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章:
树上启发式合并
[dsu on tree]树上启发式合并总结
树上启发式合并の详解
启发式合并
启发式算法是什么呢?
启发式算法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直观感觉,对一些算法的优化。
举个例子,最常见的就是并查集的启发式合并了,代码是这样的:
void merge(int x, int y) {
int xx = find(x), yy = find(y);
if (size[xx] < size[yy]) swap(xx, yy);
fa[yy] = xx;
size[xx] += size[yy];
}
在这里,对于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集合,我们将小的集合合并到大的集合中,而不是将大的集合合并到小的集合中。
为什么呢?这个集合的大小可以认为是集合的高度(在正常情况下),而我们将集合高度小的并到高度大的显然有助于我们找到父亲。
让高度小的树成为高度较大的树的子树,这个优化可以称为启发式合并算法。
[HNOI2009] 梦幻布丁
题目描述
\(n\) 个布丁摆成一行,进行 \(m\) 次操作。每次将某个颜色的布丁全部变成另一种颜色的,然后再询问当前一共有多少段颜色。
例如,颜色分别为 \(1,2,2,1\) 的四个布丁一共有 \(3\) 段颜色.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两个整数,分别表示布丁个数 \(n\) 和操作次数 \(m\)。
第二行有 \(n\) 个整数,第 \(i\) 个整数表示第 \(i\) 个布丁的颜色 \(a_i\)。
接下来 \(m\) 行,每行描述一次操作。每行首先有一个整数 \(op\) 表示操作类型:
- 若 \(op = 1\),则后有两个整数 \(x, y\),表示将颜色 \(x\) 的布丁全部变成颜色 \(y\)。
- 若 \(op = 2\),则表示一次询问。
输出格式
对于每次询问,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答案。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4 3
1 2 2 1
2
1 2 1
2
样例输出 #1
3
1
提示
样例 1 解释
初始时布丁颜色依次为 \(1, 2, 2, 1\),三段颜色分别为 \([1, 1], [2, 3], [4, 4]\)。
一次操作后,布丁的颜色变为 \(1, 1, 1, 1\),只有 \([1, 4]\) 一段颜色。
数据规模与约定
对于全部的测试点,保证 \(1 \leq n, m \leq 10^5\),\(1 \leq a_i ,x, y \leq 10^6\)。
提示
请注意,不保证颜色的编号不大于 \(n\),也不保证 \(x \neq y\),\(m\) 不是颜色的编号上限。
思路
在处理颜色布丁集合合并的问题时,我们面临的是一系列颜色布丁集合,每个集合可以看作一个队列。我们需要频繁地合并两个集合,每次合并操作涉及到两个集合 \(x\) 和 \(y\)。如果采用暴力合并方法,每次合并的复杂度最坏为 \(O(n)\),其中 \(n\) 是所有集合元素的总和。
为了优化这一过程,我们引入了启发式合并的概念。启发式合并的核心思想是每次将较小的集合合并到较大的集合中,这样每次合并的复杂度为 \(O(|短的队列|)\)。虽然单次合并的复杂度看起来没有显著改善,但通过均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整体性能。我们使用贡献法来分析均摊复杂度。假设两个集合分别为 \(A\) 和 \(B\),且 \(|A| < |B|\)。我们将 \(A\) 暴力加入到 \(B\) 中,这样 \(A\) 中的元素所在的集合大小变成 \(|A| + |B|\),即至少变成了原来的两倍。因此,每个元素至多被加入 \(\log n\) 次,总的复杂度为 \(O(n \log n)\)。
在具体实现步骤中,我们首先对每一种颜色使用\(vector\)存起来。每次修改时,根据启发式合并的方法来暴力合并,然后处理此次合并对答案的影响(答案是不增的)。为了处理颜色映射问题,如果我们把颜色 \(1\) 染成颜色 \(2\) 并且 \(|S_1| > |S_2|\),那么我们应该把颜色 \(2\) 加入到颜色 \(1\) 的集合。为了处理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记录一下该颜色的集合中实际的颜色即可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endl "\n"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2e5+3;
const int LOGN=18;
using i64 = long long;
int n,m,q;
vector<int> pos[10*N];
int ans=0;
void solve()
{
cin>>n>>m;
vector<int> a(n+2);
for(int i=1;i<=n;i++){
cin>>a[i];
pos[a[i]].push_back(i);
}
a[0]=a[n+1]=0;
for(int i=0;i<=n;i++) ans+=(a[i]!=a[i+1]);
//cout<<ans<<endl;
while(m--)
{
int op;
cin>>op;
if(op==2)
{
cout<<ans-1<<endl;
continue;
}
else if(op==1)
{
int x,y;
cin>>x>>y;
if(x==y) continue;
if(pos[x].size()>pos[y].size()) pos[x].swap(pos[y]);
auto modify = [&](int p,int col) -> void{
ans-=(a[p]!=a[p-1])+(a[p]!=a[p+1]);
a[p]=col;
ans+=(a[p]!=a[p-1])+(a[p]!=a[p+1]);
};
if(pos[y].empty()) continue;
int col=a[pos[y][0]];
for(auto p : pos[x])
{
modify(p,col);
pos[y].push_back(p);
}
pos[x].clear();
//cout<<ans-1<<endl;
}
}
}
signed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
int T;
T=1;
//cin>>T;
while(T--)
{
solve();
}
return 0;
}
树上启发式合并
遍历节点 u 的步骤
在遍历节点 u 时,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遍历轻儿子并计算答案:
- 首先遍历节点 u 的轻(非重)儿子。
- 计算这些轻儿子的答案,但不保留它们对
cnt
数组的影响。
-
遍历重儿子并保留影响:
- 接着遍历节点 u 的重儿子。
- 计算重儿子的答案,并保留它对
cnt
数组的影响。
-
再次遍历轻儿子的子树结点:
- 最后,再次遍历节点 u 的轻儿子的子树结点。
- 加入这些结点的贡献,以得到节点 u 的最终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计算节点 u 的答案,同时确保重儿子的贡献被保留,轻儿子的贡献在需要时可以重新计算。
int n,m;
int c[N];
int l[N],r[N],id[N],sz[N],hs[N],tot;
vector<int> e[N];
int cnt[N]; //每一个颜色出现次数
int maxcnt; //众数出现次数
int sumcnt,ans[N]; //众数出现的和
void dfs_init(int u,int f)
{
l[u] = ++tot;
id[tot] = u;
sz[u] = 1;
hs[u] = -1;
for(auto v : e[u])
{
if(v==f) continue;
dfs_init(v,u);
sz[u] += sz[v];
if(hs[u] == -1 || sz[v] > sz[hs[u]]) hs[u] = v;
}
r[u] = tot;
}
void dfs_solve(int u,int f,bool keep)
{
for(auto v : e[u])
{
if(v != f && v != hs[u])
{
dfs_solve(v,u,false);
}
}
if(hs[u] != -1){
dfs_solve(hs[u],u,true);
//重儿子集合
}
auto add = [&](int x){
};
auto del = [&](int x){
};
for(auto v : e[u]){
if(v!=f && v != hs[u]){ //v是轻儿子
// 把v子树里所有点加入到重儿子集合中
for(int x=l[v];x<=r[v];x++)
add(id[x]);
}
}
add(u);
ans[u]=sumcnt;
//把u 本身加入
if(!keep){
//清空
for(int x=l[u];x<=r[u];x++){
del(id[x]);
}
}
}
题目——模板
给你一棵有根的树,根位于顶点 1 。每个顶点都涂有某种颜色。
如果在顶点 v 的子树中,没有其他颜色比颜色 c 出现的次数更多,那么我们就称颜色 c 在顶点 v 的子树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某个顶点的子树中,可能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占主导地位。
顶点 v 的子树是顶点 v 和其他所有包含顶点 v 的顶点。
对于每个顶点 v 求顶点 v 的子树中所有支配色的总和。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endl "\n"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e5+10;
using i64 = long long;
int n,m;
int c[N];
int l[N],r[N],id[N],sz[N],hs[N],tot;
vector<int> e[N];
int cnt[N]; //每一个颜色出现次数
int maxcnt; //众数出现次数
int sumcnt,ans[N]; //众数出现的和
void dfs_init(int u,int f)
{
l[u] = ++tot;
id[tot] = u;
sz[u] = 1;
hs[u] = -1;
for(auto v : e[u])
{
if(v==f) continue;
dfs_init(v,u);
sz[u] += sz[v];
if(hs[u] == -1 || sz[v] > sz[hs[u]]) hs[u] = v;
}
r[u] = tot;
}
void dfs_solve(int u,int f,bool keep)
{
for(auto v : e[u])
{
if(v != f && v != hs[u])
{
dfs_solve(v,u,false);
}
}
if(hs[u] != -1){
dfs_solve(hs[u],u,true);
//重儿子集合
}
auto add = [&](int x){
x=c[x];
cnt[x]++;
if(cnt[x] > maxcnt) maxcnt=cnt[x],sumcnt=0;
if(cnt[x] == maxcnt) sumcnt+=x;
};
auto del = [&](int x){
x=c[x];
cnt[x]--;
};
for(auto v : e[u]){
if(v!=f && v != hs[u]){ //v是轻儿子
// 把v子树里所有点加入到重儿子集合中
for(int x=l[v];x<=r[v];x++)
add(id[x]);
}
}
add(u);
ans[u]=sumcnt;
//把u 本身加入
if(!keep){
//清空
maxcnt=0;
sumcnt=0;
for(int x=l[u];x<=r[u];x++){
del(id[x]);
}
}
}
signed main()
{
cin>>n;
for(int i=1;i<=n;i++) cin>>c[i];
for(int i=1;i<n;i++)
{
int u,v;
cin>>u>>v;
e[u].push_back(v);
e[v].push_back(u);
}
dfs_init(1,0);
dfs_solve(1,0,0);
for(int i=1;i<=n;i++) cout<<ans[i]<<" \n"[i==n];
}
[IOI2011] Race
题目描述
给一棵树,每条边有权。求一条简单路径,权值和等于 \(k\),且边的数量最小。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k\),表示树的大小与要求找到的路径的边权和。
接下来 \(n-1\) 行,每行三个整数 \(u_i,v_i,w_i\),代表有一条连接 \(u_i\) 与 \(v_i\),边权为 \(w_i\) 的无向边。
注意:点从 \(0\) 开始编号。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最小边数量。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路径,输出 \(-1\)。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4 3
0 1 1
1 2 2
1 3 4
样例输出 #1
2
提示
对于 \(100\%\) 的数据,保证 \(1\leq n\leq 2\times10^5\),\(0\leq k,w_i\leq 10^6\),\(0\leq u_i,v_i<n\)。
思路:
设\(dep1[u]\)表示\(u\)的深度,\(dep2[u]\)表示\(u\)到根节点的路径长度.对于任意两个点\(u,v\),最近公共祖先为\(p\),他们之间的简单路径值\(dep2[u]+dep2[v]-2×dep2[p]\).考虑启发式合并,对于每一个\(p\),用一个\(map\),记录每一个路径值到根节点的最短距离\(val\),然后遍历每一个轻儿子\(v\),是否存在已经记录的结点\(u\),使得\(dep2[u]=k-dep2[v]+2×dep2[u]\),然后将轻儿子加入到重儿子集合中。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3e5+10,mod=998244353;
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int T;
int n,m,k,q;
vector<PII> e[N];
int dep1[N],dep2[N];
int l[N],r[N],dfn[N],hs[N],sz[N],tot;
int ans;
map<int,int> val;
void dfs_init(int u,int f)
{
l[u]=++tot;
hs[u]=-1;
sz[u]=1;
dfn[tot]=u;
//cout<<u<<endl;
for(auto [v,w] : e[u])
{
if(v==f) continue;
dep1[v]=dep1[u]+1;
dep2[v]=dep2[u]+w;
dfs_init(v,u);
sz[u]+=sz[v];
if(hs[u] == -1 || sz[hs[u]] < sz[v]) hs[u]=v;
}
r[u]=tot;
}
void dfs_solve(int u,int f,int keep)
{
//cout<<hs[u]<<endl;
for(auto [v,w] : e[u])
{
if(v!=hs[u]&&v!=f)
dfs_solve(v,u,0);
}
if(hs[u]!=-1) dfs_solve(hs[u],u,1);
auto query = [&](int w)
{
int d2=k+2*dep2[u]-dep2[w];
if(val.count(d2))
ans=min(ans,val[d2]+dep1[w]-2*dep1[u]);
};
auto add = [&](int w)
{
if(val.count(dep2[w]))
val[dep2[w]]=min(val[dep2[w]],dep1[w]);
else val[dep2[w]]=dep1[w];
};
for(auto [v,w] : e[u])
{
if(v==f||v==hs[u]) continue;
for(int x=l[v];x<=r[v];x++)
query(dfn[x]);
for(int x=l[v];x<=r[v];x++)
add(dfn[x]);
}
query(u);add(u);
if(!keep){
val.clear();
}
}
void solve()
{
cin>>n>>k;
for(int i=1;i<n;i++)
{
int u,v,w;
cin>>u>>v>>w;
++u,++v;
e[u].push_back({v,w});
e[v].push_back({u,w});
}
ans=n+1;
dfs_init(1,0);
dfs_solve(1,0,0);
if(ans<n+1) cout<<ans<<endl;
else cout<<"-1"<<endl;
}
signed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cin.tie(0),cout.tie(0);
T=1;
//cin>>T;
while(T--)
{
solve();
}
return 0;
}
标签:sz,颜色,int,hs,dsu,tree,dfs,集合,启发式
From: https://www.cnblogs.com/prioritymygirl/p/18379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