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vite中默认打包的文件放到assets文件夹中
2.开发环境下我们的图片位置在/src,ok,本地没问题正常显示,你打了个包 (npm run build),然后又运行了npm脚本preview,
也没问题,但是在一些服务器上,使用绝对目录会导致404,所以我们需要配置为相对目录
3.这时需要将打包路径改为相对路径,vite打包默认为绝对路径
4.路径别名
- 先引入path,在配置, 注意一定不要随意命名,a b c这样的,项目的目录也不能为关键字保留字!!
5.完整的vite基础配置
{ root: process.cwd(), // 项目根目录(index.html 文件所在的位置), base: '/', // 开发或生产环境服务的公共基础路径 配置引入相对路径 mode: 'development', // 模式 plugins: [vue()], // 需要用到的插件数组 publicDir: 'public', // 静态资源服务的文件夹 cacheDir: 'node_modules/.vite', // 存储缓存文件的目录 resolve: { alias: [ // 文件系统路径别名 { find: /\/@\//, replacement: pathResolve('src') + '/' } ], dedupe: [], // 强制 Vite 始终将列出的依赖项解析为同一副本 conditions: [], // 解决程序包中 情景导出 时的其他允许条件 mainFields: [], // 解析包入口点尝试的字段列表 extensions: ['.mjs', '.js', '.ts', '.jsx', '.tsx', '.json'], // 导入时想要忽略的扩展名列表 preserveSymlinks: false, // 启用此选项会使 Vite 通过原始文件路径确定文件身份 }, css: { modules: { scopeBehaviour: 'global' | 'local', // ... }, postcss: '', // 内联的 PostCSS 配置 如果提供了该内联配置,Vite 将不会搜索其他 PostCSS 配置源 preprocessorOptions: { // css的预处理器选项 scss: { additionalData: `$injectedColor: orange;` } } }, json: { namedExports: true, // 是否支持从.json文件中进行按名导入 stringify: false, // 开启此项,导入的 JSON 会被转换为 export default JSON.parse("...") 会禁用按名导入 }, esbuild: { // 最常见的用例是自定义 JSX jsxFactory: 'h', jsxFragment: 'Fragment' }, assetsInclude: ['**/*.gltf'], // 指定额外的 picomatch 模式 作为静态资源处理 logLevel: 'info', // 调整控制台输出的级别 'info' | 'warn' | 'error' | 'silent' clearScreen: true, // 设为 false 可以避免 Vite 清屏而错过在终端中打印某些关键信息 envDir: '/', // 用于加载 .env 文件的目录 envPrefix: [], // 以 envPrefix 开头的环境变量会通过 import.meta.env 暴露在你的客户端源码中 server: { host: '127.0.0.1', // 指定服务器应该监听哪个 IP 地址 port: 5000, // 指定开发服务器端口 strictPort: true, // 若端口已被占用则会直接退出 https: false, // 启用 TLS + HTTP/2 open: true, // 启动时自动在浏览器中打开应用程序 proxy: { // 配置自定义代理规则 '/api': { target: 'http://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 changeOrigin: true, rewrite: (path) => path.replace(/^\/api/, '') } }, cors: true, // 配置 CORS force: true, // 强制使依赖预构建 hmr: { // 禁用或配置 HMR 连接 // ... }, watch: { // 传递给 chokidar 的文件系统监听器选项 // ... }, middlewareMode: '', // 以中间件模式创建 Vite 服务器 fs: { strict: true, // 限制为工作区 root 路径以外的文件的访问 allow: [], // 限制哪些文件可以通过 /@fs/ 路径提供服务 deny: ['.env', '.env.*', '*.{pem,crt}'], // 用于限制 Vite 开发服务器提供敏感文件的黑名单 }, origin: 'http://127.0.0.1:8080/', // 用于定义开发调试阶段生成资产的 origin }, build: { target: ['modules'], // 设置最终构建的浏览器兼容目标 polyfillModulePreload: true, // 是否自动注入 module preload 的 polyfill outDir: 'dist', // 指定输出路径 assetsDir: 'assets', // 指定生成静态文件目录 assetsInlineLimit: '4096', // 小于此阈值的导入或引用资源将内联为 base64 编码 cssCodeSplit: true, // 启用 CSS 代码拆分 cssTarget: '', // 允许用户为 CSS 的压缩设置一个不同的浏览器 target 与 build.target 一致 sourcemap: false, // 构建后是否生成 source map 文件 rollupOptions: {}, // 自定义底层的 Rollup 打包配置 lib: {}, // 构建为库 manifest: false, // 当设置为 true,构建后将会生成 manifest.json 文件 ssrManifest: false, // 构建不生成 SSR 的 manifest 文件 ssr: undefined, // 生成面向 SSR 的构建 minify: 'esbuild', // 指定使用哪种混淆器 terserOptions: {}, // 传递给 Terser 的更多 minify 选项 write: true, // 启用将构建后的文件写入磁盘 emptyOutDir: true, // 构建时清空该目录 brotliSize: true, // 启用 brotli 压缩大小报告 chunkSizeWarningLimit: 500, // chunk 大小警告的限制 watch: null, // 设置为 {} 则会启用 rollup 的监听器 }, preview: { port: 5000, // 指定开发服务器端口 strictPort: true, // 若端口已被占用则会直接退出 https: false, // 启用 TLS + HTTP/2 open: true, // 启动时自动在浏览器中打开应用程序 proxy: { // 配置自定义代理规则 '/api': { target: 'http://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 changeOrigin: true, rewrite: (path) => path.replace(/^\/api/, '') } }, cors: true, // 配置 CORS }, optimizeDeps: { entries: [], // 指定自定义条目——该值需要遵循 fast-glob 模式 exclude: [], // 在预构建中强制排除的依赖项 include: [], // 可强制预构建链接的包 keepNames: false, // true 可以在函数和类上保留 name 属性 }, ssr: { external: [], // 列出的是要为 SSR 强制外部化的依赖, noExternal: '', // 列出的是防止被 SSR 外部化依赖项 target: 'node', // SSR 服务器的构建目标 } }
标签:文件,false,配置,构建,注意事项,true,Vite From: https://www.cnblogs.com/jamesblogs/p/1812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