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面试中遇到了很多关于Handler、Binder机制的问题,相信很多人在面试或晋升考核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对技术原理和底层逻辑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你通过面试的机会就会显著下降。
本文将介绍Handler、Binder机制的学习手册,解决大家对底层逻辑、技术原理、源码解析、面试真题等相关技术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关于Handler、Binder机制的相关面试真题实例。
问题1:Handler被设计出来的原因?有什么用?
Handler是Android消息机制的主要成员,它管理着所有与界面有关的消息事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切换线程,使得在子线程中无法访问UI的问题得到解决。常见的使用场景有跨进程之后的界面消息处理、网络交互后切换到主线程进行UI更新等。
问题2:Handler线程是如何切换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简单介绍一下Looper和MessageQueue。Looper是线程的消息循环,它会不断地从MessageQueue中取出消息并执行。MessageQueue是消息队列,用于存储Handler发送的消息。
当线程A调用Looper.prepare()方法时,会初始化Looper并设置ThreadLocal中的Looper,同时初始化MessageQueue。当线程A调用Looper.loop()方法时,会通过myLooper获取线程A的Looper,进而获取MessageQueue并开始循环等待消息。
当线程B通过Handler发送消息时,消息会通过sendMessageAtTime()方法插入到MessageQueue中。当MessageQueue中有消息时,Looper会取出消息并执行callback。由于Looper是线程A的Looper,因此执行的Message或Handler的Callback都是在线程A中执行的,达到了线程切换的效果。
问题3:Handler内存泄漏的原因是什么?
在使用Handler时,通常会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式来实例化Handler。由于非静态的匿名内部类默认持有外部类的引用,如果Handler的生命周期与宿主的生命周期不一致,就会导致内存泄漏。例如,在Activity中实例化了一个非静态的匿名内部类Handler,并通过它发送了一个延迟消息。在消息还未执行时结束了Activity,由于Handler持有Activity的引用,就会导致Activity无法被GC回收,出现内存泄漏的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 Binder?
性能: 移动设备中如果广泛的使用跨进程通信机制肯定会对通信机制提出严格的要求,而 Binder 相比较传统的进程通信方式更加的高效
安全:由于传统进程通信方式没有对通信的双方和身方做出严格的验证,只有上层协议才会去架构,如 socket 连接的 IP 地址可以人为的伪造;而 Binder 身份校验也是 android 权限模式的基础
Binder 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性客户端首先获取服务器端的代理对象,所谓的代理对象实际上就是在客户端建立一个服务端的 “引用”,该代理对象具有服务端的功能,使其在客户端访问服务端的方法就像访问本地方法一样 性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器代理对象的方式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 性代理对象将用户请求通过 Binder 驱动发送到服务器进程 性服务器进程处理用户请求,并通过 Binder 驱动返回处理结果给客户端的服务器代理对象 随着面试过程中你的回答,面试官就会联想到更多的技术知识点,以此来了解你的技术面有多广,适不适合该职位,或者能不能往更高的职位上发展,全方位地考察你对技术的理解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面试官,MessageQueue,Framework,Binder,Handler,线程,Looper,连环,消息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6175637/77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