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588350
https://www.zhihu.com/people/sha-huo-fo-shi-zhen-zhu/posts
大多数人的看法确实是女生更有优势,我虽然对此观点有所怀疑,但考虑到全球学术环境下女生表现不论专业均高于男生,我也没去深想。但来到德国后,我似乎离真相更近了一点。
在圣诞假期,初来德国的中国女生们不少都在寄宿家庭度过了圣诞。她们回来之后与德国老师探讨寄宿家庭的情况,老师稍显惊讶地发觉她们去的每一个家庭都有小孩子,并问到,她们是否花了很多时间照顾小孩子。这时我意识到,她们可能被当作廉价的保姆利用了。
首先相当多的中国年轻人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很难于本地人建立连接。中国学生不谈政治,不谈国际形势,不谈社会问题,首先这三个不就足够把德国人的好奇心憋死。考虑到东西方影视音乐文化的隔阂,兴趣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困难重重。谈论天气、服饰、饮食、出行往往成了中德交流的最后归宿。
在此基础上,加上有亲和力的打扮和气质,中国女生完全可以说是天生的孩子的好伙伴。提供一定的食宿,辛勤工作的德国妈妈们不必在厨房累弯了腰做圣诞大餐的同时,再去操劳孩子。好在女生们也和孩子玩得很开心,口语在假期后也得到了一定提高,尤其是日常对话方面。
这也是我想说的,如果我们迈出最基础的衣食住行,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流利程度还存在吗?如果我们考虑到给性别施加的隐形范畴,外语的学习能力真的和性别相关联吗?
如果我们谈论衣着,基本衣物类型是最低阶词汇,颜色搭配,剪裁是进阶词汇,时尚、潮流、时装工业可以说是顶级词汇。我们希望男性到什么阶级,女性又到什么阶级呢?如果我们谈论汽车,可能我们只对男生的词汇阶级有期待,对女生则完全没有。如果我们谈论政治,我们似乎希望男生女生都最好不要有运用任何相关词汇的需要。
女性的教育机会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广泛提升,但同时也施加了诸多限制。在男性可以学习演讲、辩论等被认为是对参与社会治理至关重要的科目时,女性仍在学习语法、翻译、文学,其本质上是将旧科目进一步细分。
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尤甚,人为的限制隐去,思维的自我束缚还在作祟。在中国学习外语,女性学生的统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在外语运用的第一线,翻译岗位、学术平台上,男性比例的增加似乎不成比例,女性仍占多数,但她们的淘汰率奇高无比。
读这篇文章的女生可能会抱着寻找职业目标,自强自立的方向前进,但种种的客观条件似乎在暗示职业与自立并不是社会文化为女性提前安排的目标。如果你真的希望掌握一门外语,不想要什么闲情雅致,我能建议的是尽可能冲破观念给自己的限制,客观条件已经给我们施加了相当多的限制,不论男女。
标签:谈论,词汇,女生,学习外语,优势,女性,我们 From: https://www.cnblogs.com/dhjy123/p/1764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