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深入理解 TCP 协议与网络通信

深入理解 TCP 协议与网络通信

时间:2024-08-22 11:28:49浏览次数:9  
标签:网络通信 TCP 发送 快递 深入 包裹 数据包 连接

1. 什么是 TCP 网络分层?

TCP 网络分层是指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承担特定的功能。通常,网络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这种分层结构使得网络协议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清晰,便于维护和扩展。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想象一下,网络就像一个快递系统。TCP 网络分层是把这个系统分成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负责不同的任务。这些层级就像快递的不同环节:

  • 应用层:就像快递员和客户之间的对话,负责处理用户的需求(比如发送邮件、浏览网页)。
  • 传输层:确保快递包裹安全、完整地送到(比如 TCP 和 UDP)。
  • 网络层:负责找到最短的送货路线(比如 IP)。
  • 链路层:处理快递车和道路的连接(比如 Ethernet)。

2. TCP 的三次握手中为什么是三次? 为什么不是两次、四次?

TCP 的三次握手是建立可靠连接的过程,确保通信双方都能正常发送和接收数据。握手过程为:第一次,发送方发送一个请求(SYN);第二次,接收方确认请求(SYN-ACK);第三次,发送方再次确认(ACK)。这一过程确保了双方都明确连接的状态。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1. 第一次握手:A 发送一个请求,表示:“我想和你建立连接。”(A 发送 SYN)
  2. 第二次握手:B 收到后回复:“我也想和你建立连接!”(B 发送 SYN-ACK),并确认收到了 A 的请求。
  3. 第三次握手:A 收到 B 的回复后,再次确认:“太好了,我确认我们要建立连接!”(A 发送 ACK)。

为什么是三次?

  • 如果只有两次握手
    • A 发送请求后,B 可能并不知道 A 的请求是否成功。即使 B 回复了,A 也可能没有收到这个回复。这会导致连接不稳定,A 可能认为自己已经连接,但实际上并没有。
  • 为什么不是四次?
    • 如果是四次握手,双方确认的过程会变得冗长,增加了建立连接的延迟。而三次握手刚好可以确保双方都确认了连接意图,既高效又安全。

所以,三次握手的设计确保了双方都明确了连接的状态,避免了误解和潜在的连接问题。

3. TCP 的四次挥手为什么是四次? 为什么不能是三次?

TCP 的四次挥手是终止连接的过程,确保双方都能安全地结束通信。过程如下:第一次,发送方发送结束请求(FIN);第二次,接收方确认收到(ACK);第三次,接收方发送结束请求(FIN);第四次,发送方确认(ACK)。这一过程确保双方都明确结束连接的意图。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四次挥手就像两个人结束见面,步骤如下:

  1. 第一次:A 说:“我想结束这次见面。”(A 发送 FIN)
  2. 第二次:B 说:“好的,我收到了。”(B 发送 ACK)
  3. 第三次:B 说:“我也准备结束了。”(B 发送 FIN)
  4. 第四次:A 说:“我确认结束。”(A 发送 ACK)

为什么四次?

  • 如果只有三次,A 可能在 B 还没准备好时就结束了,可能会造成误会。

4. 为什么 SYN/FIN 不包含数据却要消耗一个序列号?

在 TCP 中,SYN 和 FIN 标志虽然不包含数据,但仍然需要消耗一个序列号。这是为了确保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每一个序列号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状态,帮助双方正确理解连接的建立和结束。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SYN 和 FIN 就像是约定见面和结束见面的信件,虽然没有实际的内容,但它们仍然需要一个编号来确保顺序和完整性,就像快递包裹需要追踪号码。

5. 什么是半连接队列? 什么是 SYN Flood 攻击?

半连接队列是指服务器在收到 SYN 请求后,暂时保存这些请求以等待确认的状态。这种机制帮助管理连接请求,确保服务器能够有效处理。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 半连接队列

当你发出约见请求后,等待对方确认的状态。服务器会把这些请求放在一个“等待列表”中。

  • SYN Flood 攻击

SYN Flood 攻击则是攻击者发送大量的 SYN 请求,但不去完成连接,导致服务器的等待列表被占满,真正的请求无法处理。就像有人不停地发出约见请求,却不打算见面,导致真正想见面的人无法得到回应。

6. TCP 快速打开 (TFO) 的原理

TCP 快速打开(TFO)是一种优化连接建立过程的技术,允许客户端在第一次握手时就发送数据,减少延迟。其基本步骤包括:客户端发送带数据的 SYN 请求,服务器确认后存储数据,最后完成握手。

具体步骤如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SYN 请求,并在此请求中包含一个数据包(例如,客户端想要发送的 HTTP 请求)。这个数据包是 TCP 快速打开的关键部分。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 SYN 请求后,回复 SYN-ACK,确认建立连接,并将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存储起来。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发送 ACK,确认连接建立。
  4. 服务器处理数据:在连接建立的同时,服务器可以立即处理客户端在 SYN 请求中发送的数据,而不需要等待客户端再次发送。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TCP 快速打开就像在约见的时候,提前告诉对方你要讨论的内容,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客户端在第一次请求时,带上想说的内容,避免了等待。

传统的见面流程(传统的 TCP 三次握手)

  1. 第一次握手(Alice 发送邀请):
  1. 第二次握手(Bob 确认):
  1. 第三次握手(Alice 确认见面):

在这个过程中,Alice 需要等到所有的确认消息都完成后,才能开始讨论项目的细节。这就像 TCP 通信中,客户端必须等到三次握手完成后才能发送实际的数据。

快速见面流程(TCP 快速打开)

现在,我们来看 TCP 快速打开的情况:

  1. 第一次握手

(Alice 发送邀请和讨论内容):

  1. 第二次握手

(Bob 确认并记录内容):

  1. 第三次握手

(Alice 确认见面):

  1. 立即讨论

(Bob 直接处理内容):

优势

  • 减少延迟:通过在第一次握手中发送数据,避免了等待完整的三次握手过程后再发送数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连接的效率。
  • 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在需要频繁建立连接的应用(如网页浏览),能够显著提升响应速度。

TCP 快速打开是在传统的三次握手过程中加入了一次数据传输,允许客户端在建立连接时同时发送数据,从而减少延迟,提升用户体验。这种方法在高延迟的网络环境中尤其有效。

7. TCP 报文中的时间戳有什么作用?

TCP 报文中的时间戳用于记录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有助于计算往返时间(RTT),确保数据包在网络中能被有效追踪。时间戳机制能够帮助 TCP 实现更加精确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时间戳就像快递包裹上的邮戳,用于记录包裹的发送时间,帮助计算送达时间,确保包裹不会丢失。

8. TCP 的超时重传时间是如何计算的?

超时重传时间(RTO)是 TCP 用于确定在数据包丢失时,应该等待多长时间才重新发送数据的时间。RTO 的计算基于往返时间(RTT)和其变化情况。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快递送达过程

想象自己是一名快递员,负责将包裹送到客户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快递员需要记录每次送达所需的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后续的送货。

1. 记录送达时间

每次送快递时,快递员都会记录从快递中心出发到客户那里所花费的时间。这相当于计算“往返时间”(RTT),即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再返回的时间。

  • 例子:第一次送快递花了 30 分钟,第二次 25 分钟,第三次 35 分钟。

2. 计算平均送达时间

为了合理预测下次送快递的时间,快递员会计算这些送达时间的平均值。这类似于 TCP 计算的“平滑 RTT”(SRTT),帮助快递员更好地估计送达时间。

  • 计算:平均时间 = (30 + 25 + 35) / 3 = 30 分钟。

3. 考虑送达时间的变化

送快递的时间可能会受到交通、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快递员要考虑这些波动。记录送达时间的变化幅度,可以帮助快递员更好地调整送达计划。

  • 例子:如果某天送快递的时间比平均时间快 5 分钟,另一天下雨可能慢 10 分钟,快递员就会考虑这些变化。

4. 计算重发的时间

基于记录的平均送达时间和波动,快递员可以决定在多长时间后,如果没有收到客户的确认(例如,签收的通知),就要重新发送快递。

  • 计算:假设快递员决定在平均时间(30 分钟)基础上,加上波动(例如 10 分钟),那么在 40 分钟后会去确认或重发快递。

5. 重新发送快递

如果在 40 分钟内没有收到客户的确认,快递员会重新发送快递。再次前往客户的地址,确保他们能够收到包裹。这就类似于 TCP 在超时后重新发送数据包。

通过快递送达的例子,可以清晰地理解 TCP 如何通过记录送达时间、计算平均时间和考虑变化来决定重发的时间。确保在没有收到确认的情况下,能够及时重新发送数据。这一机制有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效率。

9. TCP 的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 TCP 用于管理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数据流的一种机制,确保接收方不会因为处理不过来而导致数据丢失。接收方会通过窗口大小告知发送方可以接收的数据量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流量控制就像快递公司控制每天的送件量,确保不会超出送货能力。接收方会告诉发送方今天能接收多少包裹,以避免过载。

10. TCP 的 Keep-Alive 原理

TCP 的 Keep-Alive 是一种机制,用于定期发送探测信号,以确保连接的持续有效性。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时,Keep-Alive 会发送一个小的数据包。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应,连接将被视为断开。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 Keep-Alive 比作你定期打电话确认朋友的状态。例如,你和朋友很久没有联系,为了保持关系,每隔一段时间打一次电话。每当你拨打电话时,朋友接听就是回应。如果朋友没有接听,你就知道可能断开了联系,可能需要重新建立联系。

11. TCP 中的端口号

端口号是用来标识计算机上不同应用程序的数字标识符。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端口号,网络通过端口号将数据包正确路由到相应的应用程序。例如,HTTP 协议使用 80 号端口,HTTPS 使用 443 号端口。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端口号比作快递的地址。想象一下,快递员需要把包裹送到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房间号码”,这样快递员才能把包裹准确送到。例如,网页服务就像 80 号房间,而安全网页则是 443 号房间。快递员通过房间号码确保每个包裹都能送到正确的地方。

12. 端口号与网络分层

端口号属于传输层,它帮助不同的应用程序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相互区分。通过端口号,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流。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端口号比作快递员在不同房间之间传递包裹。想象一下,一个大楼里有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应用程序在运行。快递员通过查看房间号码,确保每个包裹都能准确送到对应的应用程序。

13. 确认号计算

A B 两个主机之间建⽴了⼀个 TCP 连接,A 主机发给 B 主机两个 TCP 报⽂,⼤⼩分别是 500 和 300,

第⼀个报⽂的序列号是 200,那么 B 主机接收两个报⽂后,返回的确认号是多少?

确认号是 TCP 用于跟踪已成功接收数据的序列号。当发送方发送数据包后,接收方会返回一个确认号,表示下一个期望接收的数据序列号。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假设 A 发送两个包裹,第一个包裹是 500 个单位,第二个包裹是 300 个单位。确认号的计算就像记录总共发了多少单位:确认号的计算原理

  1. 初始状态

:假设最开始,A 发送的第一个字节序列号是 200。

  1. 第一个包裹

:A 发送第一个包裹,包含 500 个单位(字节)。因此,确认号的计算如下:

  1. 第二个包裹

:接着,A 发送第二个包裹,包含 300 个单位。这时,确认号的计算如下:

确认号 1000 并不是已发送的单位总和,而是 B 期望接收的下一个字节序列号

14. 收到 IP 数据包解析后如何投递到上层协议

收到 IP 数据包解析以后,它怎么知道这个分组应该投递到上层的哪⼀个协议(UDP 或 TCP)?

在网络通信中,当一个 IP 数据包被接收时,网络层(通常是 IP 层)会解析这个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数据包头部中有一个重要的字段,称为“协议字段”(Protocol Field),它指定了数据包应该被传递到的上层协议(例如 TCP 或 UDP)。根据这个字段,网络层能够将数据包正确地路由到对应的传输层协议,确保数据能够顺利到达目标应用程序。

具体步骤如下:

  1. 接收数据包:网络接口接收到 IP 数据包。
  2. 解析数据包头:网络层解析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查看协议字段。
  3. 判断协议类型:根据协议字段的值(如 6 表示 TCP,17 表示 UDP),网络层决定将数据包传递给哪个上层协议处理。
  4. 投递数据包:网络层将数据包传递给相应的传输层协议(TCP 或 UDP)。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这一过程比作快递员处理包裹的过程。想象一下,快递员收到一个包裹,包裹上贴有快递单,快递单上有明确的备注信息:

  1. 接收包裹:快递员接收到包裹。
  2. 查看快递单:快递员查看快递单上的备注。
  3. 判断送达地点:快递单上可能写着“送到 A 公司(使用快递服务 A)”或“送到 B 公司(使用快递服务 B)”。这就相当于数据包中的协议字段,指明了包裹需要送达的具体服务。
  4. 投递包裹:快递员根据快递单的备注,将包裹送到 A 公司或 B 公司,从而确保包裹能够准确送达。

快递员的角色相当于网络层,而快递单上的备注信息则相当于 IP 数据包头部的协议字段。通过查看这些信息,快递员(网络层)能够知道包裹(数据包)应该被送到哪个地方(上层协议),从而避免错误投递。

15. 应用程序如何提供记录标识

TCP 提供了⼀种字节流服务,⽽收发双⽅都不保持记录的边界,应⽤程序应该如何提供他们⾃⼰的记录

标识呢?

由于 TCP 是连续的字节流,应用程序需要在发送的内容中添加标识符,以帮助接收方准确找到内容的边界。

应⽤程序使⽤⾃⼰约定的规则来表示消息的边界,⽐如有⼀些使⽤回⻋+换⾏("\r\n"),⽐如 Redis

的通信协议(RESP protocol)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应用程序的标识比作一本没有段落的书。章节标题帮助读者找到内容的边界,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清晰。

16. Telnet 的用法

Telnet 是一种网络协议,允许用户通过命令行界面远程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它通常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网络设备或测试网络服务。用户可以使用 Telnet 发送简单的命令以检查特定端口是否开放、发送 HTTP 请求、或者进行远程登录。

Telnet 的基本用法

  1. 打开命令行界面

:在你的计算机上打开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或 Linux 的终端)。

  1. 使用 Telnet 命令

telnet [hostname] [port]

telnet example.com 80

GET / HTTP/1.1 Host: example.com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使用 Telnet 比作打电话确认某个号码是否能接通:

  1. 拨打电话:想象你想确认某个朋友的电话号码是否有效。你拿起电话,拨打这个号码。
  2. 等待接通:如果电话接通,你会听到铃声或朋友接听,这就相当于 Telnet 成功连接到主机的 80 号端口。
  3. 交谈:一旦接通,你可以开始和朋友交谈(在 Telnet 中,你可以输入 HTTP 请求),获取他们的反馈(服务器的响应)。

Telnet 的应用场景

  1. 远程管理

通过 Telnet,系统管理员可以远程登录到服务器,执行命令管理系统。

  1. 服务测试

网络工程师可以使用 Telnet 测试某个端口是否开放,例如:

telnet example.com 21

telnet example.com 25

  1. HTTP 请求测试

用户可以通过 Telnet 测试 HTTP 服务,发送请求并查看响应,以调试网页服务。

注意事项

  • 安全性:Telnet 不加密数据传输,因此不建议在不安全的网络中使用。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建议使用 SSH(安全外壳协议)。
  • 启用 Telnet:在某些操作系统中,Telnet 可能需要手动启用。例如,在 Windows 中,可能需要在“控制面板”中启用 Telnet 客户端。

17. Netstat 的用法

Netstat(网络统计)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信息等。它可以帮助用户监控和诊断计算机的网络活动,了解当前的网络连接状态、使用的端口以及传输的数据量。

Netstat 的基本用法

  1. 打开命令行界面

:计算机上打开命令提示符(Windows)或终端(Linux/Mac)。

  1. 输入 Netstat 命令

:常用的 Netstat 命令格式如下:

netstat -a

netstat -t (Linux) 或 netstat -n (Windows)

其中 -t 表示只显示 TCP 连接,-u 显示 UDP 连接。

netstat -ano (Windows) 或 netstat -p (Linux)

netstat -c (Linux)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将 Netstat 比作快递员查看所有正在运送的包裹:

  1. 快递员的工作:想象一个快递员负责运输多个包裹,他需要知道每个包裹的状态和去向。
  2. 使用工具查看状态:快递员使用一个工具(类似于 Netstat)来查看所有包裹的信息,包括每个包裹的目的地、当前状态(如在运送中、已送达等)。
  3. 了解运输情况:通过这个工具,快递员可以知道哪些包裹正在运送,哪些包裹已经送达,哪些包裹还在等待发送。这有助于快递员确保所有包裹按时送达。

Netstat 的应用场景

  1. 监控网络连接:用户可以使用 Netstat 查看当前的网络连接,判断是否有异常连接(如未授权的访问)。
  2. 故障排查:当网络出现问题时,Netstat 可以帮助用户诊断问题,确定是哪个程序占用了网络资源或者哪个端口出现了问题。
  3. 安全审计: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 Netstat 检查系统的网络活动,确保没有可疑的连接或未授权的服务在运行。

注意事项

  • 权限问题:在某些操作系统上,查看某些连接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
  • 输出信息:Netstat 的输出信息可能会比较多,用户需要仔细分析,找到自己关心的连接和状态。

18. Tcpdump 的用法

Tcpdump 是一个强大的命令行网络抓包工具,用于捕获通过网络接口的数据包,并允许用户分析这些数据包的内容。它广泛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安全分析和性能监测。

一个完整的消息可能由多个数据包组成。Tcpdump 的作用就是捕获这些数据包,帮助用户分析和理解网络流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包,用户可以看到整个会话的流量情况

Tcpdump 的基本用法

  1. 打开命令行界面

计算机上打开终端(Linux/Mac)或命令提示符(Windows 下需要安装相应工具)。

  1. 基本命令格式

tcpdump -i [interface]

其中 [interface] 是你的网络接口名称,例如 eth0 或 wlan0。

tcpdump -i [interface] -w [filename].pcap

tcpdump -r [filename].pcap

tcpdump -i [interface] port 80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将 Tcpdump 比作快递员记录来往的“快递包裹”:

  1. 快递员的工作:想象一个快递员负责接收和发送快递包裹,他需要记录每一个包裹的详细信息,包括寄件人、收件人、内容和状态。
  2. 记录包裹信息:快递员使用一个记录工具(类似于 Tcpdump)来捕捉每个包裹的信息。当一个包裹到达时,他会记录下这个包裹的所有细节,比如它来自哪里,送往哪里,以及包裹的状态(如是否已签收)。
  3. 分析包裹内容:通过这些记录,快递员可以分析哪些包裹经常延误,哪些包裹丢失,从而优化快递服务,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Tcpdump 的应用场景

  1. 网络故障排查:当网络出现问题时,Tcpdump 可以帮助用户捕获和分析数据包,找出问题的根源。
  2. 安全监控:安全专家可以使用 Tcpdump 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可疑活动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3. 性能分析:通过分析捕获的数据包,用户可以了解网络的性能,识别瓶颈和优化网络流量。

注意事项

  • 权限问题: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捕获数据包需要管理员权限,因此可能需要使用 sudo 来运行 Tcpdump。
  • 数据量:Tcpdump 捕获的数据包可能会非常庞大,用户需要合理设置过滤条件,以避免捕获过多不必要的数据。

19. Wireshark 的用法

Wireshark 是一种图形化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可以实时捕获网络数据包并进行详细分析。用户可以通过 Wireshark 观察网络流量的详细信息。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可以将 Wireshark 比作观看电影。用户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查看网络流量,理解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帮助分析和解决网络问题。

20. TCP 和 UDP 的区别

TCP 和 UDP 的基本概念

  • TCP(传输控制协议)
    •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
    • 确保数据包按顺序送达,不会丢失。
    • 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和顺序要求较高的应用。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
    • 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顺序也可能错乱。
    • 适用于对速度要求高,但不太在乎数据完整性的应用。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1. TCP 比作可靠的快递公司
  1. UDP 比作不太可靠的快递公司

通过将 TCP 和 UDP 比作两种不同的快递公司,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它们的区别和适用场景。TCP 提供可靠的服务,适合需要完整性和顺序的数据传输,而 UDP 更注重速度,适合对数据完整性要求不高的实时应用。

21. 如果要设计一个 QQ,在网络协议上你会考虑如何设计?

1. 使用 TCP 协议

  • 理论: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 具体操作:
    • 建立连接:在发送消息前,客户端和服务器会进行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确保双方都准备好传输数据。
    • 数据传输: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TCP 会为每个数据包分配序列号,确保接收方能够按顺序重组数据。
    • 确认机制:接收方会发送确认信号(ACK)给发送方,以确认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确认信号,会重发数据包。

2. 实现心跳机制

  • 理论:心跳机制用于保持连接活跃,定期检查连接状态。
  • 具体操作:
    • 定时发送信号:客户端每隔一定时间(例如 30 秒)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心跳包”。
    • 服务器响应:服务器收到心跳包后,返回一个确认信号。如果在设定时间内未收到心跳包,服务器可以认为连接已断开。

3. 使用加密技术

  • 理论: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 具体操作:
    • 数据加密:在发送消息之前,使用加密算法(如 AES、RSA)对消息进行加密。
    • 数据解密:接收方在收到消息后,使用相应的密钥解密数据,恢复为可读的内容。

4. 设计高效的消息格式

  • 理论:高效的消息格式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大小,提高传输速度。
  • 具体操作:
    • 简化数据结构:使用轻量级的数据格式(如 JSON、Protocol Buffers)来表示消息。
    • 压缩数据:在发送前对数据进行压缩,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

5. 支持不同网络环境

  • 理论:协议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的网络环境,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连接。
  • 具体操作:
    • 自适应调整: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和重试策略。
    • 使用多种传输方式:在网络质量较差时,可以切换到更适合的传输协议(如 UDP)来提高响应速度。

生活案例帮助记忆

 1.使用 TCP:确保消息可靠传输,避免丢失,就像快递公司确保包裹按时送达。

2.实现心跳机制:保持连接活跃,确保聊天不中断,就像快递员定期确认包裹状态。

3.使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确保信息安全,就像快递公司对包裹进行加密处理。

4.设计高效的消息格式:减少延迟,让用户体验更流畅,就像快递公司优化送货流程。

5.支持不同网络环境:确保在各种环境下的连接稳定,让用户无论在何处都能顺畅使用,就像快递公司在不同地区提供服务。

标签:网络通信,TCP,发送,快递,深入,包裹,数据包,连接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052174/article/details/141422009

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 Vue 2 的双向绑定原理与实现
    在Vue2中,双向绑定是Vue的核心功能之一,它通过数据响应式系统使得数据的变化自动反映在视图上,同时用户在视图上做的更改也能够同步回数据模型。这种双向绑定是通过数据劫持(DataHijacking)和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Pattern)实现的。以下是双向绑定原理及实现方式......
  • 深入探索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MySQL实现高效锁机制
    本文主要介绍项目中怎么使用MySQL实现分布式锁的背景假如我们现在要做一个高性能、可扩展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要怎么设计呢?下面是我之前自己设计的一个架构图。为了方便后续的分布式锁的设计,我们大致描述下各个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这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scheduler-c......
  • 深入探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引言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量子计算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科技制高点。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了对传统计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为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将介......
  • 深入理解命令模式:设计模式中的行为型模式解析
    深入理解命令模式:设计模式中的行为型模式解析1.引言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案。行为型设计模式关注对象间的职责分配和通信方式。命令模式(CommandPattern)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型模式,主要用于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从而将请求的发起者和处理......
  • 【TCP】核心机制:滑动窗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文章目录滑动窗口窗口滑动滑动窗口丢包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窗口大小变化过程滑动窗口有一类算法题,就是通过滑动窗口的思想来解决的,算法中的“滑动窗口”借鉴自TCP的滑动窗口TCP是要保证可靠传输的==>代价,降低了传输的效率(重传,确认重传等操作)TCP希望能在可靠传输......
  • IPC对象通信方式---共享内存 | 网络通信 -编程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机制其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一个给定的存储区,这一段存储区可以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映射至自身的地址空间中,一个进程写入共享内存的信息,可以被其他使用这个共享内存的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内存读取错做读出,从而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是内核预留的内存空间,最......
  • 梯度累积与显存占用:深入解析
    在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中,梯度累积(GradientAccumulation)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特别是在显存有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增加批次大小,同时不超出显存限制。然而,对于梯度累积对显存的影响,很多开发者仍有疑问:梯度累积会不会增加显存的占用?尤其当累积步数增大时,显存占用是否会急剧增加?......
  • Java异常捕获与处理:深入理解与实践
    个人名片......
  • C# Delegate 操作符深入浅出
    目录Delegate基础Delegate操作符Lambda表达式总结在C#中,delegat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提供了一种将方法作为参数传递的方式。delegate操作符,即=>,是C#6.0引入的一种新语法,用于简化delegate的声明和使用。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探讨delegate操作符的原理和用法。......
  • TCP通信之经典问题解决
    先看下面的代码,研究下执行后会出现什么?服务端:fromsocketimport*ip_port=('127.0.0.1',8003)buffer_size=1024sock_server=socket(AF_INET,SOCK_STREAM)sock_server.bind(ip_port)sock_server.listen(5)whileTrue:print('服务端建立连接...')conn,addr=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