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好友跟我抱怨,现在博士出路太窄,压力太大,去高校越来越难了。
我笑了,博士不缺出路,是你的长衫穿太久了。
在博士眼中,好像只有去高校才是正经的工作,才是唯一的出路。即便考核重重,非升即走,依然义无反顾。
实在不行,那就农科院吧,省级不行,市级总可以吧?
什么!去企业?不存在。
现状是,明明农学博士遍地走,偏偏企业招不到人。
高校趋之若鹜,企业求贤若渴。高校培养的是贤才吗?企业有发挥能力的平台吗?都没有,那就各搞各的吧。
所以貌似,夹在中间的农科院成了绝大多数农学博士的温床。
中国省市各级农科院盘根错节,是个很奇特的存在,它既不同于农业大学,又区别于农业公务系统。按我的理解,农业高校应具备相对完备的“产、学、研”作用,而省属科研单位重点在“产”和“研”,尤其是需要对接产业。
不知当时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出这一体系,其他领域好像并没有这样的设置,即便是农医不分家的医口也没有听过省市医科院,有的话也是大学性质。
然而,当今背景下我们仍需要这种形式的机构存在吗?国家的巨大投入与实际产出成正比吗?
近期以来,农科院越来越偏向基础研究,考核以文章为主,转化应用推广似乎成为次要任务,这和高校性质差不多了。钱没有花在刀刃上,就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
据传,有人曾提议改革,但遭受巨大阻力,毕竟这么大的蛋糕不好重新分配。但这几年,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部分省农科院开始与农大进行合并,如陕西、陕西等,其他如安徽、山东等省也有过提议,但只是网传,也不知这是否为趋势。
总之,高校、农科院、企业若不能结合互补,以产业为导向,我国育种小作坊的模式不会变。规模做不起来,技术创新也跟不上。
小编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农学博士的长衫不是说脱就脱的,这是时代洪流强行给你披上的。
高校内卷,企业传统,博士平庸,农科院能永久躺平吗。扪心自问一下,产出的这些文章对行业对产业有没有一点点作用?现在对企业而言,可能更需要博士这个头衔来撑个面子罢了。
所以,筒子们啊,我们要有一点危机感。没有永远的铁饭碗,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长衫、虚荣都是身外之物,搞钱才是王道。
当然,如果你已经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了,那么疯狂地来嘲笑我吧。
小编于飞机上胡乱记录之,若得罪各位触碰到边界,希望不要当真,语句不通也凑合看。
标签:博士,高校,农科院,农学,长衫,企业 From: https://www.cnblogs.com/miyuanbiotech/p/1825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