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二者的共性都是他荐制,区别在于推荐人才的人不一样。
汉朝的察举制,推荐地方才俊的权力在地方官手上,而这个官员是从中央派下来的。如此一来,就难免有中央的老同事老领导走后门,地方士子晋身无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就与此有莫大的关系。
到了魏文帝曹丕,他给改成了九品中正制,明确规定了有推荐权的中正必须是本地人。但是这个选拔地方精英、打击贵族,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地方豪族垄断了官职任命之后,摇身一变成了贵族,从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些新兴贵族,张狂到连皇帝都看不起的程度,这导致了中央集权转型的倒退。
不过,宫崎市定因为是写一本科举的专史,当然什么都要往上面靠。他说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起于举孝廉时的作弊,这个说实话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还是要警惕,这个因素的重要性,有被这一部专著夸大的可能。
九品中正制到科举
扯远了,今天咱们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接着往隋唐的科举制说。
选荐人才的权力下发到地方之后,就启动了一个豪族变贵族的过程。到了六朝时期,门阀制度完善并且固化,地方事务几乎完全由世家掌控。比如,大柱子家几代都从中正那里获得家格二品的资格,那就被认定为“乡品二品”,小柱子长大后出仕,起手就是六品(比乡品低四级),这个叫“定起家”,今后小柱子不管干得好不好,或快或慢,都会升到二品。
但是,因为中正是地方上的,他必然会乱开空头支票。朝廷总共只有8个二品官的职位,各地中正发出去8000多张“乡品二品”的证书。如此一来,九品中正制就搞不下去了。
面对这个新情况,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的解决办法是不一样的。
南朝本来就是衣冠南渡的结果,丧国之君偏安一隅,自然耍不起多大威风。东晋之后的宋齐梁陈,开国之君大多是武将兵头,合法性更是一蟹不如一蟹,所以南朝皇帝只能任由门阀世家坐大,毫无办法。
相比之下,北朝的皇帝们就有作为得多,因为他们出身游牧,入主中原之后,生产方式从游牧切换到了农耕,皇帝借此机会推行均田制。当初跟着皇帝打天下的马背上的贵族,自然就洗洗睡了。
均田制一搞,皇帝当然就需要官僚,这些行政事务,马上民族搞不来,还是要依仗汉族这边的世家。但是北朝皇帝是征服者,面对世家贵族的时候那可就强势太多了。每次选拔官员,北齐的皇帝都会亲临朝堂主持考试,答错的罚站,字写得难看的还要当场罚喝一升墨水。吨吨吨,嘴唇下巴都是黑的,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隋朝统一北方后,立即在全国大力推行考试,唯才是举。很多人认为是隋炀帝开的科举,但其实从隋文帝时期就开始了。宫崎市定认为中国的科举应该从开皇三年,也就是公元583年作为起点,理由是这一年隋文帝下诏,地方官全部改由中央派遣,以前由本地人充任的中正,停职废止了。
那么,中正制被废除之后,要不要走回东汉举孝廉的老路上去呢?当时朝廷也好,知识精英阶层也好,都觉得负责举荐的官员不管是上面派来的还是地头上的,都会营私舞弊,所以“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不如干脆把他荐改成自荐,你要想当官,你自己凑盘缠去京师考试。那么这个“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录取谁、不录取谁,由吏部自己说了算,因为你是用人单位嘛!
他荐改自荐,分成几个科目考试。至此,科举的两个要件都具备,算是正式开张了。
隋唐科举科目
隋朝当年的科举具体都考哪些科目,今天已经搞不清楚了。不过唐朝的科举制度大差不差继承自隋朝,唐朝的科举考什么我们知道得比较清楚。
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士人可投牒自应”,即使是下层寒士“亦听自举”。也就是说,平头百姓也可以参加科举了。但你也不能买头驴就奔长安去了,你得先通过县和州两级预选,才有资格进京赶考。因为寒门子弟也可以参加,这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每年进京赶考的多达一两千人。
到了京城之后,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口试和笔试。科举的名目众多,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甚至连算经都有。
各种科目之中,最牛的就是秀才科,秀才必须是由州府以上官员举荐才有资格考。除了常规的基础文化课,重点是考策,问的是真问题,考的是真本领。策又分对策和射策。对策是皇帝提个问题,黄河最近要兴修水利,你怎么看啊?射策是在一个题库里抽取题目。考生如果表现太离谱,那推荐他的官员就会挨骂,皇上说你给我推荐的张大柱,还没有我的痰盂聪明,可见你也是个蠢材。
明清两朝民间把还没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称为秀才,搁今天也就是个高中生吧。但是在隋唐两朝,秀才却是学霸中的学霸,然而因为这么个选拔机制,录取率实在太低,能被皇帝看上的,一年也就一两个人。这么着,就没人肯推荐,很快就不了了之,很可惜。
秀才科没有了之后,最风光的就要数进士科了。进士科主要考经、诗赋和时务策这三门,经是文化基础课,必考,没啥说的,而时务策是人家秀才科的重点,所以进士科的重点就落在了诗赋上。今天我们说唐朝以文取士,就是这么来的。
进士之外,就是明经科,明经科考的是死记硬背,还有阅读理解的功夫。经书有五本,也就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和《春秋》。你说五经随便考,我都能倒背如流,这个就比较牛。但大多数比较笨的读书人只能通三经、两经,甚至只通一经。如果只通一经的话,录取率可以达到10%-20%,是进士录取率的十倍,所以大家就很看不起只通一经的读书人。今天咱们所谓的老学究,一开始的意思就是只通一经。
因为是由以前的他荐改成了现在的自荐,考生在考试前就要给自己宣传造势。办法是把自己的精选作品集制作成一个卷轴,往达官显贵的府上送,以求得青睐,这个叫“求知已”。而这个作品精选集,就叫“行卷”。
今天留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都是出自行卷,比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没考呢,这几个人的诗句全京城传咏,无人不知。这么着,金榜题名就是必然的结果。
这些大才子的成功,引发了大家狂热的效仿。阿猫阿狗的,都往达官显贵府上送行卷,人家不搭理,过些日子就再送,还不理,就守在路上拦路。到后来,因为诗赋泛滥成灾,有人就开始给达官显贵送小说,这就是唐传奇的由来。鲁迅说:“诗文即滥,人不欲观,有的就用传奇文,来希图一新耳目”,说的就是这件事。
因为吃相实在是很难看,这就让贵族对平民进士群体很反感,很鄙夷,当时官宦子弟甚至以参加科举为耻。因为高官子弟凭借父祖的余荫,不用考试就能当官,这个叫“任子”,这其实是封建制的一个残留。在封建制下,官职是世袭的,你爸爸是太守,那你长大后也是太守。但是现在这个任子呢,就要打折了,你爸爸是太守,那你不考试,只能管个乡、管个县了,是这个意思。
如此一来,唐朝官场上就形成了任子党与进士党之间的党争。当时,因为科举新开,进士党不成气候,在官员里只占到10%左右。这么着,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你鼓励自荐,连寒门之士都可以来考。另一方面,90%的官职又都留给了官二代,寒门读书人大为不满,转而投靠藩镇节度使。后来各藩镇坐大,以至于不可收拾,与寒门读书人的大批投靠不无关系。
牛李党争
我们比较一下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唐朝末年的牛李党争,矛盾的起因都是皇帝想甩开贵族搞直接统治。
· 汉灵帝选择了倚重宦官,从而把下层贵族,也就是所谓清流,推到了反叛阵营中去了。 · 唐朝皇帝的策略是,通过文化考试提拔关东士族甚至寒士来做官,以与关陇集团相抗衡。李家出身也是关陇集团,成事之后,当然要打压当初和自己一起起事的兄弟。好比张家村村长大柱子领着二栓子、三德子创办了一个村办企业,组织村里的妇女编柳条筐,一个不小心,给整上市了。那么,董事长大柱子肯定就要到外面高薪聘请些威廉姆·张、玛丽·刘,这些喝过洋墨水的来公司担任高管,把二栓子、三德子赶走。因为他们不仅土,还对大柱子董事长不够尊重。
但是这件事情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就只能大量启用官二代,这是唐朝皇帝们不得已的地方。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如果唐朝皇帝不是那么着急向寒门开放科举,而是更渐进一些,结局或许会好一些。
经过唐末之乱,关西陇右集团和关东门阀世家两败俱伤,放眼中原,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贵族世家了。这就为平民读书人的崛起扫除了障碍。于是,科举制就来到了它的鼎盛期,宋朝。
那么,宋朝的科举又有哪些值得说说的事情呢?
标签:要开,皇帝,科举,贵族,隋唐,进士,寒门,考试 From: https://www.cnblogs.com/flyingsir/p/1766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