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1.0分为两个版本:
USB 1.0 Low Speed 理论最高速率为1.5Mbit/s(0.1875MBytes/s)
USB 1.0 Full Speed 理论最高速率为12Mbit/s(1.5MBytes/s)
USB 1.1(即USB 1.0 Full Speed)理论最高速率为12Mbit/s(1.5MBytes/s)
USB 2.0分为两个版本:
USB 2.0 Full Speed(即USB 1.1)理论最高速率为12Mbit/s(1.5MBytes/s)
USB 2.0 Hi Speed 理论最高速率为480Mbit/s(60MBytes/s)
USB 3.0的理论最高速率为5Gbit/s(600MBytes/s)
USB 3.1分为两个版本:
USB 3.1 Gen 1(即USB 3.0)理论最高速率为5Gbit/s(600MBytes/s)
USB 3.1 Gen 2 理论最高速率为10Gbit/s(1250MBytes/s)
USB 3.2分为三个版本:
USB 3.2 Gen 1(即USB 3.1 Gen 1)理论最高速率为5Gbit/s(600MBytes/s)/5000Mbit/s
USB 3.2 Gen 2(即USB 3.1 Gen 2)理论最高速率为10Gbit/s(1250MBytes/s)
USB 3.2 Gen 2×2(即USB 3.1 Gen 2双通道,仅限Type-C接口)理论最高速率为20Gbit/s(2500MBytes/s)
USB 4(仅限Type-C接口)的理论最高速率为40Gbit/s(5000MBytes/s)
雷电(Thunderbolt)分为4个版本:
雷电1代(Thunderbolt 1)理论最高速率为10Gbit/s(1250MBytes/s)
雷电2代(Thunderbolt 2)理论最高速率为20Gbit/s(2500MBytes/s)
雷电3代(Thunderbolt 3)理论最高速率为40Gbit/s(5000MBytes/s)
雷电4代(Thunderbolt 4)理论最高速率为40Gbit/s(5000MBytes/s)
****有人会问,雷3和雷4速度一样?是不是写错了?区别在下面:
雷电3 数据最大22Gbps;强行保留18Gbps给外接显示器;同时外接显示器和数据传输时,动态分配外接显示器带宽(导致数据传输带宽波动)
雷电4 数据最大32Gbps;动态分配外接显示器带宽;
注意:实际传输速度取决于很多方面,而且很难达到理论速度。
1、单位换算:1Byte=8bit。
2、软件方面要求必须正确安装相关驱动。
3、硬件要求连接的双方都必须支持同种版本的USB或雷电(Thunderbolt)接口,若不同,传输速度则以速度低的一方为基准。
4、即使连接的双方USB或雷电(Thunderbolt)接口版本相同,不同的存储介质,其速度也不一样。
5、基于闪存(Flash芯片)存储设备的速度取决于Flash芯片的类型(SLC/MLC/TLC/QLC)和等级、主控芯片、缓存等因素。普通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取决于盘片的数量、转速和缓存等因素。
6、USB接口有多种颜色,黑色USB接口是USB2.0接口,蓝色USB接口是USB3.0接口(USB 3.1 Gen 1),青绿色和红色USB接口是USB 3.1 Gen 2接口,黄色USB接口是支持关机充电的USB2.0接口,叫做Powered USB。
7、USB接口的外形有Type-A(常见于电脑)、Type-B(常见于打印机)、Type-C(常见于新型号电脑和手机)和Mini USB(Mini-B接口常见于扫描仪)、Micro USB(Micro-B接口常见于安卓手机)等。
补充:速率换算关系
Byte(字节)简写为大写字母 “B"
bit(比特)简写为小写字母 “b”
5G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Gbps,既1000M宽带,下载速度可达125M/s;
4G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既100M宽带,下载速度可达12.5M/s。
bps表示“比特每秒”,既1bps=1bit/s,bit是计算机中的最小单位。
1 bit=1/8 byte(字节),我们通常使用的下载速度是以MB(兆字节,简称兆)为单位
例如,50M宽带的下载速度为6.25MB/s,MB的全称是Mbyte,但是我们一般简写为6.25M/s,同理GB简写为G。其实就是把50除以8得到6.25。
1GB(千兆)=1024MB
1MB=1024KB(Kbyte,千字节)
1KB=1024Byte
在实际中,运营商和硬盘制造商,会以1000而非1024作为各单位间的进制。
所以,1Gbps≈1000Mbit/s=125MB/s,即下载速度每秒125MB。
标签:Thunderbolt,USB,接口,雷电,速率,Gen From: https://www.cnblogs.com/zxc2man/p/1819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