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来自徐云碧老师的《大数据与智能育种》报告的问答记录
问题
1、大数据育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国内大数据育种的主要玩家及其优劣势?
3、大数据育种企业的发展路径?
4、大数据育种的盈利模式?
5、未来行业政策的评估与预测?
徐老师回复
这些问题覆盖面广,不是简单几句就能回答的,大部分问题只能讨论。但基本的一点的是我不觉得会有真正的大数据育种企业独立存在。我的理解可以有独立存在的大数据育种“服务”企业。
1、 大数据育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大数据育种本身恐怕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运行的育种方法。我们可以这么称呼,大数据育种、智慧育种、基因编辑育种,但实际上不会依靠某个独立的技术或方法进行独立的育种实践。就像现在很多新的育种方法一样,不能离开常规育种的产业链而单独存在。基因编辑也好,转基因也好,都必须与其他育种技术、方法、流程进行整合,成为育种程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高水平的、将不同育种技术和方法整合在一起的育种体系。国际跨国公司也是把这些技术和方法整合到育种体系中去。我们所说的大数据已经广泛用于育种实践了,特别是在育种计划的设计和育成品种的评价等方面。
2、 国内大数据育种的主要玩家及其优劣势?
玩家这个词用得好,估计国内目前只有玩家。真正把大数据提供的信息应用于育种应该很少,恕我孤陋寡闻吧。所以谈不上主要玩家及其优劣。谈概念的多,单独说技术和方法的多,但真正与育种结合的比较少。就像我这样作报告的也不少,但主要是和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说得好听一点是理论育种家)。 如果一家没有育种平台和设施的公司说自己在做XX育种,那离真正意义上的育种还有一定距离。
3、 大数据育种企业的发展路径?
Again,大数据育种或智慧育种无法独立于常规的育种企业而存在。但可以是大数据育种服务企业,自己不做育种,但为利用大数据改进育种的企业提供服务。也许在中国的体制和国情下,可以有这样的大数据育种企业存在,并形成自己的发展路径。但我还是对大宗作物的作坊式育种前景不是很乐观。中国地大物博,需求多样,局部的、有特色的育种产品可能永远都有市场,但这些产品应该如何培育出来,可能会有不同的路径。
育种企业可以有大小,小到由个体育种家来支撑。这样小规模的育种企业,也不可能仅仅靠大数据育种来支撑。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在大公司下面开展特色作物和品种的选育。最后,大数据育种还是要依赖于与其他育种技术的整合,很难形成单独的育种企业。大数据育种服务企业目前还有赖于高质量、多种来源、与育种相关的大数据的累积。
4、 大数据育种的盈利模式?
这里还是要加上“服务”二字。大数据育种服务公司可以由自己的盈利模式,那就是为育种提供与大数据有关的数据采集、储存、挖掘、分析、设计、预测、选择等服务。
5、 未来行业政策的评估与预测?
可以有少数大数据育种服务企业存在,但是否会形成一个行业以至于需要制定特殊的政策还难说。与现有育种企业整合的大数据育种,主要的行业政策应该是与数据本身及其衍生结果有关的各种产权和保护,可能涉及到今天报告的很多方面。根据大数据的属性、所有权、归属等的不同,与大数据分析、挖掘、建模和预测等相关的技术、方法和产品(结果等)会有很大的差异。感觉现在讨论未来行业政策的评估与预测有些为时过早。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标签:讨论,方法,路径,玩家,智能,育种,企业,数据 From: https://www.cnblogs.com/miyuanbiotech/p/1752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