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问: 请解释一下Objective-C中的“Method Swizzling”(方法混淆)是什么?它的原理和使用场景是什么?
Method Swizzling是Objective-C中的一个特性,它允许你在一个运行时环境中交换两个方法的实现。这意味着你可以替换某个对象类中指定方法的实现,使得当这个方法被调用时,实际上执行的是另一个方法。
原理
在Objective-C中,每个类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方法列表,其中包含了该类的所有实例方法和类方法。这些方法的实现是在运行时动态绑定的,这意味着即使编译时不知道具体的实现代码,也可以发送消息给对象。
Method Swizzling的工作原理是利用Objective-C的运行时特性来修改这个方法列表,将一个方法的SEL(选择器)指向另一个方法的IMP(实现)。这样,当你调用原方法时,实际上是执行了被交换的方法。
使用场景
Method Swizzling通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监控和日志:通过交换方法实现,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对特定方法的调用进行记录或监控,以便于调试或分析应用程序的行为。
-
功能扩展:可以使用Method Swizzling为现有类添加额外的功能,而无需创建子类或更改原始代码。
-
API Hooking: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在系统提供的方法上插入自定义代码,以实现特殊的逻辑或者修改其行为。
-
性能优化:例如,如果你发现某个方法的实现效率低下,可以使用Method Swizzling替换为一个更高效的版本。
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Method Swizzling示例,它交换了-[UIViewController viewDidAppear:]
和-[MyViewController my_viewDidAppear:]
两个方法的实现:
#import <objc/runtime.h>
@implementation UIViewController (Swizzle)
+ (void)load {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Method original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selector(viewDidAppear:));
Method swizzled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selector(my_viewDidAppear:));
BOOL didAddMethod = class_addMethod(self, @selector(viewDidAppear:),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swizzled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swizzledMethod));
if (didAddMethod) {
class_replaceMethod(self, @selector(my_viewDidAppear:),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originalMethod), method_getTypeEncoding(originalMethod));
} else {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originalMethod, swizzledMethod);
}
});
}
- (void)my_viewDidAppear:(BOOL)animated {
[self my_viewDidAppear:animated];
// 这里插入你的自定义代码
NSLog(@"View appeared: %@", NSStringFromClass([self class]));
}
@end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获取了viewDidAppear:
和my_viewDidAppear:
两个方法的SEL和IMP,然后使用class_addMethod
和class_replaceMethod
来确定是否需要交换这两个方法的实现。如果需要,则使用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来进行交换。
请注意,虽然Method Swizzling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在实际使用时要谨慎,因为它可能会引入难以预料的问题,如内存泄漏、线程安全问题等。因此,只有在必要时才应使用这种方法,并确保对其行为有充分的理解。
问: Objective-C中的“Associated Objects”是如何工作的?请解释它的实现原理和作用。
Objective-C中的“Associated Objects”(关联对象)是一种在运行时向对象添加额外属性的方法。虽然Objective-C不支持直接给已有的类添加实例变量,但通过关联对象,可以动态地将任意键值对附加到任何对象上,从而实现类似功能。
实现原理
Objective-C的关联对象是通过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
和objc_removeAssociatedObjects
等函数来操作的。这些函数位于<objc/runtime.h>
头文件中,它们与Objective-C的运行时系统紧密相关。
当你调用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函数时,它会在目标对象内部创建一个关联引用表(Association Map),并将提供的键值对存储在这个表中。这个表是一个哈希表,键通常是void *
类型的指针,用于标识关联的对象;值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包括其他对象或基本数据类型。
使用场景
关联对象在以下场景中特别有用:
-
分类(Category):分类是一种向现有类添加方法的方式,但是无法添加实例变量。通过使用关联对象,可以在分类中为类添加新的属性。
-
避免继承:如果你不想因为添加少量属性而创建一个新的子类,可以使用关联对象。
-
跨模块扩展:当你的代码不能访问某个类的源码,但仍需要为其添加属性时,可以使用关联对象。
-
临时存储数据:有时你可能需要在对象生命周期内临时保存一些数据,但又不想为此创建一个单独的成员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关联对象。
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关联对象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一个分类中添加一个属性:
#import <objc/runtime.h>
@interface NSObject (MyCategory)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myProperty;
@end
@implementation NSObject (MyCategory)
- (NSString *)myProperty {
return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self, _cmd);
}
- (void)setMyProperty:(NSString *)myProperty {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self, @selector(myProperty), myProperty, OBJC_ASSOCIATION_RETAIN_NONATOMIC);
}
@end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Property
的属性,并在getter和setter方法中使用了objc_getAssociatedObject
和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函数。这样,即使NSObject
类本身没有myProperty
这个属性,我们也可以像普通属性一样使用它。
请注意,关联对象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中使用时要确保正确同步。此外,由于关联对象是在运行时动态分配的,所以可能会增加内存开销。在实际使用时应权衡其利弊。
问: 什么是Objective-C中的“Message Forwarding”(消息转发)?请解释它的实现机制和使用方式。
Objective-C中的“Message Forwarding”(消息转发)是一个运行时特性,它允许一个对象在接收到无法处理的消息时,将该消息转发给其他对象来处理。这种机制使得程序能够更加灵活地响应未知的消息,并且可以用来实现一些高级的设计模式和功能。
实现机制:
当一个对象接收到一条不能正常处理的消息时,它的消息转发过程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
动态方法解析:
- 这是消息转发的第一步,如果接收者没有实现消息所对应的方法,但在类中添加这个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运行时系统就会提供一次机会让你尝试这样做。
- 这个步骤可以通过重写
+resolveInstanceMethod:
或+resolveClassMethod:
这两个类方法来实现。
-
快速转发:
- 如果动态方法解析失败,或者你选择不进行动态方法解析,接下来就是快速转发。
- 快速转发检查接收者是否实现了
-forwardingTargetForSelector:
方法。如果有,就调用这个方法,并返回一个新的对象来处理这条消息。如果没有,就进入下一个阶段。
-
标准转发:
- 在快速转发失败后,消息的转发过程进入到标准转发阶段。
- 标准转发要求我们实现
-methodSignatureForSelector:
和-forwardInvocation:
两个方法。 methodSignatureForSelector:
需要返回一个描述要转发的消息的签名的对象,用于创建一个NSInvocation
对象。forwardInvocation:
则负责接收NSInvocation
对象,并将其转发给另一个对象去执行。
使用方式:
使用消息转发主要有两种情况:
-
为未实现的方法提供备用处理器:
- 当某个对象收到了一个尚未实现的方法调用时,你可以通过实现
forwardInvocation:
方法来转发这个调用到另一个对象上,从而避免程序崩溃。
- 当某个对象收到了一个尚未实现的方法调用时,你可以通过实现
-
模拟多继承:
- Objective-C只支持单继承,但有时我们需要在一个子类中同时使用多个父类的功能。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消息转发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子类中定义一个代理属性,然后在
forwardInvocation:
方法中将消息转发给这个代理对象。
- Objective-C只支持单继承,但有时我们需要在一个子类中同时使用多个父类的功能。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消息转发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子类中定义一个代理属性,然后在
通过消息转发,Objective-C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使得开发者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对象的行为,这对于处理复杂的应用场景非常有帮助。
问: Objective-C中的“Block”是如何实现的?请解释一下Block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Objective-C中的“Block”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类型,可以捕获其定义时的上下文变量,并在将来某个时间点执行一段代码。Block类似于C++的lambda表达式或函数对象,以及JavaScript中的闭包。
Block的内部结构:
Block的本质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三个部分:描述block的元数据、引用的对象和实际的实现代码。
-
描述block的元数据:
- 包括了block的大小、签名(返回值类型和参数列表)以及其他一些信息。
-
引用的对象:
- 如果block捕获了外部的局部变量或者全局变量,那么这些变量就会被复制到block结构体中,形成对这些变量的一个强引用。
-
实际的实现代码:
- block的实际实现代码是在编译时生成的,它通常位于一个单独的函数中,这个函数包含了block定义时的那段代码。
Block的使用注意事项:
-
判空处理:
- 在使用block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判空处理,以防止因为空指针导致的程序崩溃。
-
内存管理:
- 在MRC(手动引用计数)环境下,block作为成员变量或者属性时,需要进行copy操作,将栈上的block拷贝到堆上,以防止block随着栈内存的释放而被销毁。
- 使用完block后,最好将其指针赋为NULL,以避免野指针错误。在MRC环境下,还要记得release掉block对象。
-
循环引用:
- 如果block中使用了self或者其他强引用的对象,可能会造成循环引用,从而导致内存泄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block中使用
__weak
来声明对self的弱引用。
- 如果block中使用了self或者其他强引用的对象,可能会造成循环引用,从而导致内存泄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block中使用
-
内存对齐:
- 由于block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它在内存中是按照特定的字节边界对齐的,因此在分配和释放block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
访问控制:
- Block默认情况下可以访问其所在作用域内的所有变量,包括静态变量和局部变量。如果希望限制block的访问权限,可以通过
@private
、@protected
或@public
关键字来进行修饰。
- Block默认情况下可以访问其所在作用域内的所有变量,包括静态变量和局部变量。如果希望限制block的访问权限,可以通过
通过理解Block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地使用Block来编写出简洁、高效的Objective-C代码。
问: 请解释一下Objective-C中的“Category”(分类)是如何工作的?它的实现原理和使用场景是什么?
Objective-C中的“Category”(分类)是一种为已存在的类添加新方法的方式。它允许我们在不修改原有类的源代码的情况下,向类中动态地添加新的功能。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组织代码、模块化开发以及扩展第三方库。
Category的工作原理:
当编译器遇到一个Category声明时,它会生成一个新的结构体,这个结构体包含了Category的方法列表和属性列表。在运行时,这些信息会被合并到原始类的信息中去。这意味着当你通过Category给一个类添加了一个新的方法后,你可以像调用该类原本就有的方法一样来调用这个新方法。
具体来说,Category的实现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编译:
- 编译器将Category的源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并将其中的方法信息存储在一个特殊的结构体中。
-
链接:
- 链接阶段会把所有与主程序相关的对象文件(包括Category的目标文件)组合起来,形成可执行文件。
-
加载:
- 当程序运行并加载时,运行时系统会读取类的信息,并将Category的信息合并到原始类的信息中去。
-
方法查找:
- 当你发送一个消息给某个对象时,运行时系统会先在接收者的类和其父类中查找对应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它还会继续在Category中查找。这就是为什么Category中的方法可以被正常调用的原因。
Category的使用场景:
-
组织代码:
- 通过Category,我们可以将一个大型的类分解成多个小的逻辑块,每个逻辑块都包含一组相关的方法。这样可以使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
-
模块化开发:
- 在团队协作中,不同的开发者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Category,从而实现模块化开发。
-
扩展第三方库:
- 如果你想给一个第三方库的类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但又不想直接修改库的源代码,这时就可以使用Category来实现。
-
避免命名冲突:
- 如果两个类具有相同的方法名,但它们的实现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可以通过Category来区分这两个方法,避免命名冲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ategory可以用来添加实例方法和类方法,但它不能添加实例变量。如果你想为一个类添加实例变量,你需要创建一个子类。此外,Category的使用也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覆写原有的方法(尽管可以定义同名的新方法,但这可能导致问题),也不能改变原有的方法实现。
问: Objective-C中的“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ARC)是如何实现的?请解释它的原理和优缺点。
Objective-C中的“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ARC)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它在编译时插入必要的retain、release和autorelease语句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这样,程序员就不需要手动进行内存管理,大大降低了程序中出现内存泄漏和悬垂指针的风险。
ARC的工作原理:
-
编译器插入引用计数操作:
- 当你创建一个对象或对一个对象赋值时,编译器会为你插入一条retain语句,增加该对象的引用计数。
- 当你不再使用一个对象时,编译器会插入一条release或autorelease语句,减少该对象的引用计数。
- 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0时,它会被自动销毁,并释放其占用的内存。
-
运行时系统跟踪引用计数:
- 运行时系统负责维护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并在适当的时机调用对象的dealloc方法来释放对象。
-
弱引用和循环引用处理:
- 为了防止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露,ARC引入了
__weak
关键字来声明弱引用,当被引用的对象被销毁时,弱引用会被自动设为nil。 - 对于MRC环境下的
__block
变量,在ARC环境下也有了对应的处理方式。
- 为了防止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露,ARC引入了
ARC的优点:
-
降低内存管理的复杂性:
- ARC消除了手动管理内存的需要,使得程序员可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
减少错误:
- ARC通过编译时检查,可以在编译阶段发现一些常见的内存管理错误,比如忘记释放对象或者过早地释放对象。
-
提高性能:
- ARC通常比手动管理内存更高效,因为它是由编译器在编译时插入适当的内存管理代码,而不是由程序员在运行时手动调用内存管理函数。
ARC的缺点:
-
学习成本:
- 尽管ARC简化了内存管理,但程序员仍然需要理解基本的内存管理概念,才能正确使用ARC。
-
难以调试:
- 如果ARC的行为与预期不符,可能需要深入理解ARC的工作原理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
不支持某些高级内存管理技术:
- 例如,ARC不支持手动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对于一些高级的内存管理技巧是不利的。
-
可能导致意外的内存增长:
- 如果程序设计不当,可能会因为过度依赖ARC而导致内存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循环引用的情况下。
总的来说,ARC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编写出更加安全、高效的Objective-C代码。然而,要充分利用ARC的优势,还需要对内存管理有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问: 什么是Objective-C中的“Method Swizzling”(方法交换)?请解释它的实现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
Objective-C中的“Method Swizzling”(方法交换)是一种运行时技术,它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一个选择器所对应的方法实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替换类中某个方法的实现,而无需直接修改类的源代码。
Method Swizzling的实现原理:
-
获取原始方法:
- 使用
class_getInstanceMethod()
或class_getClassMethod()
函数来获取要被替换的方法的指针。
- 使用
-
获取新方法:
- 使用
method_getImplementation()
和method_getTypeEncoding()
函数来获取新的方法实现和类型编码。
- 使用
-
交换方法实现:
- 使用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函数将原始方法和新方法的实现进行交换。
- 使用
-
执行新的方法:
- 当再次调用这个方法时,实际上执行的是已经被交换到原来位置的新方法。
-
恢复原方法:
-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调用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
来恢复原始方法的实现。
-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重新调用
Method Swizzling的应用场景:
-
日志、统计和监控:
- 通过替换方法的实现,可以在每个方法执行前后添加日志记录、性能统计或者异常监控等操作。
-
功能扩展和插件化开发:
- 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为系统框架或者第三方库的功能添加额外的逻辑。
-
Hook机制:
- 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事件,可以使用Method Swizzling来进行拦截和处理。
-
单元测试:
- 在测试环境中,可以使用Method Swizzling来替换系统的某些行为,以便更好地控制测试环境。
-
安全防护:
- 通过替换敏感方法的实现,可以增加一些安全检查或者权限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Method Swizzling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问题,比如影响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因此,在使用Method Swizzling时需要谨慎,并确保正确理解和掌握它的实现原理和适用范围。
问: Objective-C中的“Key-Value Observing”(KVO)是如何实现的?请解释一下KVO的原理和使用方式。
Objective-C中的“Key-Value Observing”(KVO)是一种实现对象属性改变时自动通知其他对象的技术。它通过动态地修改类的结构来实现。
KVO的实现原理:
-
生成子类:
- 当一个对象注册为观察者并开始监听另一个对象的属性时,KVO会在运行时为被观察的对象动态地生成一个子类。
-
重写setter方法:
- 在生成的子类中,KVO会重写被观察属性的setter方法。这个新的setter方法在设置新值之前和之后都会调用
willChangeValueForKey:
和didChangeValueForKey:
这两个方法,从而触发通知机制。
- 在生成的子类中,KVO会重写被观察属性的setter方法。这个新的setter方法在设置新值之前和之后都会调用
-
添加观察者的信息:
- KVO还会在被观察对象的内部存储一份观察者的信息,包括观察者对象、要观察的键以及通知选项等。
-
发送通知:
- 当被观察对象的属性发生变化时,KVO通过上述重写的setter方法发出通知,通知对应的观察者对象。
-
执行观察者的回调:
- 观察者接收到通知后,会执行其在注册观察时提供的回调方法,即
observeValueForKeyPath:ofObject:change:context:
。
- 观察者接收到通知后,会执行其在注册观察时提供的回调方法,即
KVO的使用方式:
-
注册观察者:
- 使用
-addObserver:forKeyPath:options:context:
方法将观察者对象添加到被观察对象上,并指定要观察的属性键路径、通知选项以及上下文信息。
- 使用
-
实现回调方法:
- 在观察者对象中实现
observeValueForKeyPath:ofObject:change:context:
方法,该方法会在被观察对象的属性发生改变时被调用。
- 在观察者对象中实现
-
移除观察者:
- 当不再需要观察时,可以调用
-removeObserver:forKeyPath:
或-removeObserver:forKeyPath:context:
方法从被观察对象中移除观察者。
- 当不再需要观察时,可以调用
需要注意的是,KVO只能用于观察Objective-C对象的属性,不能直接观察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另外,KVO依赖于KVC(Key-Value Coding),所以在使用KVO之前,必须确保被观察对象遵循了NSKeyValueCoding
协议。
问: 请解释一下Objective-C中的“Method Signature”(方法签名)是什么?如何使用它进行动态方法调用?
Objective-C中的“Method Signature”(方法签名)是对一个方法的描述,它包含了方法名、返回值类型和参数类型等信息。在Objective-C运行时系统中,方法签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被用来决定如何调用一个方法以及传递什么样的参数。
方法签名的组成部分:
-
方法的选择器:
- 也就是方法名,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方法。
-
返回值类型编码:
- 表示方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例如
@
表示对象,i
表示整型,d
表示双精度浮点型等。
- 表示方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例如
-
参数类型编码列表:
- 每个参数都有一个相应的类型编码,这些编码按照参数顺序排列在一起。
使用方法签名进行动态方法调用:
在Objective-C中,我们可以使用NSInvocation
类来实现动态方法调用。NSInvocation
是一个封装了消息发送的对象,它可以保存目标对象、选择器以及所有参数,并且可以在任何时候发送这个消息。
以下是使用方法签名进行动态方法调用的基本步骤:
-
创建方法签名:
- 使用
+ (NSMethodSignature *)signatureWithObjCTypes:(const char *)types;
方法,传入类型编码字符串来创建一个方法签名对象。
- 使用
-
创建NSInvocation实例:
- 使用
- (instancetype)initWithTarget:(id)target selector:(SEL)aSelector;
初始化一个NSInvocation
实例,指定目标对象和要调用的方法。
- 使用
-
设置参数:
- 使用
- (void)setArgument:(const void *)argumentLocation atIndex:(NSInteger)idx;
方法,依次设置每个参数的值。
- 使用
-
执行调用:
- 调用
- (void)invoke;
或- (void)invokeWithTarget:(id)target;
来执行方法调用。
- 调用
-
获取返回值:
-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可以使用
- (void)getReturnValue:(void *)retLoc;
方法来获取返回值。
- 如果方法有返回值,可以使用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调用任何方法,而无需在编译时就知道所有的方法和参数。这对于一些复杂的运行时操作非常有用,比如反射和插件化开发。
问: Objective-C中的“NSProxy”是什么?它的作用和使用场景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Objective-C中的“NSProxy”是一个抽象类,它定义了一种对象,这种对象可以作为其他对象的代理。NSProxy通常被用来实现一些高级的设计模式,比如远程对象、延迟加载和伪多继承等。
NSProxy的作用:
-
充当其他对象的代理:
- NSProxy对象可以在接收到消息时,将其转发给其他的对象来处理。
-
实现复杂的运行时行为:
- 通过重写
-forwardInvocation:
方法,NSProxy对象可以自定义如何处理接收到的消息,包括修改参数、执行额外的操作或者改变调用链路等。
- 通过重写
-
支持非NSObject类型的对象:
- 尽管NSProxy本身是NSObject的子类,但它可以代理任何遵循了协议的对象,包括那些并非NSObject子类的对象。
NSProxy的使用场景:
-
远程对象:
- 当需要跨进程或者跨网络调用一个对象的方法时,可以创建一个NSProxy对象作为远程对象的代理,将消息转发到远程端,并等待响应。
-
延迟加载:
- 如果某个对象的初始化过程比较耗时,可以通过NSProxy先创建一个代理对象,在真正需要这个对象时再进行初始化。
-
伪多继承:
- Objective-C不支持多继承,但通过NSProxy可以模拟多继承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NSProxy子类,让它同时代理多个不同的对象,并在
-forwardInvocation:
中根据选择器决定将消息转发给哪个对象。
- Objective-C不支持多继承,但通过NSProxy可以模拟多继承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NSProxy子类,让它同时代理多个不同的对象,并在
示例说明: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NSProxy来实现伪多继承:
// 假设我们有两个类,Car和Bike,它们都实现了drive方法
@interface Car : NSObject
- (void)drive;
@end
@implementation Car
- (void)drive {
NSLog(@"Driving a car");
}
@end
@interface Bike : NSObject
- (void)drive;
@end
@implementation Bike
- (void)drive {
NSLog(@"Riding a bike");
}
@end
// 创建一个NSProxy子类,并实现forwardInvocation:方法
@interface MultiVehicle : NSProxy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Car *car;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Bike *bike;
@end
@implementation MultiVehicle
- (instancetype)initWithCar:(Car *)car andBike:(Bike *)bike {
self = [super init];
if (self) {
_car = car;
_bike = bike;
}
return self;
}
// 在forwardInvocation:方法中,根据选择器决定将消息转发给哪个对象
- (void)forwardInvocation:(NSInvocation *)invocation {
SEL selector = [invocation selector];
if ([_car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 {
[invocation invokeWithTarget:_car];
} else if ([_bik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 {
[invocation invokeWithTarget:_bike];
} else {
[super forwardInvocation:invocation];
}
}
@end
// 使用MultiVehicle对象
MultiVehicle *vehicle = [[MultiVehicle alloc] initWithCar:[Car new] andBike:[Bike new]];
[vehicle drive]; // 输出 "Driving a car"
在这个例子中,MultiVehicle类通过NSProxy实现了对Car和Bike两个类的驱动功能的代理,从而达到了类似多继承的效果。
标签:面试题,对象,使用,实现,内存,2023,Objective,方法 From: https://www.cnblogs.com/xiaomandujia/p/1792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