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构建性能测试知识体系

构建性能测试知识体系

时间:2022-10-18 18:33:18浏览次数:85  
标签:需要 测试 性能 知识 如何 场景 构建 监控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NTI2NjAxMA==&mid=2247484048&idx=1&sn=6700370d90c5c5ceae2729297f6e8ef4&chksm=c0fb14a5f78c9db3ae1bd31e50a1253a95d2a97ae1888ee22025d0c5bed4bd86a63599dd36cb&scene=178&cur_album_id=2331539939861282817#rd

话接上回(我眼中的性能测试),聊了个人对性能测试的一些看法。后来在直播间和老张,CC一起聊了如何构建个人的性能知识体系这个话题,本文做个总结,个人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单纯的碎片化知识很难产生效应,应该学会如何把这些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运用。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性能知识体系呢?

1. 理解名词背后的原理

在性能测试领域,有很多名词(缩略词),像TPS、响应时间、并发数、线程数等等。不同人眼中对于这些名词的定义并不一样。比如开发看中的可能是线程数(服务端),产品希望得到的是并发数(用户侧),但这二者并不是等同的。还有,TPS和QPS虽然在某些场景下是等同的,但更多时候又不是等同的,因为现在的事务更加复杂,一个T(事务)往往需要多次的Q(查询)来完成。(参考:TPS、并发数与线程数,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团队成员在沟通对话在时,需要先拉同对齐对这些概念,确保大家说的是同一个问题,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但其实说得都不是同一件事。

2. 理解压力是怎么生成的

这是做性能测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梳理被测系统的生产压力来自哪些功能,那么就会出现用登录场景来评估系统性能的尴尬局面了。在这个知识领域,我们需要弄清楚三个模型: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及流量模型。

业务模型:决定了我们要测试哪些场景。因为被测系统的功能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功能点都需要做性能测试(虽然理论上是都要测试,但是成本太高,并不现实),那么如何选择就是个难点。如何做选择呢,笔者简单列了个导图,具体的就不展开了。

数据模型:在性能测试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铺底数据?做多少?这个是需要我们提前规划好的。因为不管是哪类数据库,对于不同体量的数据,所走的查询器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几百行的数据走全表扫描肯定比走索引要好,但如果是几百万行呢?这方便需要我们具体地做评估。还要注意的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做参数化呢?参数哪些数据?这也是数据模型中要考虑的事。同样的,列个导图,仅供参考

流量模型:主要指的是每个功能点或者子系统的流量转化率,需要结合我们的业务模型来共同管理,例如,对于秒杀或者整点活动类的场景,流量模型就要特别关注并发的线程数,需要结合用户量来做参考。而对于流程比较长的业务,每个节点都会有流量流失(并不是所有的场景,用户都会从头走到尾),那么这个百分比如何控制,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和产品共同来制定。这个强依赖场景,所以就不列导图了。

有了这三个模型之后,剩下的就是性能测试脚本的编写和测试执行了。当下很多学性能测试同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性能测试工具的学习中,虽然不能说不对,但这仅仅是性能测试的一部分,而且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做选型(虽然Jmeter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代码能力,是做性能测试必备的条件哟。

3. 被测系统是如何搭建的

当我们对某个系统做性能测试时,一定要对这个系统架构要有整体的认知,知道被测系统是如何运转起来的,你在做压测和监控时,才能游刃有余。最常见的两种表达系统架构的图是技术架构图和物理拓扑图。

技术架构图:这个是希望所有测试人员都要能够画出来的,不论你是做业务测试还是测试开发。当只有你能完整地图出你所测试系统的技术架构时,你才能知道系统到底用到了哪些技术组件,这些组件是如何通信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你的测试用例和场景,覆盖到一些组件常见的性能问题。如果你能自己画出自己测试系统的技术架构来,才能说明你对这个系统真的熟悉。

物理拓扑图:这个一般是运维同学关注的,现在多数的CMDB系统都可以直接拉出对应的图形,这个有助于在性能测试的过程中更好的设置监控项,以便于更好的发现资源性能问题。

4. 应用如何监控

在做性能测试时,我们不能只关注业务层的数据(TPS、响应时间、正确率、稳定性等),还需要我们关注一些技术指标(JVM、线程数、缓存、连接数及各类中间件的配置指标)及系统资源(CPU、内存、IO)。这些指标不能只靠人眼去观察,需要有一整套的监控体系来协助你。

业内常见的Zabbix、Glances、Prometheus+Grafana 等都是可视化监控常用的手段,对于代码层的链路追踪,常用的有SkyWalking、PinPoint等等。当然,这些监控工具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命令监控,类似于TOP、IOSTAT、JSTACK等命令,能够快速帮助我们定位和发现问题。建议大家熟练使用一些常用命令,因为有时候生产环境并不会让你安装那么多监控工具。

现在,更多的服务部署在云上,或者容器中,给监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希望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掌握监控它们的方案。

5. 如何定位及排错

性能测试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类问题,那么如何定位那些问题呢。我们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比如CPU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需要内存,什么情况下说明内存是不够用了(需要了解Linux与Windows对于内存管理的机制异同点)?为什么会流行一句话“一切性能问题皆IO”?只有当我们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后,我们才能有方向。

理解技术实现的原理:比如在数据库层,为什么索引会更高效?它的弊端又是什么?为什么研发要引入Redis,它的好处是什么?如何理解Redis的透传与雪蹦现象,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很多中间件的实现细节。这些你不一定需要自己全懂,但至少要有个映像,能够和开发进行更多的沟通,而不仅仅是报一些监控数据。

验证你的猜想:这一点其实非常的重要。在性能测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定的猜想能力,依据自己或者团队的验证,猜想可能是什么问题,但不能仅停留在猜想上,需要我们有验证的能力,否则就是瞎猜,不足为凭。(参考数据什么会走丢了呢?

6. 性能测试实践

“纸上学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懂得再多,也需要有实践的机会。性能测试是非常考验测试人员的个人经验。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很多人可能会抱怨没有实践的机会,因为公司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机会。个人的观点是,你日常的被测系统,其实就是最好的联系对象,尝试去理解那些技术组件,自己动手搭建一套玩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写脚本去压一压,和运维搞好关系,要点监控的权限,都是可行的方案。因为,当初的我,就这么练习过来的。只有你做出成绩了,团队才会重视,才有可能给出对应的资源,让你去成长。

7. CC的观点总结

关于如何构建知识体系,CC 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性能测试的工具原理与使用。

性能测试目标与场景分析。

如何制定性能测试指标;参考数据有哪些,怎么获取;常见的性能测试场景有哪些,如何通过这些场景来提高性能测试的覆盖率,等等。这些都是性能测试方案的组成部分,只有制定了正确的性能测试方案才能做出有效的性能测试。

分层监控体系建设:重点是监控和问题定位,包括如何做硬件监控、系统链路监控,如何打造可视化的监控报表。监控是性能测试必要的步骤,是你发现性能问题的“眼睛”。

性能分析优化实践:如何从服务端、中间件、数据层三个角度了解如何定位和优化问题,如何结合自身工作场景进行性能调优。

来源于:直播回放:构建可落地的企业级压测体系

8. 老张的观点

理论:需要有扎实的性能理论支持,团队一起构建同频的交流环境;

工具:光有理论,如果无法生成压力(先不论压力生成是否符合业务要求),也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所以,对于测试工具,必须有一个擅长的,能够懂得它的实现原理,能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或者高阶使用。

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三个模型,通过正确的方法,结合工具的使用,达到做性能测试的必要条件。

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践,积累经验。

经验:定期回顾+复盘,总结经验,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复发生。

9. 小结

通过对性能测试知识体系的整体介绍,让读者对于性能测试有更直观地了解。在上面的小点中,抛出了很多问题,没有给出答案,是因为文章篇幅有限,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构建一个性能知识的框架,然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点,对应的填充到这个架构中,形成有机的整体,查缺补漏。只有网状的体系化知识,才能让你在工作中应用自如。

标签:需要,测试,性能,知识,如何,场景,构建,监控
From: https://www.cnblogs.com/ceshi2016/p/16803632.html

相关文章

  • 接口测试工具Apifox 基础篇:数据传递与处理
    一、接口之间如何传递数据1、使用场景接口B请求参数依赖于接口A返回的数据2、实现思路2.1接口A使用后置操作->提取变量功能将请求完成后返回的数据提取作为变量2.2接口B对......
  • CVPR2021目标检测:少见的知识蒸馏用于目标检测(附论文下载)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专栏作者:Edison_G近年来,知识蒸馏已被证明是对模型压缩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可以使轻量级的学生模型获得从繁琐的教师模型中提取的知识。1、简介......
  • S3C2440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焊接测试
    =================================================================================================因为Linux内核3.0自带Dallas1-wires设备驱动,路径为:drivers/w1,所以......
  • 功能测试技术--边界值分析法
    一、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 linux驱动开发FL2440开发板-LED驱动及其测试程序
    ———————————————————————————————————————主机操作系统:Centos6.7交叉编译器环境:arm-linux-gcc-4.5.4 开发板平台:FL2440 Linu......
  • 测试方法总结
    一、界面界面测试测试界面设计是否合理、简洁、美观,操作是否方便功能键、数据项信息是否齐全确认系统中同一功能抌名称是否统一设计样式、风格(查询条件样式;输入风格(点选/手......
  • 利用jmeter Ant Jenkins搭建 接口 性能测试 持续集成平台
    0.环境准备安装如下工具:1、Jmeter:编写测试脚本,相关的安装、配置、编写可以参考:​​​快速掌握jmeter的基本操作和使⽤​​2、ant:执行测试脚本,并生成测试报告,相关的安装......
  • 算法测试-定义算法模型评测标准
    测试方案将产品方期望转化为约束条件约定通过测试的标准:一定数据的算法结果中能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低比例准备测试数据,统计计算结果能达到各项约束条件的比例示例具......
  • ClickHouse测试之mergetree中的order by字段是否符合最左原则
    先简单说一下最左原则顾名思义:1、最左优先,以最左边的为起点任何连续的索引都能匹配上。同时遇到范围查询(>,<,between,like)就会停止匹配。2、例如:b=2如果建立(a,b)顺序的索引,是......
  • 测试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8月13日应邀在天津做了一场质量保障相关的分享,主题是《看长远顾眼前——测试活动的理想与现实》,其中关于测试质量的保障因素,自己做了个简单的总结,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