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1.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都由客户端发起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服务器必须准备好接受外来的连接。这通过调用socket、 bind和listen函数来完成,称为被动打开(passive open)。
第一次握手:客户通过调用connect进行主动打开(active open)。这引起客户TCP发送一个SYN(表示同步)分节(SYN=J),它告诉服务器客户将在连接中发送到数据的初始序列号。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必须确认客户的
SYN,同时自己也得发送一个SYN分节,它含有服务器将在同一连接中发送的数据的初始序列号。服务器以单个字节向客户发送SYN和对客户SYN的ACK(表示确认),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分节,此分节发送完毕,客户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1.SYN_SEND:客户端发送SYN报文后进入此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
2.SYN_RECV:服务器收到SYN报文后进入此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3.ESTABLISHED: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发送和接收了ACK报文后,连接进入此状态,表示连接已经建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类比打电话的过程:
第一次握手:喂,能听见我说话吧?
第二次握手:能听见你说话,你能听见我说话不?
第三次握手:能听见
开始通话
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为J,而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为K。在ACK里的确认号为发送这个ACK的一端所期待的下一个序列号。因为SYN只占一个字节的序列号空间,所以每一个SYN的ACK中的确认号都是相应的初始序列号加1.类似地,每一个FIN(表示结束)的ACK中的确认号为FIN的序列号加1。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概念。
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端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握手包(seq:a),进入等待服务器应答的状态(SYN_SEND)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握手包之后,给客户端回复一个ACK,还有一个握手包SYN(seq:b ack:a+1),进入等待接收的状态(SYN_RECV)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在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握手包以及确认包之后,给服务器再回复一个确认包ACK(seq:c,ack:b+1)
发送一次数据都要有序列号,但是不一定有应答号,只有这一次的数据中有应答包的时候才会有应答号
TCP连接过程:三次握手
TCP的三次握手握手发生在哪两个函数之间:accept connect
为什么一定是三次握手,而不能是两次握手?
主要是为了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器,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两次握手只能保证单向连接是畅通的。因为TCP是一个双向传输协议,只有经过第三次握手,才能确保双向都可以接收到对方的发送的数据。
2.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既可以由客户端发起,也可以由服务器发起
TCP连接终止需四个分节。
类比挂电话的过程:
第一次挥手:我说完了,我要挂了
第二次挥手:好的,我知道了,但是你先别急,等我把话说完
第三次挥手:好了,我说完了,咱们可以挂电话了
第四次挥手:好的,挂了吧
第一次挥手:某个应用进程首先调用close,我们称这一端执行主动关闭。这一端的TCP于是发送一个FIN分节,表示数据发送完毕。
第二次挥手:接收到FIN的另一端执行被动关闭(passive close)。这个FIN由TCP确认。它的接收也作为文件结束符传递给接收端应用进程(放在已排队等候应用进程接收到任何其他数据之后)
第三次挥手:一段时间后,接收到文件结束符的应用进程将调用close关闭它的套接口。这导致它的TCP也发送一个FIN。
第四次挥手:接收到这个FIN的原发送端TCP对它进行确认。
标签:握手,SYN,TCP,发送,四次,服务器,客户端 From: https://blog.csdn.net/2301_77143270/article/details/14196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