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流程,但一般来说,必要的流程都会经历:需求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和发布上线几个阶段。
各阶段流程图如下:
一、需求阶段
1.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的形式要落实到文字上,避免口头描述,方便产品、开发、测试对需求有统一的理解和依据。
2.需求评审
开发、测试拿到产品的需求文档后,需提前阅读并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需求评审会上提出,并沟通达成一致。针对会上提出的修改点,会后进行需求文档的修改,修改完成后及时同步开发测试。
3.排期计划
按照新版本的需求文档,重新评估工作量(开发周期和测试周期)。
二、开发阶段
1.开发设计
测试人员有条件的话,都应参与到开发的设计评审和接口评审中,这样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理解开发设计的思路和逻辑,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系统,对测试用例的设计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测试人员可以及早发现开发设计上的错误和遗漏,将维护成本降到最低。
2.接口文档
开发要写接口文档,方便测试过程中查阅。
3.用例设计
测试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分解出测试功能点,根据功能点设计测试用例,并标记优先级。
4.用例评审
测试用例完成后,测试、产品、开发一起参与用例评审,目的是为了发现用例遗漏和需求遗漏,会后进行修改补充。
5.单元测试(开发自测)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做单元测试,避免小错误造成大的影响。
三、测试阶段
1.部署测试环境
此流程需要跟开发沟通。
2.正式提测
系统部署成功后,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系统进行冒烟测试,没有问题后,创建提测单。测试人员收到提测单后,记录开始执行测试的时间,先执行一遍冒烟测试用例,没有问题则开始执行全流程测试,否则打回给开发直到符合标准。
3.测试并追踪bug
测试人员将发现的bug记录到系统,bug录入时需提供:严重级别、测试账号、复现步骤、操作系统、报错日志、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必要时提供截图或者视频,以帮助开发能更快速定位问题。
4.回归测试
开发修复完bug,测试人员进行回归测试。针对有异议的bug,需要测试、开发、产品经理一起讨论,最后达成一致。项目上线前原则上需要开发修复完所有bug,但实际由于工期等问题,允许遗留不严重的bug。
1)需求点测试通过标准
①所有需求功能点/项中无遗留等级“高”及以上BUG。
②一级需求点中总计遗留bug<= 5 例如:遗留Bug=5,若存在“中”级BUG,则“中”级BUG<= 2;若无“中”级BUG,则“低”级BUG<= 5。
2)测试通过标准
①需求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实现。
②所有要求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程序已经100%被执行。
③测试覆盖率已达到系统需求的95%以上。
④测试中所发现的缺陷和错误已经100%定位。
⑤缺陷等级为“高”或以上的BUG 100%得到解决,中、低 (一般严重或轻微严重问题)等级BUG 95%以上得到解决。其它BUG若不能解决应给出不能解决或不计划解决的原因。
5.测试报告
1)当一轮测试完成后,测试负责人应编写测试结果。 测试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版本号,测试内容,需求点总个数,新建bug总数、回归bug数、回归bug通过数、需求点通过数、需求点通过率、bug分布情况,以及测试结论。 然后以邮件方式发送给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并抄送给项目组成员。
2)当一个版本测试完成后,测试负责人应该根据《测试报告模版》编写测试报告。说明测试情况并下测试结论,然后以邮件方式发送项目经理,抄送给项目组全体人员。
3)当项目达到上线标准时,应该出具测试报告发送给整个项目组,说明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风险,并告知产品经理进行验收测试,保证项目功能是符合预期的。
四、发布上线
1.发布时间
选择合适的上线时间,出现问题方便及时修复。
2.上线后跟踪
如果线上有反馈问题,测试应及时跟进,通知对应开发以最快速度修复和总结问题出现的场景和原因。
3.总结复盘
把本次的问题总结归纳,下次项目流程中应该重点关注。
标签:需求,流程,测试人员,开发,文档,测试,bug,软件测试 From: https://blog.51cto.com/u_16204740/694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