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由用友主办的“2023全球商业创新大会-企业数智化技术峰会”,在上海市召开。此次峰会以“升级企业数智化底座”为主题,揭秘用友BIP核心技术与平台能力,解析多维度场景下企业数智化底座升级路径,共享行业领先企业升级数智底座的领先实践。
平台运营是企业数智化底座的重要支撑部分,用友BIP总体设计部总经理张斌介绍,用友iuap作为用友BIP PaaS平台,始终坚持流程化、工艺化、工程化、智能化建设,让用友BIP的数智底座更强大。用友iuap通过设置安全性机制、稳定性机制、高效弹性机制、开放兼容性机制、云上云下一体多环境发布机制等,让产品运行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
安全、稳定、高效作为用友BIP核心运行理念,它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里。
其中安全作为用友BIP的基本功能,在产品侧做了二三方包安全管控;接口越权、XSS、SQL注入;敏感数据治理;主机、应用防护,自定义规则;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等。
稳定是产品的基本底线。在稳定性上,用友BIP以高可用的架构设计,提供敏锐的监控告警系统,拥有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以及功能强大的自动化处理平台,系统性的混沌演练工具。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保证系统稳定。
高效是对产品的基本要求。用友BIP采用云原生架构,天生具备弹性能力。同时具备高并发分布式数据架构,以及大容量的内存缓存架构,多数据中心的部署架构与多数据能力,还有海量数据计算能力。
1
安全性机制
用友BIP的数据安全分为:隐私数据安全和数据生命周期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用友iuap制定了隐私4级,10类隐私数据,每一级制定了隐私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方案,并进行加密、脱敏,预制到系统中。覆盖了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销毁,整个数据全生命周期,形成完整的数据整体管控流程。
通过建立安全性机制,用友BIP以云安全能力配合用友自建安全工具,实现产品运行状态安全实时监控、安全态势及时感知。并配置安全专业人员7*24在线,安全问题达到分钟级响应、处理。在工具层面,用友BIP自研工具定期扫描,产品漏洞、组件漏洞等提前发现、提前预警。
2
稳定性机制
在稳定性建设里面,首先要进行稳定性体系计划建设,包括架构设计、云原生部署、安全保障以及混沌工程还有高级故障处理。
然而仅有了完善的机制也并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用友BIP建立了处理机制,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通过自研监控告警处理一体化平台,以及专业的运维智库专家的支持,可以1分钟发现故障;基于自研性能分析平台、自研链路整体状态看板,5分钟就可以定位故障;通过多渠道告警信息推送,以及7*24 OnCall轮值团队支持,10分钟就可以解决故障。另外,通过混沌演练使得业务系统、团队人员、制度流程三方收益,让系统更加稳定。
3
高弹性机制
高效弹性机制分为,应用自身弹性,即应用本身具备横向纵向的扩缩能力,最关键的就是应用本身的自愈能力;业务量变化的弹性,即满足云原生技术的扩容能力;客户需求的弹性,即满足应用与数据库的独立部署。
4
开放兼容性机制
数据库变更、架构设计变更、接口变更、二三方包变更、代码变更等,这些变更如果没有完整机制工具管控起来,很容易造成每次变更之后其他系统不能用。用友iuap通过标准化、工具化、工程化,最大程度的保证产品的开放兼容。
5
云上云下一体多环境发布机制
在企业需求变化较快的情况下,产品的迭代也会加快。通过云上云下一体化环境发布机制,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流水线作业,让企业私有云平台,体验到公有云的更新效率,让云应用升级像使用手机应用商店一样简单。不同的测试环境目的不一样。比如云机一体、单元测试、白盒扫描、三方包检查等,是为了把安全问题控制在第一步。日常多数据库环境,基于云中立的原则,支持多种数据库。在日常环境下,进行集成联调、二三方包校验、安全校验、性能压测。在预发环境进行复测,当复测产品没有问题时就进行少量客户验证,验证完没有问题后会在公有云上脚本配置代码,推到数据中心几十套环境上去。
6
云上智能运维中心
用友BIP为应用模式带来了改变,运维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来各自为政的分散式人工运维导致信息割裂,重复的建设带来资源浪费;到后来形成集成式自动化运维,形成了统一协作,资源得到整合,信息也实现了共享,是一种工程化、自动化的建设体系;而灵活式的智能化运维,可以实现智能报警、智能推送、多端管理。
YMC云监控中心,是支持云上云下一体和远程智能会诊的健康管理专家。它简单易用、简洁易懂,可以实时报告、远程协作,支持全链路、多场景、多环境追溯,可以实时监控整个集群多层次细粒度执行任务数据,即时剖析,快速定位性能瓶颈。
通过YMC可以对系统运行可视化,那么用户行为怎么可视化呢?通过UBA用户洞察,可以基于用户行为、体验问题,对企业数智化数据进行全面洞察,并对业务运行进行可观测性体系建设。比如商务经营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应用业务数据、企业经营数据等尽在掌握。通过高效的数据接入,以及多维数据采集,提供数智化的数据服务支撑,形成业务活跃主题多维分析,对用户体验问题进行观测预警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