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类似其它语言的函数
方法的重载的规则:
-
方法名称必须相同。
-
参数列表必须不同(个数不同、或类型不同、参数排列顺序不同等)。
顺序不同是指类型的顺序不同,与你起什么变量名无关,比如int a,int b与int b,int a就是相同顺序
-
方法的返回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
仅仅返回类型不同不足以成为方法的重载。
这是在main方法之外引用的:
例:图片下方
形参:实际调用传递给他的参数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int b){
return a+b;
实参:用来定义作用的
int sum = add(1,2);
System.out.println(sum);
方法重载
-
方法可以无限多重名,但要确保参数类型不同
-
就是说 ,同名方法可以:
1.要注意方法返回值 类型 这个优先;
2.参数长度要对等
int a = max(45,65); int b = max(45,65); //比大小 第一种:int类型 public static int max(int num1, int num2) { int result = 0; if (num1 == num2) { System.out.println("num1==num2"); return num1;//终止方法 } if (num1 > num2) { result = num1; } else { result = num2; } return result; } // 比大小 第二种:double类型 public static double max(double num1, double num2) { double result = 0; if (num1 == num2) { System.out.println("num1==num2"); return num1;//终止方法 } if (num1 > num2) { result = num1; } else { result = num2; } return result; }
可变参数
-
在生方法声明中,在指定参数类型后加(...)
-
一个方法中只能指定一个可变参数,它必须是方法的最后一个参数。任何普通的参数必须在它之前声明。
public class 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两种表达方式 printMax(646,56,415,123,125);//直接赋值 printMax(new double[]{45,65,23,12,46,98});//运用数组赋值 } //调用可变参数的方法 /* Demo4 demo4 = new Demo4(); demo4.test(1,2,3,4,5,6,7,8,9); } public void test(int... i){ System.out.println(i);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ax(double... numbers){ if(numbers.length==0){ System.out.println("No argument passed"); } double result = numbers[0]; //排序 for(int i = 1;i<numbers.length;i++){ if(numbers[i]>result){ result = numbers[i]; } } System.out.println("The max value is:"+ result); } }
重难点:递归(思想的学习)
A方法调用B方法,我们很容易理解!
递归就是:A方法调用A方法!就是自己调用自己
利用递归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它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递归策略只需少量的程序就可描述出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多次重复计算,大大地减少了程序的代码量。递归的能力在于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
递归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递归头:什么时候不调用自身方法。如果没有头,将陷入死循环
◆递归体:什么时候需要调用自身方法
public class Demo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f(5));
}
---------------------------------
public static int f(int n){
if(n==1){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1);//调用自身
}
}
标签:语言,其它,函数,num2,int,result,方法,public,num1
From: https://www.cnblogs.com/kunlexiangshuijiao/p/1820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