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上线前
在系统正式上线之前,必须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它在预期的用户负载下能够正常运行。具体包括:
- 开发阶段的尾声:在功能开发和单元测试完成后,系统的主要功能稳定,开始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性能要求。
- 发布前的最后检验:上线前模拟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的负载、压力和容量测试,确保系统能在大规模用户访问时保持稳定。
2. 系统版本更新或重大功能改进
每次发布新版本、添加新功能或进行架构改动时,都需要进行性能测试来验证更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具体场景包括:
- 代码重构或性能优化后:在优化系统性能后,验证新的优化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 引入新的模块或集成外部系统:新功能可能会引入新的依赖或复杂度,因此需要测试新模块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3. 硬件或基础架构变更
当系统的底层硬件或架构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性能测试来确保新环境能够支持现有系统的性能需求。包括:
- 服务器升级或迁移:例如将应用程序从物理服务器迁移到云平台,或者更换数据库服务器。
- 云迁移或扩展:在将应用迁移到云端或进行云扩展时,必须验证云环境下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4. 用户流量增长或业务规模扩大
随着业务的扩展,用户访问量增加,系统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以下情况下必须进行性能测试:
- 预期流量激增:如电商网站的促销活动、限时抢购、社交平台的活动推广等,预测流量峰值会显著增加时,必须进行负载和峰值测试。
- 市场扩展:企业扩展至新的市场或地区时,需要验证系统是否能处理新的流量模式或网络延迟问题。
5. 灾备演练和容灾测试
模拟突发状况或灾难事件时,也需要进行压力和恢复能力的测试,确保系统具备快速恢复的能力:
- 宕机恢复:测试系统在服务器崩溃、网络断开或数据库故障后是否能迅速恢复。
- 突发高峰流量:模拟短时间内大量请求进入系统,观察系统如何应对负载和性能恢复的能力。
6. 优化性能瓶颈时
当系统的响应时间变慢或吞吐量下降时,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定位问题并验证修复是否有效。典型情况包括:
- 发现性能问题:例如用户抱怨系统变慢、时不时发生卡顿等情况时,性能测试可以帮助排查具体的性能瓶颈。
- 新发现的瓶颈:在已有系统中引入了更多用户或业务复杂性时,需要测试当前架构能否继续支持。
7. 确保系统长期稳定性
对于长时间运行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性能下降或内存泄漏问题。此类测试场景包括:
- 长期运行负载测试:对系统持续运行数小时甚至数天,观察是否有内存泄漏、资源耗尽或其他性能衰减问题。
- 业务高峰时段测试:如在年底结账或月末报表生成等高业务峰值时段,系统需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8. 性能需求评估
在系统开发的初期,性能需求往往未明确,此时可以通过性能测试来建立基准,评估系统的潜在性能需求。具体场景包括:
- 新产品开发的初期:测试初期版本的性能基准,了解系统在基本负载下的表现,为后续性能目标制定提供参考。
- 验证架构设计:在架构设计阶段,验证系统架构的可扩展性和负载承受能力。
9. 合规和行业标准
在某些行业中,性能测试也是合规要求的一部分,例如金融、医疗等对响应时间和高可用性有严格要求的行业:
- 金融行业的交易系统:必须在交易高峰期保持低延迟,不能出现瓶颈。
- 政府或法律规定的系统:需满足特定性能指标的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