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分享 >一文解读BIM

一文解读BIM

时间:2023-12-19 14:31:48浏览次数:28  
标签:BIM 一文 模型 信息 解读 可视化 设计 模拟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以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的真实状态,包括三维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构件的材料、性能、价格、重量、位置、进度等,使建筑工程在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以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营管理。

四大误区

误区一:BIM就是建模

将BIM等同于建模是对BIM的狭隘认知。虽然,BIM建模是BIM应用投入的最大部分,但是信息才是BIM最有价值的部分。BIM既不能等同于模型,也不能等同于建模。

误区二:BIM的目的是可视化

可视化并非是BIM的最终目的,可视化仅是BIM应用的一大特点。

BIM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可视化建筑设计意图,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实现项目的有效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误区三:BIM是一个软件

BIM并非是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BIM实现信息传递的载体。在工程建设中,利用BIM软件,能实现如净高分析、进度管理、碰撞检测、成本分析、建模性能分析等应用。

误区四:BIM能解决所有问题

BIM并非是万能的,它是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它可以帮助提高项目的集成化程度和交付能力,减少项目返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BIM的本质是模型+信息+应用,它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它的重点是加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合作。

五大特点

1.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BIM可视化,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2.协调性

协调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都在进行沟通协调的工作。

在设计时,经常出现各专业设计师之间沟通不到位,导致的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BIM建筑信息模型能在真实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并生成碰撞检测报告。

当然,BIM的协调作用并非只能解决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的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等。

 

3.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

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还可以进行5D模拟(基于4D模型加造价控制),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

 

4.优化性

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优化和BIM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系,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

优化受三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没有准确的信息,做不出合理的优化结果,BIM模型为建筑物提供了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变化以后的实际存在信息。复杂程度较高时,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帮助,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

 

5.可出图性

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八大典型应用

1.BIM模型维护

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实质是利用BIM平台整理和储存各项目参与方的工程建筑信息,以备建设过程中项目参与方随时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

BIM的用途决定了BIM模型细节的精度。由于仅靠一个BIM工具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即根据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需求,建立包括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用途的BIM模型。

BIM“分布式”还体现在BIM模型往往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运营单位根据各自工作内容独立建立,最后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合模。这对BIM模型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一般业主会委托独立的BIM服务商进行项目全过程的BIM模型管理和应用,以确保BIM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的联系的过程。

在规划阶段,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条件都是影响设计决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过场地分析来对景观规划、环境现状、施工配套及建成后交通流量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及分析。

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利用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能快速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

 

3.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是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后,根据定量分析得出设计依据的过程。

相对于根据经验确定设计内容及依据(设计任务书)的传统方法,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提高对建筑空间的理解,提出更好的建筑策划方案。

其在建筑策划阶段的应用成果,还为建筑师在设计阶段的设计提供了信息基础,避免建筑设计偏离设计依据。通过BIM信息传递或追溯,还能减少详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失误,提高设计质量。

 

4.方案论证

在方案论证阶段,利用BIM进行建筑高度、光照等性能模拟,通过不同方案的评估和分析,为业主提供最佳的设计投资方案。

对设计师来说,通过三维BIM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和验证,能较快的得到项目各方的积极反馈,减少决策时间。


5.可视化设计

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出现,有力地弥补了业主及最终用户因缺乏对传统建筑图纸的理解能力而造成交流鸿沟。

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了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6.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

协同设计是在建筑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建筑的传统设计方式必须得到改变的背景下出现的,也是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CAD平台,并不能充分实现专业间的信息交流,这是因为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导致专业间的数据不具有关联性。

BIM的出现使协同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阶段,都要基于项目各方的参与。因此,BIM协同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为综合效益更高的提升。

 

7.性能分析

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物理性能的分析始于20世纪60年代甚至更早,已形成成熟的理论支持,开发出丰富的工具软件。

但是在CAD时代,无论什么样的分析软件都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输入相关数据才能开展分析计算,而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培训才能完成,同时由于设计方案的调整,造成原本就耗时耗力的数据录入工作需要经常性的重复录入或者校核,导致建筑物理性能化分析通常被安排在设计的最终阶段,使建筑设计与性能化分析计算之间严重脱节。

利用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如今可以自动完成,这大大降低了性能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公司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技能和服务。

 

8.工程量统计

在CAD时代,由于CAD无法存储项目构件的必要信息,所以需要依靠人工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进行测量和统计,或者使用专门的造价计算软件根据图纸或者CAD文件重新进行建模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统计。前者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而且比较容易出现手工计算带来的差错,而后者同样需要不断地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及时更新模型,如果滞后,得到的工程量统计数据也往往失效了。

BIM是一个集成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造成的潜在错误。

通过BIM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不同设计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等。



标签:BIM,一文,模型,信息,解读,可视化,设计,模拟
From: https://blog.51cto.com/ITEvan/8889052

相关文章

  • 一文讲清楚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案 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首先,有内外网数据交换方案这个需求,前提是一定是做了内外网的隔离,将核心数据保护在内网之中,不能随意进行传输使用。做内外网隔离,在企业以及一些监管机构里面(比如金融、电力等行业)还是很普遍的的。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安全性考虑,一方面是处于监管要求。不管什么原因做的隔离,一套好用......
  • 文档理解的新时代:LayOutLM模型的全方位解读
    一、引言在现代文档处理和信息提取领域,机器学习模型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机器更加精准地理解和处理复杂文档成为了一个挑战。文档不仅包含文本信息,还包括布局、图像等非文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传递信息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NLP......
  • 文档理解的新时代:LayOutLM模型的全方位解读
    一、引言在现代文档处理和信息提取领域,机器学习模型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机器更加精准地理解和处理复杂文档成为了一个挑战。文档不仅包含文本信息,还包括布局、图像等非文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传递信息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NLP......
  • Nginx配置文件解读
    Nginx安装完毕后,会产生相应的安装目录,根据前面的安装路径,Nginx的配置文件路径为/usr/local/nginx/conf其中nginx.conf为Nginx的主配置文件这里重点介绍下nginx.conf这个配置文件。Nginx配置文件默认有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main、events、http、server和location其中:main部分设......
  • 一文讲透消息队列RocketMQ实现消费幂等
    这篇文章,我们聊聊消息队列中非常重要的最佳实践之一:消费幂等。1基础概念消费幂等是指:当出现RocketMQ消费者对某条消息重复消费的情况时,重复消费的结果与消费一次的结果是相同的,并且多次消费并未对业务系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例如,在支付场景下,消费者消费扣款消息,对一笔订单......
  • 一文弄懂自编码器 -- Autoencoders
    1.引言近年来,自编码器(Autoencoder)一词在许多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论文、期刊和学位论文中被频繁提及。自动编码器于1980年推出,是一种用于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学习技术,可以从未被标注的训练集中学习。本文重点介绍自编码器的概念、相关变体及其应用,闲话少说,我们直接开始吧!2.原理介绍自......
  • #yyds干货盘点#一文了解Redis常用命令
    本文包括Redis中常用的一些命令,包括针对所有的键相关的命令,以及5种常用数据类型: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以及有序集合的一些命令。鉴于个人水平有限,文章中若有不对之处,烦请大家留言指正。键相关查看所有的键keys会遍历所有的键,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因此当Redis保存了大量的键时,这......
  • 一文搞懂基于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拟合
    文章代码......
  • 一文带你掌握Spring事务核心:TransactionDefinition详解!
    TransactionDefinition是Spring框架中用于定义事务属性的核心接口。在Spring的事务管理中,这个接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允许开发者定制事务的各种属性,如隔离级别、传播行为、超时时间以及是否只读。基本介绍TransactionDefinition接口的主要方法:getIsolationLevel():返......
  • 软件测试/人工智能|一文教你配置selenium环境
    前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自动化测试是确保应用程序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Python语言与Selenium库的结合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自动化Web应用程序的测试。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Python和Selenium,搭建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测试环境。Seleium安装我们可以直接在项目的虚拟环境中使用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