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不是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我们常讲的数通是数据通信,即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息、数据和信号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速率(传码速率、传信速率)
传码速率: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记作 NBd,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
传信速率:又称为比特率,记作Rb,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每秒钟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或 kbit/s 或 Mbit/s)。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
以太网帧
以太网根据IEEE802.3标准管理和控制数据帧
局域网:IEEE802
广域网:以太网、ppp、HDIC
网络通讯协议:TCP\IP
最小字节64
D.MAC 目的地址 为 前24bit由国际组织分配
S.MAC 源地址 为 后24bit由厂商分配
广播的MAC地址全F
单播:一对一(48bit中第8个bit位一定为0)
组播:一对多(48bit中第8个bit位一定为1)
数据封装
数据进入应用层 pdu
pdu进入传输层 数据段
数据段进入网络层 数据包
数据包进入到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字节为单位
数据帧进入物理层 比特流 010101形式 bit
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
1.发送:数据帧转换为比特流,发送到传输介质中
2.接收:比特流转换回数据帧,在数据链路层中校验帧头和帧尾,帧头内部的D.mac(目的地址)和接收端匹配时,再校验帧头和帧尾,校验无误后,将其拆除,并将数据包上传到网络层。
ICMP
控制消息协议
ICMP协议是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消息,它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巨友直观重要的作用。
ICMP用于控制、差错、查询
ICMP重定向:PC已经配置好默认网关,网关发现某个网段对产生次优路径,网关发送ICMP重定向,指明一条最优路径,只要在经该网段发送数据,就会选择网关所描述的最优路径。
ICMP的差错检测:请求,回应
当我们收到目的不可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查看ICMP保温头部的TYPE和CODE字段,相对应的,从而确定不可达的原因。
ICMP的2个应用:ping 和 tracert
ping:检测网络是否通信正常
tracert:路径跟踪,TTL默认发出的第一个包中的TTL字段为1,利用TTL值没经过一个路由器-1的特点来获取通信过程种所经过的每一个IP地址池。
传输层协议
定义端与端的连通性
TCP是可靠的传输服务
UDP不可靠的传输服务
传输层缩特有的源目的端口号,搭配上网络层的源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五元组)
数据的唯一性
三次握手
1.发送端发送连接请求
2.接收端接收到请求后并回复syn+ack,同意连接的确认
3.发送端发送ack,表示接收到接收端的同意链接的确认
封装
1.初始数据经过应用层打上对应的参数,变为pdu(数据载荷)
2.pdu经过传输层,打上对应的报头,变为数据段
3.数据段经过网络层打上对应的网络层的报文,变为了数据包
4.数据包经过数据链路层,打上对应的帧头帧尾,变为了数据帧
5.数据帧经过物理层,将数据帧从字节转换为BIT的形式传输出去
中转
1.物理层接收到BIt流后,将其转发给数据链路层
2.数据链路层将BIT流转换回Byte形式的数据帧,核对帧头的MAC地址信息,确认无误后,在比较帧尾的校验和,确认无误后,拆除帧头和帧尾,数据帧变为数据包。
3.网络层接收到数据包后,比较网络层报头的IP地址,与自身信息不符,将报文封装回去后,数据包发送回数据链路层。
4.封装标题的4
5.封装标题的5
解封装
1.中转的1,2
2.网络层接收到数据包后,比较网络层报头的IP地址,与自身信息符合,拆除网络层的报头,数据包变为数据段
3.数据段发送到传输层比较对应的TCP/UDP的头部信息,与自身信息相符,拆除传输层的报头,数据段变为PDU。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私有地址无法和公网地址进行通信,所以私有地址可以重复使用,减少IPV4地址的使用
NAT的作用: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使其可以和公网通信,从而起到减少IPV4地址使用的作用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主要用于实现位于内网的主机访问外网的功能,当内网的主机需要访问外网时,通过NAt技术可以将其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并且多个私网用户可以共用一个公网地址,这样即可保证网络互通,又节省了公网地址。
静态NAT:一对一,一个私有地址转换成一个公网地址
动态NAT:多对多,多个私网地址转换成多个公网地址,不使用端口转换,只能一个私网转换成一个公网(可复用)
NAPT:多对多,大量私网地址转换成公有地址,可以实现多个私网地址转换转换为一个公网地址(通过端口转换)
Easy IP:多对一,大量私网地址转换成出接口的公网地址(通过端口转换)
TCP/IP
传输模型
OSI TCP/IP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以太网帧的帧结构:DMAC、SMAC、TYPE、数据包
IEEE802.3帧结构:DMAC、SMAC、Length、LLC、SNAP、Data、Fcs
MAC:为48bit=6B
前24位是国际组织分配给厂商的供应商之间前24bit不一样,后24bit为厂商自由分配的。
MAC的特点:全世界独一无二,通过MAC地址来标识设备
IP地址:网络位和主机位
子网掩码:划分网络位和主机位,为1就是网络位,为0就是主机位。
默认子网掩码:
可变长子网掩码:将一个网段通过子网掩码划分的改变,由1变多
无类域间路由:多个网段通过子网掩码的划分,由多边1
网管设备: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转发
传输层协议
TCP:可靠的传输协议(相对UDP来讲较慢)
UDP: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速度快
TCP头部
TCP通常使用IP作为网络层协议,这时TCP数据段被封装在IP数据包内。
TCP数据段由TCP Header(头部)和TCP Data(数据)组成。TCP最多可以有60个字节的头部,如果没有Options字段,正常的长度是20字节。
TCP Header是由如上图标识的一些字段组成,这里列出几个常用字段。
16位源端口号:源主机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每个TCP头部都包含源和目的端的端口号,这两个值加上IP头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可以唯一确定一个TCP连接。
32位序列号:用于标识从发送端发出的不同的TCP数据段的序号。数据段在网络中传输时,它们的顺序可能会发生变化;接收端依据此序列号,便可按照正确的顺序重组数据。
32位确认序列号:用于标识接收端确认收到的数据段。确认序列号为成功收到的数据序列号加1。
4位头部长度:表示头部占32bit字的数目,它能表达的TCP头部最大长度为60字节。
16位窗口大小:表示接收端期望通过单次确认而收到的数据的大小。由于该字段为16位,所以窗口大小的最大值为65535字节,该机制通常用来进行流量控制。
16位校验和:校验整个TCP报文段,包括TCP头部和TCP数据。该值由发送端计算和记录并由接收端进行验证。
Source Port (源端口):16位的源端口
Destination Port(目的端口):16位的目的端口
Seq(Sequence Number序列号):32位序列号,标识了此数据包的序列号
Acknowledge Number(确认号):32位确认号,在Ack置位的情况下才生效,用来对成功接收的数据做确认。确认序列号为成功收到的数据序列号加1
Header length :4位头部长度,此字段的数值标识了整个头部的长度。
Resv(资源保留)
URG紧急指针有效标识,:1比特(表明其中有紧急数据,需尽快传送)URG=1时,会尽快传送出去(相当于高优先级的数据)
ACK(确认序号有效标识):1比特,ACK=1时,确认号(Acknowledge Number)才有效,当ACK=0时,确认号无效。
PSH:1比特,接受数据后尽快提交至应用层(可与URG连用)
RST(重建连接标识):1比特,RST=1时,代表连接出现严重问题,需要释放连接后重建连接。
SYN(同步序号标识):1比特,用来建立一个连接(建立连接的报文)SYN=1,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的报文。
FIN(发端完成发送任务标识):1比特,用来释放一个连接,FIN=1,标识此报文段的发送端数据已传输完成,请求断开连接Window(滑动窗口位):16比特
Checksum(校验码):16比特Urgent Pointer(紧急指针):16比特,在urg置位的情况下才生效,表明紧急数据里有多少字节
————————————————
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是指基于IP技术的无线接入网络,是当前移动通信重要基础网络。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IPRAN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日趋复杂,运维网优愈发困难,网络的瘦身和结构智能优化遂成热点。
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59383576/article/details/134465579?spm=1001.2101.3001.6650.3&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YuanLiJiHua%7EPosition-3-134465579-blog-80936543.235%5Ev43%5Epc_blog_bottom_relevance_base2&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2%7Edefault%7EYuanLiJiHua%7EPosition-3-134465579-blog-80936543.235%5Ev43%5Epc_blog_bottom_relevance_base2&utm_relevant_index=6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734095/article/details/105510257
IPRAN:https://blog.csdn.net/qq_33162707/article/details/12248144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986927/article/details/126544203
标签:数通,数据包,网络层,技术,TCP,地址,应用,公网,数据 From: https://www.cnblogs.com/klb561/p/180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