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db(android debug bridge)安卓调试桥,用于完成电脑和手机之间的道信控制。
xcode来完成对于ios设备的操控,前提是有个mac电脑。 )
2、adb的安装:本身 adb是 android SDK 其中自带的工具,用于完成电脑和手机之间的通信控制。
最简单的使用方法:
将adb的三个必备文件,放到自己的电脑目录上,配置环境变量path就可以用。
推荐 安装SDK: http://tools.android-studio.org/index.php/sdk 下载zip包,解压即可。
解压之后,将sdk的platform-tools配置到环境变量path里。
3、 adb version 用于查看版本,验证配置成功。
4、将设备和电脑连接起来:
建议先安装个模拟器玩:mumu 和 夜神。
(1)打开手机上的 开发者选项,通过点击手机版本号7次。(2)开发者选项中,打开usb调试。
以夜神为例,连接模拟器设备 adb connect 127.0.0.1:62001
mumu: adb connect 127.0.0.1:7555 4、
连接完成之后,用 adb devices 命令 查看当前连接的设备,注意后面的device表示连接成功。
5、查看端口被谁占用
netstat -ano|findstr 62001
6.查看端口被哪个apk占用
tasklist|findstr 11684
7、adb常用命令(安卓命令师基于Linux内核去设置,所以很多的linux命令可用于adb命令使用)
adb shell ---用于进入安卓系统进行操作【exit:可退出安卓系统,回到windoows系统】
(创建一个文件,进入文件里面进行编辑,使用:wq可以保存退出)
文件操作 命令
adb install【apk包的路径】:将apk安装到手机上
adb uninstall【安卓手机应用的包名(package)】
文件的下载
例如:adb pull system/framework/pm.jar desktop
adb pull 【手机上的文件路径】【电脑上的目标目录】:将 文件从手机下载下来
adb push【电脑上的目标目录】【手机上的文件路径】:将电脑上的文件上传到 手机
包管理(pm)操作
adb shell pm list package:列出手机中安装的所有应用的package名字。-3参数:用于列出第三方应用
在执行的时候,实际上是先通过adb shell 进入安卓手机系统,然后调用手机中的pm命令:放在了system/bin目录下的pm脚本。
如果在安装系统中执行的话,就只需要执行 pm list package -3
页面管理(am activity manager)操作:手机应用中 的每个页面就是一个activity
启动应用,需要通过应用的启动activity来完成调用。
adb shell am start -W -S [包名]/【启动ctivity名】 :启动对应的应用。
互动型的命令:input命令
adb shell input text 输入内容]
adb shell input tap【x坐标 y坐标】
adb shell input keyevent [keycode编码]:调用安卓系统中的一些系统按键;
adb shell input swipe[起点坐标 y坐标 终点x坐标 y坐标 操作时长]
长按可以用swipe进行长时间短距离的移动
把手机的坐标信息调出来:
开发者选项中,指针位置选项打开
获取应用的activity
1、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findstr "mFocuse"
或adb shell dumpsys activity|grep "mFocuse"
一定注意,使用这个命令的时候,打开你的被测应用。
2、使用sdk中的aapt工具,来进行apk包的解析
获取到的一定是启动用的activity页面
3、adb shell monkey -p[被测包名] -v -v -v 1
通过查看日志信息中,找到using开头的哪一句。其中的activity名字就是启动页面
【adb完成自动化的操作】
1、先获取包名
adb shell pm list package -3
2.根据包名获取应用的启动activity
adb shell monkey -p 【被测包名】 -v -v -v 1
3.根据获取到的activity名字,启动应用
adb shell am start -W -S 【包名】/[页面名]
查看日志
Android 系统的日志分为两部分,底层的 Linux 内核日志输出到 /proc/kmsg,Android 的日志输出到 /dev/log
标签:包名,shell,abd,安卓,使用,命令,adb,activity,手机 From: https://www.cnblogs.com/momomolin/p/17471478.html