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框架
Spring概述
Spring是一个广泛使用的Java企业级应用开源开发框架,它旨在简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以下是Spring的详细概述:
一、创建背景与目的
- 创建背景:Spring框架的创建是为了解决企业级编程开发中的复杂性,实现敏捷开发。它最初由Rod Johnson在2002年提出并随后创建。
- 目的:Spring的主要目的是使Java EE开发更加容易,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方式来构造整个应用,并能够将单层框架以最佳组合方式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连贯的体系。
二、核心特性
-
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是Spring的核心思想,它实现了将类实例化的时机以及细节交给Spring来管理。
- 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是IoC的一种实现方式,通过DI,Spring容器会在对象初始化时,将对象所依赖的其他对象注入到该对象中,从而实现了对象之间的解耦。
-
面向切面编程(AOP):
- Spring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丰富支持,允许通过分离应用的业务逻辑与系统级服务(如审计和事务管理)进行内聚性的开发。
- AOP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为程序增加额外的功能,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等。
-
容器:
- Spring容器是Spring框架的核心,用于管理应用中的对象(即Bean)。
- 它负责Bean的实例化、配置、组装以及生命周期管理。
三、功能模块
Spring框架包含了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提供了特定的功能,如:
- Spring Core:提供了框架的基本功能,包括IoC和DI的支持。
- Spring Web:提供了构建Web应用的全套支持,包括MVC框架。
- Spring Data Access/Integration:提供了对数据库和其他类型数据源的访问和集成支持。
- Spring AOP:提供了面向切面编程的实现。
- Spring Test:提供了对Spring应用程序的测试支持。
四、优点
- 降低耦合度:通过IoC和DI,Spring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简化开发:Spring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模块,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是底层技术的实现。
- 支持AOP:Spring的AOP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等)的管理。
- 丰富的生态系统:Spring拥有庞大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第三方库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找到所需的解决方案。
五、应用场景
Spring框架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开发中,包括但不限于Web应用、分布式系统、大数据处理等场景。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架构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综上所述,Spring是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框架,它通过提供IoC、DI、AOP等核心特性以及丰富的功能模块和生态系统支持,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企业级应用。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用于判断软件设计的好坏,特别是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尤为重要。以下是对高内聚低耦合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 高内聚:指模块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关联性的紧密程度。一个高内聚的模块应该只做一件事,即它应该恰好完成一项任务。高内聚有助于提高模块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因为每个模块都专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 低耦合: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连接的紧密程度。低耦合意味着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少,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二、特点
-
高内聚:
- 功能单一:模块内的所有功能都紧密相关,并且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 内部紧密: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如类、函数等)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协同工作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 可靠性高:由于模块内部元素的高度协作,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到提高。
-
低耦合:
- 模块独立: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性较小,模块间的接口简单清晰。
- 易于维护:当某个模块需要修改或替换时,低耦合的设计可以减少对其他模块的影响,从而降低系统整体的改动风险。
- 可扩展性强:由于模块间的依赖关系较少,系统更容易进行扩展和升级。
三、优点
- 提高开发效率:模块独立化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并行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等待时间。
- 降低维护成本: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更容易地定位问题并修复,因为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影响范围有限。
- 增强软件质量: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使得软件更加健壮、可靠和易于维护。
四、实现方法
-
高内聚:
- 遵循单一职责原则:确保每个模块或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 合理使用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策略模式等,以提高模块的内聚性。
- 优化模块内部结构:确保模块内部元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协作性。
-
低耦合:
- 使用接口和抽象类:通过接口定义模块间的交互规范,降低模块间的直接依赖。
- 减少全局变量的使用:避免模块间通过全局变量进行通信。
- 遵循迪米特法则(最少知识原则):确保每个模块只了解与其直接相关的模块和接口。
五、总结
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遵循这一原则,将系统划分为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减少模块间的依赖性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和编码实践,可以进一步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
搭建第一个Spring工程
1.创建maven项目,导入spring核心坐标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5.3.23</version>
</dependency>
2.创建spring核心配置文件 beans.xml application.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把对象的创建交给spring来管理-->
</beans>
3.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对象的创建(控制反转)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把对象的创建交给spring来管理-->
//相关对象的创建(控制反转)
<bean class="com.xszx.service.impl.UserServiceImpl02" id="userService">
</bean>
//相关对象的创建(控制反转)
<bean class="com.xszx.controller.UserController" id="userController">
</bean>
</beans>
4.将创建好的对象联系(依赖注入)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把对象的创建交给spring来管理-->
<bean class="com.xszx.service.impl.UserServiceImpl02" id="userService">
</bean>
<bean class="com.xszx.controller.UserController" id="userController">
//将创建好的对象联系(依赖注入)
<property name="userService" ref="userService"/>
</bean>
</beans>
5.测试
public class Us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读取核心配置文件
BeanFactory beanFactory=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beans.xml");
//获取bean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beanFactory.getBean("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addUser();
}
}
两个核心思想
控制反转(IOC)
控制反转概述
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简称IoC)是一种设计原则,用于减少代码间的耦合度,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厨师,正在准备一顿晚餐。在传统的做法中,你可能需要亲自去市场买菜、洗菜、切菜,然后才能开始烹饪。这里,你(厨师)控制了整个烹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但是,如果采用“控制反转”的方式,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你不再需要亲自去做这些准备工作,而是有一个专门的助手(或团队)来负责买菜、洗菜、切菜。你只需要告诉助手你想要做什么菜,然后他们会把所有准备好的食材送到你面前,你直接开始烹饪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原本由你(厨师)控制的买菜、洗菜、切菜等环节,现在被“反转”给了助手去控制。你(厨师)只需要关注烹饪这一核心任务,而不需要关心食材的准备过程。
软件设计中的IoC
在软件设计中,IoC的原理也是类似的。它强调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交给一个外部的容器(或框架)来管理,而不是在代码中直接创建依赖对象。这样做的好处是:
- 降低耦合度:对象之间不再直接相互依赖,而是通过容器来建立联系,这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易于维护和测试。
- 提高灵活性:由于依赖关系被外部化,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替换依赖对象,比如使用不同的实现类或者模拟对象进行单元测试。
- 支持动态配置:通过配置文件或注解等方式,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改变对象的依赖关系,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控制反转(IoC)是一种设计原则,它通过外部容器来管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降低了代码间的耦合度,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依赖注入是实现IoC的一种常用技术。
标签:依赖,框架,步入,Spring,对象,模块,内聚,IoC Fro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335007/article/details/14137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