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则网友爆料感觉挺有意思,一位女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因为父母建议报考了省烟草局,没曾想被提前录取,而这位同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她的理由是不想年纪轻轻就过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想出去闯一闯。
有的网友却不干了 ,省编制多好呀,比铁饭碗还多了一层金属!
当然也有的人说:
“在华为做到个17级、18级了再回老家发展,或者直接定居大城市多好。”
“年轻就该出去闯一闯,不要太早贪图安稳,等到中老年再去后悔叛逆。”
年轻的时候,在稳定与闯一波之间,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应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吧。
我也年轻过,所以太能理解这位妹子的感受了。
不过,我与这名女孩最大的区别是,她有得选择,可以选择梦想还是安稳,而我则是在选择“平庸种地”还是“闯一波”之间选择了闯!
差不多的年纪,我选择了升学历,乘上了“互联网”这趟快车,也成为了一名程序媛开始搬砖生涯。
女程序员逃脱不了年龄限制的噩梦,身份证已36岁的我,算是已经走到互联网搬砖命运的尽头,但是讲真的,我没有很慌张,因为渐渐地醒悟了,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01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不管你是哪个答案,我猜90%都是得不到的。
得不到的东西最贵,没有去干过的事情最让人向往。
陈奕迅的《红玫瑰》的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用在做抉择时也完全适用。
做任何选择,主动与被迫一定是有天壤之别的。
李筱懿老师在她的书中,就讲述过自己的这样一段经历。
24岁时她还是一名记者,一名年龄相仿的猎头,在行业会议上推荐她去那家公司面试总经理秘书,她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身高、英语、性格、专业从头到脚自我否定了个遍,最后以“稳定而熟悉”不愿意放弃当下的工作和城市而错过机会。
5年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来到她的城市出差,碰巧就是她采访这位创始人。5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可以说是飞速发展。
创始人没有像电影里演的一样,递给她名片,告诉她“随时来找我。”
而是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机会不会等你第三次,那个曾经挖你的猎头男孩,现在已经是领域内的大牛。”
因为不愿意放弃稳定,李筱懿老师错失了一个高速成长的绝佳机会。所以哪怕很多年以后,她再次回忆起这件事,内心还是感慨万分。如果当初她选择了去这家公司就职,她还会感慨吗?
会!
这与人类“厌恶损失”的心理机制有关。
也就是说,无论做那种选择,人都会在事后感到后悔,只是程度不一。
人永远在事后认为放弃的机会比实际选择的结果会更好,所以感到后悔。
02 主动试错,才能迭代成长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哪一条路,想要不后悔,就必须要不停地去试错。
我老早就懂得了这个道理:人生就是不停地做抉择。
成年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过去我的每一次选择不一定都对,不一定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因为我永远都是主动地在试错。
刚辍学的时候,想尽早帮到家里,但因为高中毕业证都还没拿到,只能去端端盘子,去培训机构做做兼职。
再到后来,边升学历边去做网管、做收银,慢慢到做一个商场的运营经理。
一步步试错,一点点成长。
在做商场运营时,正好认识了一个做软件开发的朋友,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这才开启了我的10年程序媛生涯。
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辗转也换岗过硬件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职位。
我还是很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就算100次失败,有1 次成功,就是赚的。
所以每次焦虑的时候,我就疯狂地回忆过去寻找信心,总结自己是怎么寻找PLAN B,如何勇敢地迈出下一步的。
马上35岁了,我现在仍然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这应该就是早年间不停换工作,带给我的适应能力,以及把选择看成是一件常事的淡然吧。
有焦虑,但不至于铺天盖地、彻夜难眠。
今年重新捡起了写作,完全不懂自媒体逻辑就上路了。
我想的是,先去干了再说。不去干光想,才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
进入这个圈子虽然不长,但也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虽然算不上优秀,但却让我重新拾起了信心。
也让我明白了,任何时候我们需要的都是主动成长,这样才能在职场的不断变化中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否则,我们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失去在职场上立足的机会和能力。
标签:26,试错,offer,女硕士,自己,成长,选择,主动,后悔 From: https://blog.csdn.net/jazz2013/article/details/13729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