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知行
王阳明谈到的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一件事情,一个道理我知道,明白了。比如,我“知道”玩游戏要笑着玩,看书要认真看等等浅显的理解为知识、认知的意思。这里的知仍是行的范畴,并不是真知。那什么是真知呢?阳明说: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见父时的孝,见兄时的梯,见孺子入井时的恻隐,就是良知的主意。从这段话可知,阳明想要表达的知,是一种很自然的知,一种本心的知,由我们的本心或后天的行转化的一种本能,见到
美色就会喜欢上它,闻到恶臭就会厌恶上它。见到美色就会立刻喜欢上美色,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不需要思考。是我们一种本能的反应。生活中常见的手感,音感,分寸等等就是一种真知。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我们思想本能的一部分,这种深及本心的知,就是心学真正要表达的知。而行,则是这种知,或叫真知,自然展开成为人的行为的过程。如何知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我们遵照内心的真知,转化为本能的真知去行事,这种知就会愈加增强,知的灵明觉知也会更加精明,所以说“行是知的功夫”。比如当年父母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人的道理等等。因为我们并未真实体验过,经历过,这种知并未转化为我们内心本能的一部分,所以这种知是不可能真知,也不是我们真正体会到的知,依靠外界的灌输是无法达到真知,所以这种知也不会让我们本能的去行,最浅显的例子就是我们考试前背住了考题知识,考试完一段时间之后依然他是他,我是我,再次遇到,还是不能本能的反应去行。所以这种的知是无法指导我们的行。从而也就无法让我们真知。想要真正的知行,必须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过程,行是依靠真知自然而然而完成,而这种行反过来又会不断地增强我们的知。比如,游泳,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游泳这种知,在我们下水时,我们会寻找之前的相似的知来行,本能的让我们摆动胳膊,伸腿。而当我们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实践,亲身体验之后,游泳的这种知成为的我们内心本能的一部分之后,再次下水,我们自然而然的按照这种游泳的真知去行。是不需要我们思考怎么伸腿摆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行,反过来会不断增强我们的知,扩展我们的知。知行一定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你影响我,我影响你。彼此的结构不断地在变化。知行合一。
致良知
在我们行事做事的过程中,如何去保证是正确的,产生的知行是善的,一个想法生发出来,这种的行是好是坏,依靠什么。依靠自己与生俱来的内心的良知,这种良知是我们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向外去求取,来源于我们的本心,在本心上去求,我们只需要逐渐增强这种内心的良知本能,而不是逐渐使其蒙蔽昏睡。如果不按照内心自然产生的良知去行事,良知的地位就削弱了,良知的觉知也就昏迷了。我们不断地去压低去掩盖这种内心善的本能想法,那么这种本心的良知善就会处于昏睡状态,而另一种非本能非善的知逐渐占据主导,此时的行就会偏离。比如,自己有不当的想法或意念,或正在沉溺游戏,此时内心良知觉其不当,当即去终止这些不当的想法、行为,这就是恢复良知或达到良知。
遵照良知的命令行事,一是能保证行为的绝对正确(因为良知即是天理);一是能涵养良知,使良知的主宰地位和觉知能力得到增强。
良知在每个当下,都能知道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在不知所措时,只要内省,倾听良知,良知会有主意。多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内心,做着舒服安心。
唐君毅又说:“你不能问我什么是你该做的,因为你该做的,你自己是知道的。只要你反省,你有许多认为该做而未做的,呈现于你自己之前。问题只在你去做,你不须再问什么是你该做的。”
良知的命令,就是我们该做的。所以我们该做什么,我们的良知是自知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听从命令去做。只有我们按照这种源于本心的良知去做,这种良知才会不断地增强,反过来也会不断地增强我们正确的行。
王阳明在《传习录.答欧阳崇一》中说:
"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谓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酬酢二字的引申义是应付,酬酢万变就是应付万变,就是应事接物。在应事接物当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就是致良知。
在应事接物中致良知,就是所谓的事上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