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号分治】
例题:等差数列加
给定一个长度 \(n\) 的数列,初始全都是 0。(\(n\leq 2\times 10^5\))
要求支持两种操作:
-
\(1\;x\;y\;d\),表示把所有下标模 \(x\) 等于 \(y\) 的位置全部加上 \(d\);
-
\(2\;x\),表示查询 \(a_x\) 当前值。
做法:
对于所有 \(x>\sqrt n\),我们直接暴力循环修改;
否则,在 \(tag\) 数组上打标记:\(tag[a][b]\) 表示模 \(a\) 得 \(b\) 的位置总共加上了 \(tag[a][b]\)。
在我们查询的时候,先 \(ans=a[x]\),然后循环 \(i\leftarrow 1\sim \sqrt n\),令 \(ans\;+\!\!=\;tag[i][x\!\! \mod i]\)。然后输出 \(ans\) 即可。
这个复杂度是 \(O(n\sqrt n)\)。
cin >> n >> q;
int M = 500; //因为根号2e5差不多500
for (int i = 1; i <= q; i++) {
int opt, x;
cin >> opt >> x;
if (opt == 1) {
int y, d;
cin >> y >> d;
if (x <= M)
tag[x][y] += d; //小于等于M,打标记
else
for (int j = y; j <= n; j += x) //暴力修改
a[j] += d;
}
else {
long long ans = a[x];
for (int j = 1; j <= M; j++)
ans += tag[j][x % j];
cout << ans << endl;
}
}
图染色:
给定一张 \(n\) 点 \(m\) 边的图,每个点初始白色。要求支持两个操作:
-
1 x
,表示翻转点 \(x\) 的颜色; -
2 x
,表示查询 \(x\) 有多少个黑色的邻居。
一般图上的根号分治,按照点的度数分类。
做法:
所有点的度数之和为 \(2m\)。
设一个阈值 \(T\)。度数 \(\geq T\) 的称为大点,\(<T\) 的是小点。
对于翻转操作:
修改一个点时,我们同时更新其周围大点的答案。
因为大点个数 \(O(\frac{m}{T})\),所以翻转操作 \(O(\frac{m}{T})\)。
(当然,一个点周围的大点有谁肯定要预处理)
对于查询操作:
如果该点为大点,我们在翻转操作的时候已经记录了答案。\(O(1)\) 复杂度。
如果该点为小点,直接暴力计算邻居。\(O(T)\) 复杂度。
两个复杂度取平均,\(O(\sqrt m)\) 的总时间复杂度。
【莫队】
莫队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询问排序,区间移动,离线处理
【基础莫队】
以两道例题说明莫队的思想。
给出一个 \(n\) 长度序列。每次询问给出 \(l,r\),回答在 \([l,r]\) 中任选两个数,这两个数相等的概率是多少。
前置思路:
我们想要维护一个区间内,每一个数的出现次数。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用 符合条件数 / 总可能数 得到概率。
这个用线段树不好做,因为两个区间合并难以 \(O(1)\) 计算。
但是,我们发现,假设我们已经算出了 \([l,r]\) 的 \(cnt\) 数组,那么 \([l+1,r]\) 的 \(cnt\) 数组就相当简单了: cnt[a[l]]--
即可。并且此时 “符合条件数” 的变化同样简单:ans -= cnt[a[l]]
。
同样地,\([l,r+1]\) 的求解也很简单。
题解:
把序列进行分块,\(\sqrt n\) 的长度做一块。
分别处理每一块,处理所有左端点在此块的询问。
对于每个询问,我们循环 \(R:1\sim n\),并且在枚举 \(R\) 的同时维护 \(1\sim R\) 的 \(cnt\) 数组。
如果每个时刻 \(R\) 和一个询问 \([l,r]\)(当然注意这个询问的 \(l\) 一定在当前处理块中) 的 \(r\) 相等了,我们把 \(L\) 移动到对应的 \(l\) 处,并且在移动的同时增加或减去 \(a[L]\)。
然后此时此刻,我们就可以回答这个 \([l,r]\) 的问题了。
回答完这个问题后,\(R\) 继续向右,\(L\) 不用动,直到下次 \(R\) 又碰到一个询问。
这个操作中,处理一个询问需要 \(O(\sqrt n)\) 的左端点移动,\(O(n)\) 的右端点移动。而一共有 \(O(\sqrt n)\) 个块,所以复杂度 \(O(n\sqrt n)\)。
分块和莫队在此题中的区别:
分块:分出 \(\sqrt n\) 个块,求出每个块里每个数的出现次数,询问时新建一个 \(cnt\) 数组,把经过的所有块的次数都加起来。
虽然分块本身只需要 \(O(m\sqrt n)\) 的时间复杂度,但是 “新建一个 \(cnt\) 数组” 需要 \(O(n)\),总的还是 \(O(nm)\)。
莫队:同样分块,把每个询问先按左端点所在块的编号排序,然后再按右端点排序。
对于左端点在同一个块的询问,一次处理全部:枚举右端点 \(R:1\sim n\),同时新建一个 \(cnt\) 数组,在枚举右端点的同时计算 \(1\sim R\) 的 \(cnt\) 数组。
如果当前枚举到的右端点刚好是某个询问的右端点,就开始调整左端点到这个询问的左端点。
为什么莫队算法也要新建一个 \(cnt\) 数组,但是却比分块更快呢?
因为分块是每一个询问都新建一次,而莫队是每一个块新建一次。
下面考虑一下莫队具体的时间复杂度。
外层有一个 \(O(\sqrt n)\) 的循环枚举块数。
内层有一个 \(O(n)\) 的循环枚举右端点。
对于每一个询问,最多使用 \(O(\sqrt n)\) 的量级时间计算它。(一个块内最多移动 \(O(\sqrt n)\)) 次。
一共 \(m\) 个询问。
所以是 \(O(n\sqrt n + m\sqrt n)\),但是 \(n,m\) 同级,所以 \(O(n\sqrt n)\)。
【莫队的代码结构】
莫队的关键词:询问排序,区间移动,离线处理。
我们在代码中对应的:排序的cmp函数,处理区间的del和add函数,把询问存下来的数组。
【莫队的几何意义】
《算法竞赛》(罗勇军、郭卫斌著)上册 P220。
如果把每一个询问 \([l,r]\) 看作一个点 \((l,r)\),那么时间复杂度就是从原点开始,找一个顺序走过所有点,相邻点的曼哈顿距离之和。
如果只是按 \(x\) 排序,\(y\) 轴上可能会有大幅度跳跃。
莫队把 \(y\) 的大幅度跳跃转换成了 \(x\) 上的限定在 \(\sqrt n\) 幅度内的跳跃。
【带修莫队】
对于每一个查询,额外记录一个时间戳 \(t\),表示在这个询问之前,执行了 \(t\) 个修改操作。
先按左端点所在块排序,再按右端点所在块排序,最后按 \(t\) 排序——这样相当于每个询问看作立体空间内的一个点 \((l,r,t)\)。
把每个修改操作提出来变成一个修改操作序列,每次处理询问的 \(t\) 就像处理基础莫队的 \(r\),来回加修改/回退修改即可。
【回滚莫队】
回滚莫队一般用来处理区间扩张很好维护,但是区间收缩不好维护的情况。
例如求最大值。扩张时只需要取 max 即可;但是收缩时,我们需要堆来辅助求出新最大值。
这题就是典型的扩张好求,收缩不好求。
回滚莫队的运行方式
前面的操作方式和基础莫队一样:按照左端点所在块和右端点把所有询问离线排序。
对于所有询问分两类:
-
左右端点在一个块内。直接暴力 \(O(\sqrt n)\)。
-
左右端点不在一个块内。(因为按照右端点排序,肯定先处理完了 1 类才处理 2 类)
右端点和基础莫队一样,单调向右移动。
每次处理一个询问,都把左端点的位置重新设为 “询问左端点所在块的下一个块的第一个位置”。
然后开变量记录 :
\([\)“询问左端点所在块的下一个块的第一个位置”,“询问右端点”\(]\) 的所有收缩时不好维护的信息。
接下来,把左端点一直向左扩张到询问的左端点,此时可以算出询问的答案。
算完之后,把左端点再一个一个倒退回 “询问左端点所在块的下一个块的第一个位置”,在倒退过程中,顺便维护所有收缩时好维护的信息。等退到位置了,利用之前记录的变量重置所有收缩时不好维护的信息。
因为右端点不变,左端点还是在一个块内来回移动,所以复杂度不变。
(这比用堆来维护更快!)
【练习】
查询区间内有多少对数差不超过 \(k\)。
离散化(巧):先把所有数、所有数 - k、所有数 + k 都离散化了,这样就能快速判断。
然后用一个 BIT 维护当前区间内每个数的个数,开一个变量记录个数。然后就是莫队。
标签:cnt,分块,询问,sqrt,端点,莫队,复杂度 From: https://www.cnblogs.com/FLY-lai/p/1802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