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它是有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 个体神行发展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 ,也体现在身体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
3.简述学校教育在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 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 人们 的教育思想;、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实现体育教育的途径
- 体育课。这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 早操、课间操;
- 课外体育锻炼;
- 运动队训练;
6.实现美育教育的途径
- 通过各科教育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 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 通过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7.实现劳动教育的途径
- 通过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进行;
- 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
- 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
8.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观点主要包括:
- 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 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0.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结构
新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1. 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
-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评价内容综合化;
- 评价标准分层化;
- 评价方式多样化;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关注发展过程
1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 激发学习动机;
- 领会知识;
- 巩固知识;
- 运用知识;
- 检查知识;
13.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 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 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14.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 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
15.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好、学以致用的目的。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5. 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 课程性质和特点;
-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学生的年龄特征;
-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 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 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1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 要深入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18.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 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 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 方法得当。老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 结构合理。要有严密 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课堂秩序良好;
- 语言艺术。讲普通话,发音清楚,注意抑扬顿挫;
- 气氛热烈。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 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调理清晰。
- 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19.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力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0.简述遗忘的原因
- 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认为遗忘使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衰退,以至于最后消退的结果;
- 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 动机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有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 提取失败说: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无法回忆,是因为个体在提取时没有找到适当的线索;
5.同化说:认为遗忘 其实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21.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学习材料的性质;
-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 识记的方法;
- 时间因素;
- 情绪和动机
2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 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 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 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 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 问题情境;
- 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 酝酿效应;
- 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 原型启发;
- 情绪与动机
24.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5.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 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6.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27.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 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需求;
- 安全需要:寻求依赖和保护,避免危险与灾难,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
- 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
- 求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 审美需要: 对美、秩序和平衡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实现自我理想的心理需要
29.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
- 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
- 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30.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感;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1.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 精选教材;
-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2.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启示
- 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3.简述意志的品质
- 意志的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行动目的的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 意志的果断性: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 意志的坚持性: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
- 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人性和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