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腾讯云 BI 是一款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数据接入、分析、可视化、门户搭建和权限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它支持敏捷自助设计,简化报表制作,并通过企业微信等渠道实现协作。产品分为个人版、基础版、专业版和私有化版,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从个人学习到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开始
本文通过一个互联网运营看板的案例,展示如何使用腾讯云 BI 快速入门。步骤包括创建项目、连接数据源、数据表建模、页面搭建、发布与共享。用户通过简单拖拽操作,可完成报表设计,实现数据可视化,并支持报表分享、推送、评论等协作功能。
快速入门
首先,我们启动并进入腾讯云 BI 产品的主界面。在初始阶段,界面上可能没有预置的任何内容,呈现一片空白的状态。为了快速开始并利用 BI 产品的强大功能,我们选择从模板市场中挑选一个合适的模板。这个模板市场提供了多种设计精良、功能丰富的模板,它们可以作为我们项目的良好起点,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加快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进程。通过应用这些模板,我们可以迅速搭建起报表的基础架构,进而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优化。
选择模版
一旦进入系统,可以选择使用官方提供的互联网运营数据看板,只需点击相应的应用即可。
选择默认的项目即可。
修改指标
一旦你进入系统,你将会看到许多不同的指标项目。你可能会好奇这些指标是如何生成的,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可以编辑它们以符合咱的需求。
编辑指标
选中你感兴趣的指标项目后,接下来你只需点击编辑按钮,就可以深入了解更多信息。
当你浏览页面时,你会注意到左侧是数据,右侧则是样式编辑选项。这样的布局让我们可以清晰地区分数据和样式。既然我们对数据更感兴趣,那就不必花太多时间在样式上,让我们直接深入了解数据吧。
点击编辑按钮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查看数据是如何存储的。
一旦进入页面,你会立即注意到官方提供的数据源和相关数据。在配置了数据源之后,通常才会出现表格以及相应的字段,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创建所需的内容。
数据源
在这里,你有多种选择,比如如果你希望连接自有数据,可以选择自有数据源来实现。
在这一步,让我们先进行演示,以便你能够直观地看到在完成数据源的连接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添加数据表,让我们直接查看其中的内容。
在你进行选择后,你会发现字段会自动显示出来。具体如下所示:
SQL建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模拟出官方数据源表的结构。然而,对于我们的统计报表,我们不可能手动去维护字段。因此,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功能。
接下来,我们可以先编写一个简单的SQL语句,比如只是查询一个表的内容。
当我们发现了这个功能后,我们的思路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已有的数据表,而是可以通过创建类似于Oracle的视图来满足我们的报表需求。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的数据表组合、过滤和转换,以更精细的方式来操作数据。这种灵活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的报表需求,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必过于关注报表的样式,因为一旦我们有了数据,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调试和优化。我们已经成功地包含了销售指标、走势图以及分布地图等关键信息,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地提取和定制这些数据。通过按需取用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分析要求,确保我们的报表能够有效地传达所需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发布一下。
推送
推送是帮助用户在报表制作完成后,通过邮件定期接收报告。设置步骤包括:进入项目配置的推送管理并新建推送,选择邮箱推送方式,指定推送页面和标题,选择邮件模板(截图或HTML),设置接收人和推送频率,以及是否添加附件和访问密码。
推送功能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它使我们能够每天轻松地查看今天的运营状况,而无需登录网站,只需查看邮件即可获取实时信息。这种即时的数据更新帮助我们及时了解业务情况,有助于做出及时的决策和调整。通过推送功能,我们可以确保关键信息不会被忽视,而是直接呈现在我们的邮箱中。
看下效果,是还不错的。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腾讯云 BI 这款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从创建项目、连接数据源、数据表建模到页面搭建和推送功能的设置,我们通过一个互联网运营看板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快速入门并利用腾讯云 BI 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通过简单的数据编辑,我们可以轻松地设计报表,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和分享。推送功能使得我们能够在不登录网站的情况下,通过邮件实时获取运营状况,帮助我们及时了解业务情况并做出有效的决策。腾讯云 BI 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为个人学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驱动决策支持。
我是努力的小雨,一名 Java 服务端码农,潜心研究着 AI 技术的奥秘。我热爱技术交流与分享,对开源社区充满热情。身兼掘金优秀作者、腾讯云内容共创官、阿里云专家博主、华为云云享专家等多重身份。
标签:数据分析,报表,数据源,BI,可视化,推送,数据,我们 From: https://blog.csdn.net/qq_40280043/article/details/13961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