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系列文章是为准备自己组装台式机的小伙伴写的关于中央处理器CPU、主板、显卡等部分的参考资料。
一、简介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又称固态驱动器,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
二、参数
1、接口
固态硬盘接口有SATA、PCIe、M.2三大常见接口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数据通道、支持的协议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三方面。除此之外,固态硬盘还有MSATA、SATA-express、SAS、U.2等类型的接口。
目前主流的接口是M.2接口走的通道是PCIe,其又分为B-key的M.2接口、M-key的M.2接口、B&M-key的M.2接口三种,而其中最快的是B-key。
根据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版本不同,有不同的速度上限:
- PCIe3.0x4(理论4GB/S),根据产品定级不同速度从1500M~3500M/s
- PCIe4.0x4(理论8GB/S),根据产品定级不同速度从5000M~7000M/s
2、颗粒
固态硬盘中的闪存颗粒目前分为4种:、
- SLC(Single-LevelCell)也就是单层单元闪存,寿命1万~10万次擦写,速度最快。
- MLC(Multi-LevelCell)也就是多层单元闪存,寿命5千~1万次擦写。
- TLC(Trinary-LevelCell)也就是三层单元闪存,寿命1千~3千次擦写。
- QLC(Quad-LevelCell)也就是四层单元闪存,寿命几百~1千次擦写。
提示:单元闪存层数越多速度越慢、寿命越短。
3、主控
主控是硬盘的智能控制系统,在硬盘工作时承担与主机通信、控制闪存的数据传输以及运行FTL算法等职责,在固态硬盘中的作用可类比于计算机CPU(主控内部有CPU芯片),对固态硬盘的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是固态硬盘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4、缓存
固态硬盘的缓存分为独立缓存和模拟缓存(部分固态硬盘没有缓存设计),起到数据交换缓冲作用。其中独立缓存一般都是1或者2颗DRAM颗粒构成,模拟缓存则是通过内存或者将自身硬盘内存颗粒模拟为缓存区域达到缓存的效果。
提示:数据交换量大时如果有缓存设计,则可以提高产品的读写效率。
5、4K随机读写速度
4K随机读写速度是固态硬盘随机读写4KB大小文件的速度。4K随机读写性能代表了硬盘的数据吞吐能力(单位为iops),与持续读写性能相对。
6、TBW数据写入量
固态硬盘TBW是指该固态硬盘理论寿命所对应的总写入数据量。
举个例子:如果小伙伴们购买了一个600TBW的固态硬盘,然后每天往里面写入100GB的数据量,那写满600TBW*1024共614400GBW需要6千多天也就是近17年。
三、购买建议
如果小伙伴们不想多动什么脑筋,可以首先考虑大品牌的M2固态硬盘。然后在下满足容量需求下(颗粒选择MLC或者TLC性价比较高),根据预算逐步考虑其他参数。
提示:如果你是大数据量写入用户,建议优先考虑TBW较高的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