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
自我理解:
跟水底的泡泡一样,远处的泡泡越来越多,确定远处的泡泡,排列成行
基本代码:
准备代码:
基础使用的为红框处的代码
处理代码:
顺序调用代码:
优化代码todo1:
详见基本代码中的处理代码:(思路如图)
优化代码todo2:
思路:循环次数不一定是N-1次,有可能在某次调整过程中,后几位都已经调整完毕了,引入布尔来判断是否本次有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则通过break跳出循环
排序稳定后还是需要再排序一次才可以判断是否后续无变化,效果如下:
优化代码todo3:
内部的比较,不一定就是减-1-1的过去,内部排列好了,也就不需要再比较的,可以进一步减少循环次数;
通过最后一次调整的位置来确定下一次循环的次数,直到位置移到0为止;
选择排序:
自我理解:
班级排座位,先把矮的排好,小的排前面;
基本代码:
确定好每轮开始的最小索引,一直往后比较,找出最小的人在外置,和最小索引处的数字(人)交换位置
冒泡与选择的比较:
1.二者的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O(N^2) 个人理解为N个节点,都有两个循环要走
2.选择排序一般快于冒泡排序,因为交换次数少,每次只交换一次
3.如果集合有序度高,则冒泡优于选择
4.冒泡选择属于稳定排序算法,而选择不稳定排序.
(扑克牌里面先按花色,再按数值排,数值相同的原本顺序被打乱)
标签:代码,冒泡排序,选择,循环,冒泡,排序 From: https://www.cnblogs.com/wzztg/p/1679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