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头中各字段解释
Accept : 浏览器(或者其他基于HTTP的客户端程序)可以接收的内容类型(Content-types),例如 Accept: text/plain。
Accept-Charset:浏览器能识别的字符集,例如 Accept-Charset: utf-8 Accept-Encoding:浏览器可以处理的编码方式,注意这里的编码方式有别于字符集,这里的编码方式通常指gzip,deflate等。例如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Language:浏览器接收的语言,其实也就是用户在什么语言地区,例如简体中文的就是 Accept-Language: zh-CN Accept-Datetime:设置接受的版本时间,例如Accept-Datetime: Thu, 31 May 2007 20:35:00 GMT
Authorization:在HTTP中,服务器可以对一些资源进行认证保护,如果你要访问这些资源,就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这个用户名和密码就是在Authorization头中附带的,格式是“username:password”字符串的base64编码。
Connection:告诉服务器这个user agent(通常就是浏览器)想要使用怎样的连接方式。值有keep-alive和close。http1.1默认是keep-alive。
Cookie: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发送cookie,或者服务器向浏览器附加cookie。
Content-Type:请求体中的内容的mime类型。通常只会用在POST和PUT方法的请求中。例如: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Host:访问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如果不是通用端口,还包含该端口号。
Proxy-Authorization:连接到某个代理时使用的身份认证信息,跟Authorization头差不多。例如:Proxy-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Referer:指当前请求的URL是在什么地址引用的。
例如在www.a.com/index.html页面中点击一个指向www.b.com的超链接,那么,这个www.b.com的请求中的Referer就是www.a.com/index.html。
User-Agent:通常就是用户的浏览器相关信息。例如:User-Agent: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rv:12.0) Gecko/20100101 Firefox/12.0。
Via:用来记录一个请求经过了哪些代理或网关才被送到目标服务器上。例如一个请求从浏览器出发(假设使用http/1.0),发送给名为 SomeProxy的内部代理,然后被转发至www.somenet.com的公共代理(使用http/1.1),最后被转发至目标服务器www.someweb.com,那么在someweb.com中收到的via 头应该是:via:1.0 someProxy 1.1 www.someweb.com。
X-Forwarded-For : 记录一个请求从客户端出发到目标服务器过程中经历的代理。
标签:Do,www,浏览器,请求,SWPUCTF,Accept,服务器,http,com From: https://www.cnblogs.com/lhqrusht0p/p/1800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