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路由技术是Internet得以持续运转的关键所在;企业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般会比较复杂,不同的部门,或者总部和分支可能处在不同的网络中,此时就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
关键术语
- 路由(Routing)
- 从源头到目标的路径;不同网络间的转发过程
- 就像火车一样
- 路由表(Routing table)
- 路由信息的集合;路由的依据;路由的指南针
- 就像是时刻表一样
- 路由器(Router)
- 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
- 就像火车站
- 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 通常是路由设备的接口IP地址
- 火车站的地址
路由的过程
下图中,有三台路由设备,每台路由设备都有对应的路由表
紫色代表某个数据,这个数据想要从源网络:10.3.1.0 去往目的网络:10.4.1.0
这时候首先经过RA路由设备,RA路由设备通过查找路由表后发现去往10.4.1.0网络需要经过10.2.1.2;而到10.2.1.2网络的接口为自己的E0接口,因此将数据包从指定的路由表中转发
随后会到达RB,RB也查找路由表,发现自己的路由表去往10.4.1.0网络需要经过10.2.1.2;而到10.2.1.2网络的接口为自己的E1接口,因此将数据包从指定的路由表中转发
到达RC后,RC同样查找路由表,发现去往10.4.1.0网络需要经过10.4.1.1;而到10.4.1.1网络的接口为自己的E1接口,因此将数据包从指定的路由表中转发
最终紫色数据包到达目的地
总结:当路由器(或其他三层设备)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会查看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并在路由表中进行查找,在匹配到最优的路由后,将数据包扔给改路由所指的出接口或者下一跳。
(注:下一跳地址指的是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不是本路由器自己的接口地址;可以理解为下一跳就是路由器或其他三层设备的网关)
路由表
通过这条命令可以查看设备的路由表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路由表
路由表中包含了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目的网络;目的网络在路由表中不存在的数据包会被丢弃
输入了命令后,你需要看懂这些字段:
路由表字段 | 说明 |
Destination | 目标:用来标识IP包的目标地址或目标网络 |
Mask | 掩码:选择最佳路由的中药判断依据(最长匹配原则) |
NextHop | 下一跳:指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
Interface | 出接口:指明IP包将从改路由器的哪个接口转发出去 |
Protocol | 协议:路由的来源、学习方式 |
Preference | 优先级:比较不同路由来源到达相同目标网络的优先级,数值越低,优先级越高 |
Cost | 度量值:比较相同路由来源到达相同目标网络的不同路径的优先级,数值越低,优先级越高 |
路由优先级
假设有两条路可以通往同一个网络,此时此刻路由就会通过自身算法来算出最优的那条路
从下图可以看出,上路选择了两个OSPF,下路选择了两个RIP
而OSPF的数值为10,RIP的数值为100
因此会优先选择上路,那么路由表中将只显示OSPF,RIP就会被隐藏为备份路由
路由开销
假设有两条路都通往同一个网络,并且使用的协议均是OSPF
这时候路由器就会比较开销
从下图可以看出,上路的开销为10;下路的开销为1
开销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因此会选择下路
等价路由(ECMP,Equal Cost Multi-Path)
假设有两条路都通往同一个网络,并且使用的协议均是OSPF,开销也相同
此时此刻,这些路由都会被加入到路由表中,数据包会在这几个链路上进行负载分担
最长匹配原则
最终数据包匹配最佳路由的算法
可以将IP地址转换成2进制,即可知道原理
路由表的形成与路由的来源
- 直连路由(Direct)
- 路由器接口上的网络(接口配置了IP地址并且处于开启状态就会生成直连路由)
- 静态路由(Status)
- 管理员用命令手工添加的网络
- 动态路由
- 路由器之间使用路由协议动态学习到的网络
标签:基础,网络,接口,HCIA,路由表,数据包,路由,路由器 From: https://www.cnblogs.com/kakureru/p/1774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