资产也是每月进行摊销。
4)账务处理要点不同
预提: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先预提,后期如条件消失再作转回,如条件正式成立时确认坏账金额,详见:坏账准备案例。
1、据可靠消息,贾会计要跑路了,满足触发条件,作预提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贾会计已跑路,N个下周六也没回,没戏了,确认坏账,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计提:除固定资产外其他费用的计提均是先按确定的比率或规则计算金额入账,次月或后期支付并冲销计提金额。
1、7月30号计算本月工资共30万(行政+管理人员共10万、销售人员20万),计提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万
销售费用 2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30万
2、8月5号发放工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30万
贷:银行存款 30万
摊销:包括固定资产的计提,因核算对象已属企业资产,只需摊销或计提即可一个步骤即可。
1、6月购买电脑10台价税合计6.54万元(税率9%),列入固定资产,年限3年,残值率5%,每月折旧1583.33元(65400/1.09*(1-5%)/3/12),从7月起每月折旧分录:
借:管理 1583.33
贷:累计折旧15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