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播报 唐 吕岩 《又记》诗:“陰功暗心修,善行長日積。” 明心见性 有教无类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明心见性,是汉语成语,拼音:míng xīn jiàn xìng。
释义:
1、佛教语。谓摒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
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明心见性和开悟的区别
明心见性和开悟是佛教禅宗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涉及到对佛性或真理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 明心见性:
- 指的是通过修行和领悟,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即是佛性,即万法的本质。
- 这个过程强调对法相的深刻理解,即一切事物都是唯心的显现,而法性(佛性)是不染污的,是清净的,超越了意识所能触及的范围。
- 明心见性是一种具体的陈述,是对生命认知现象的直接描述,它能够带来个人心理行为上的变化,是解脱知见不可缺少的条件。12
- 开悟:
- 指的是通过修行,达到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能够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 开悟的过程可能包含从教义的了解(解悟)到实际的体验和实证(证悟)的转变。
- 开悟是一种概括的指陈,它强调对佛法真理的顿悟,即大彻大悟,而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理解。开悟被视为是顿悟法理,是八正道中所说的正见,而明心见性则是对佛性的实证。34
- 区别:
- 明心见性侧重于对佛性的认识和理解,而开悟则侧重于对佛法的实践和体验。
- 明心见性是一种对真理的深刻认识,而开悟是一种对真理的直接体验和实证。
- 开悟通常是在对佛法有了深刻理解之后,通过某种机缘达到的,而明心见性则是一个长期的修行和领悟过程。4
综上所述,明心见性和开悟是佛教禅宗中两个不同的修行阶段,明心见性侧重于对佛性的认识,而开悟侧重于对佛法的实践和体验。两者都是对真理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但侧重点和过程有所不同。
- 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