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oot的环境变量中,`bootcmd` 是一个关键的变量,它定义了当U-Boot启动时应该执行的命令序列。在你给出的 `bootcmd` 中,它执行了一系列的命令来引导Linux内核。我们一步步来分析这个 `bootcmd` 的内容:
1. **setenv bootargs ${bootargs}**
* 这行命令设置(或覆盖)了 `bootargs` 变量的内容。在这里,它只是重新设置了已经存在的 `bootargs` 的值(这实际上是一个无操作,但通常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确保 `bootargs` 变量包含了所有必要的参数)。
2. **ubi.mtd=root,${nand_pagesize} mtdparts=${mtdparts} fbcon=rotate:${rotate} panel=${panel}**
* 这些参数被附加到 `bootargs` 变量中,用于配置Linux内核的启动参数。
+ `ubi.mtd=root,${nand_pagesize}`:这告诉Linux内核使用UBI(Unsorted Block Images)来从NAND闪存中挂载root文件系统,并指定了NAND的页大小。
+ `mtdparts=${mtdparts}`:定义了MTD(Memory Technology Device)分区的布局。
+ `fbcon=rotate:${rotate} panel=${panel}`:与帧缓冲区控制台相关,指定了显示面板和可能的旋转角度。
3. **sf probe;**
* `sf probe` 命令用于探测SPI Flash设备。这通常是为了确保SPI Flash设备被正确识别并准备好进行后续操作。
4. **sf read ${fdt_addr} dtb;**
* 使用SPI Flash(`sf`)命令从SPI Flash中读取设备树二进制(Device Tree Blob, DTB)文件到内存地址 `${fdt_addr}`。DTB文件描述了Linux内核需要的硬件信息。
5. **nboot kernel;**
* 这是一个自定义命令(不是标准的U-Boot命令),它可能是一个脚本或函数,用于从NAND闪存或其他存储介质中加载Linux内核。
6. **bootm**
* 最后,`bootm` 命令告诉U-Boot从内存中的指定位置引导加载器(在这里是Linux内核)。因为前面的命令已经加载了内核和设备树,所以 `bootm` 现在可以安全地启动Linux内核了。
总结:这个 `bootcmd` 序列首先设置了Linux内核的启动参数,然后探测SPI Flash设备,从SPI Flash中读取设备树二进制文件,加载Linux内核,并最终启动Linux内核。
标签:Flash,bootcmd,boot,SPI,内核,Linux,bootargs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xdplay/p/1823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