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通信模型
OSI七层模型
主要目的
OSI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不同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性问题,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信
主要功能
-
物理层:单位比特,定义物理连接和电信号传输,如电缆、连接器等
-
数据链路层:单位帧,分MAC子层和LLC子层,负责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如帧的封装、发送和接收等
-
MAC子层:帧的封装与解封装、识别MAC地址、内置协议确保数据的有序传输,主要对接物理层
-
LLC子层:使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能够在同一物理介质上进行通信,将不同的网络协议数据封装到同一个数据链路帧中,通过一定的机制(如确认应答、超时重传等)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分段重组较大的数据包,主要对接网络层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T/L(Type/Length) 数据 FCS DMAC SMAC 协议类型(IP/ARP等) DATA 帧校验序列 T/L>=1536 Ethernet_II帧 T/L<=1500 IEEE802.3帧
-
-
网络层:单位包,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通过路由选择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
-
传输层:单位段,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性保证,如TCP和UDP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不可靠,不顾死活,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只支持点对点
-
会话层:建立和维护会话,确保通信双方之间的会话过程畅通
-
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编码和解码,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
应用层:负责网络应用的实际运行,如HTTP、FTP等协议
最大优点
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使得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使网络的不同功能模块(不同层次)可以分担起不同的职责,从而简化问题、便于管理和维护
主要优点
- 独立性:各层之间相对独立,便于技术更新和维护
- 灵活性:允许使用不同的协议和技术组合,以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 维护性:故障定位更容易,因为可以逐层排查
主要缺点
层次较多,对服务定义和协议极其复杂,难以实现,有些功能重复出现(例如编址、流量的控制和差错的控制)增加系统的延迟和开销
TCP/IP四层模型
主要目的
简化OSI模型使之更容易实现,为网络提供一套统一的通信协议,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主要功能
- 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在物理网络上的传输,如以太网帧的发送和接收
- 网络层(网际层):负责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主要协议为IP协议
- 运输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主要协议为TCP和UDP
- 应用层:负责网络应用的实际运行,如HTTP、FTP、TELNET等协议
最大优点
相对OSI七层模型更为简洁,减少了层次和复杂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主要优点
- 简洁性:层次较少,处理过程相对简单
- 效率:由于层次少,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开销
- 广泛应用:TCP/IP协议族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缺点
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OSI七层模型细致和灵活,如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可能不如OSI七层模型完善
但TCP/IP协议族通过其他机制(如TCP的确认应答、超时重传等)来弥补这些不足
标签:协议,IP,通信模型,TCP,OSI,传输,MAC,理解,深入 From: https://www.cnblogs.com/Iwakura-Lain/p/1839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