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几十人的小企业,生产蓝牙音箱与声霸类产品。公司的员工不够排一条完整的产线,生产时,先做半成品,半成品做好的,再做成品再包装。每一种产品最少要分二次,有时要三四次,才能包装。
公司不怎么重视品质,生产员工,只有二三十人,修理就有二个。每当生产半成品或成品时,一箱箱的不良品堆到修理工位,不良率达一二成。不良品以修好为主,产线质量以品管测试为主,没有人从源头上管控品质。
电路板经常要手焊电解电容类元件,焊过元件的电路板直接组装半成品,极少做测试电路板的支具。电路板不良,明明直接修电路板最简单,但要到半成品或成品才能测试出来,修理半成品与成品时,要拆壳,还得重新组装。有时,一台机要反复拆装几次壳。
设计工艺复杂,别的公司,板与板之间联接都是通过排线,组装时,直接把排线插在排座上。此公司的板与板之间直接用导线焊死,组装不方便,维修不方便。就为了省一点排针与排母的钱,在这人工费高昂的年代,真有一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加工的地方太多,生产声霸产品,前后有五六个地方要加工,本是改模就能搞定的地方,这里要削一下,那里要刮一下。客户验货员抽测,经常要返工,极少有一次通过。几年后,在几大招聘网查此公司,查不到任何此公司的信息。
某学习机公司,公司开始时也只有几十人。老板特别重视品质,每开发一款产品,都会找各相关人员一起评审,产品不仅要各项指标、各个功能测试合格,更要相关人员找不出缺陷以后,才能试产量产。力争在源头上管控品质,力争做到品质是开发出来的。
公司一开始就导入精益生产模式,记件作业,员工多劳多得。每一条拉不到15人,员工左手拿机,右手放机,产品在一个个工作台面上流动,站立式作业。工艺工程师计算工时,要求精确到秒,每一个员工要做多道工序。站着作业虽然累,但员工工资也高,不加班能拿到加班的工资。
公司刚开始,资金不够雄厚,先是租一间民房,让职员跟老板同吃,后自建食堂,全员跟老板同吃。现在,在超市都能看到此公司的产品,在电视台也能看到此公司的广告。
笔者:谭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