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的三层抽象是什么?
第一层抽象:从磁盘到分区
分区可以看作磁盘
两个512G的硬盘跟一个1T的硬盘分成两个区
第二层抽象:从磁盘到序列块
块数组与字节数组
第三层抽象:块数组到三个区域的划分(超级块,i-node,数据区)
目录,文件属性,文件内容
- 超级块:文件系统信息
- i-node:文件属性——1.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i-node;i-node有固定的大小,构成一个i-node表
- 数据区:文件内容和目录数据
写出Cat userlist的过程,要详述目录文件,i-node.数据块,要画图示意,假设块大小为4k, userlist的大小不小于10k,自己假设大小
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cat userlist 的过程:
- 目录中寻找文件名
- 定位i-node
- 访问数据块
如图所示
储存文件
读取文件
教程:https://blog.csdn.net/zhizhengguan/article/details/117295661
标签:node,文件,储存,扇区,cat,userlist,硬盘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ycyhyhf/p/1681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